1當前雞群發病特點
1.1養殖環境差,疾病種類多而雜。
1.2多病原混合感染、繼發感染帶來了診斷、防治難度大。
1.3免疫抑制病普遍存在,疫苗免疫效果差。
免疫抑制病主要有:馬立克氏病(MD)、傳染性法氏囊病(IBD)、禽白血病(AL)、傳染性貧血病(CIA)、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病(RE)、傳染性關節炎(Reo)、傳染性喉氣管炎(ILT)和新城疫(ND)。
1.4抗生素濫用,大腸桿菌耐藥性強,防治效果差。
2目前養雞生產中威脅最厲害的是病毒病
病毒性疾病的發生越來越嚴重,各種日齡的雞病,絕大多數都有病毒病存在,并且是主要的根源性疾病,但往往表面以大腸桿菌病或慢性呼吸道病的現象出現。如果用藥2天雞群仍不見臨床效果(中毒及產蛋下降除外),此雞群一般有病毒病存在。診斷本階段的雞病一定要帶著研究病毒病的思路去研究雞病,不要被表面的大腸桿菌或慢性呼吸道病所迷惑(細菌病為標,病毒病為本),這是值得給禽病診療者及養禽朋友提醒的極其重要的事情。
3應對方案
3.1接種疫苗是防止雞多種傳染性疾病的一種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在生產實踐中,一些管理者、養雞戶或獸醫技術人員對疫苗作用的認識還很模糊,夸大疫苗在生產實際中的作用;認為控制疫病唯一的方法就是疫苗接種,導致濫用疫苗,不管本地是否存在此毒株而盲目引進,豈不知一旦引入,很難趕出,使其在雞群中共同存在。這些問題不認真對待,必定給養雞業的發展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3.2要重視環境管理、營養、衛生消毒等工作來控制疫病
很多養雞戶認為,只要使用疫苗就能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忽略環境管理、衛生防疫、營養等工作,過分依賴疫苗。實際生產中有一些傳染病用疫苗是很難控制的。如某些病因復雜的傳染病和經卵或胚胎傳染的疾病,還有一些傳染病雖然用疫苗在一定時期內對疾病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但有時因免疫抑制病的存在或其他各種因素而致使免疫失敗。現在的雞體正處在強毒的包圍之中,稍有疏忽讓強毒侵入,則可造成嚴重的后果。
3.3對規模養殖場疫病控制最有價值的觀念是以預防為主
有效預防,避免損失;有效治療,降低損失。
3.4樹立科學的“消毒防疫”理念,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學嚴謹的《規模化養殖場消毒防疫管理規范》
3.4.1樹立消毒防疫理念,消毒是疾病預防和控制最有效的方法。
3.4.2建立適合自己的《消毒防疫管理規范》找出潛在致病原(污染源)及關鍵控制點。固定源:飼料、水源、糞便池、空氣等;動態源:人、養殖動物和飛禽、蚊蟲、貓鼠等。
分析影響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來建立相應的截斷和控制致病原的方法及檢驗手段,建立相應的監督保障管理制度;做到隨時、隨地都處在受控狀態。
3.5控制疾病必須遵循科學
傳染病的流行和傳播,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家禽、家畜等)三個基本環節。
傳染源:帶有病原體(細菌、病毒)的家禽以及一些帶菌(毒)的蠅蟲和鳥、鼠等動物。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細菌、病毒)排出體外后,通過某種途徑進入易感家禽。易感家禽:對某種傳染病缺乏抵抗力(免疫力)的家禽。
3.5.1細菌性疾病的防控管理和營養的加強,不僅僅是提高抵抗力,也是減少易感動物的措施之一。
消毒:不僅僅是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也是降低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手段,必不可少但比較容易疏忽的措施。做好凈化、選好藥物預防工作。
3.5.2病毒性疾病防控管理和營養的加強,不僅僅是提高抵抗力,也是減少易感動物的措施之一。
清毒:不僅僅是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也是降低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手段,必不可少但比較容易疏忽的措施。應用免疫球蛋白、干擾素、免疫核糖核酸、中藥、西藥等,降低機體野毒感染數量,避免發病。
3.6總結
3.6.1雞苗質量、飼料品質和營養、環境控制、飼養管理是最基本的前提。
3.6.2到位的消毒和免疫是省錢防病的最優方案。
3.6.3合理用藥和保健是防病的重要補充。
3.6.4嚴格執行“四大程序”是養雞成功法寶。消毒隔離、加強管理、免疫接種、藥物預防。
總之養雞需要六好:好品種、好雞雛、好原料、好飼料、好管理、好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