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過程中,因操作不當造成新進放養魚種死亡而造成損失的現象時有發生。筆者在多年的技術推廣和魚種引進等服務過程中,多次遇到類似問題,經過實踐分析,探索出幾種魚種死亡防治方法。
一、水體酸堿度不適
一般魚類適宜水體pH 6.7~8.6,雖然6.3~9.0范圍內也可生存,但易染病或慢性中毒。新建魚池有些用水泥澆鑄,池水在未經淹水浸泡的情況下,其pH值可達9.6或更高,所以新池應浸泡7~10天后換掉浸泡水,重新注入新水后放魚;另一方面,老舊魚池的淤泥腐殖質較豐富,可造成池水成酸性,如果不進行酸堿綜合性消毒,也是不適合放養魚種的,應采取生石灰帶水消毒(1米水深)120~150千克/畝,7~8天后才能放魚。
此外,對pH值為8.5或以下的弱堿性魚池,可全池潑灑0.5克/米3的硫酸銅,pH值會有所下降(可滿足需及時進魚的特殊情況)。
二、長途運輸疲憊
如果調進魚種屬長途運輸,且運輸方法和技術措施不當,導致運輸魚種已疲憊不堪,機體損傷過重,DnA新水域環境改變,pH值、水溫等因素與原環境差別較大,極易造成大批死亡。這時,如果還按照老一套下池前必須消毒的方法處理的話,會使本已疲憊不堪的魚種再一次經受消毒藥物的刺激,可造成大批甚至全部死亡。因此,對調進的魚種在運輸上應該制定周密的計劃、選擇科學的方法,盡量避免過度損傷,運輸過程中應把握正確的運輸常識,到達目的地后,及時測量放養水體水質是否相符,并且視魚的健康狀況來確定是否要立即消毒,建議可先讓魚種下塘,待魚種恢復后消毒,雖然用藥量會增大,但安全性會提高。
三、帶病進入
由于魚病有地區性、階段性和品種間隔性,同時具有隱蔽性和潛伏性的特點,所以,即使專業人士在購買時也難以發現,加上各地的水產品檢疫工作開展滯后。因此,本來養殖地沒有的魚病,到購買地購買魚種時,通過魚體、水體可帶進新的病原體。一旦病原體的繁殖條件成熟,疾病可在養殖區迅速暴發。各地魚病流行有其重點,一般認為I四)il魚線蟲多,廣西、云南絳蟲多,所以調進魚種時,需要了解進魚渠道和方向,預先做到側重防范。
四、應激性反應
有時即使運輸方式科學、放養時水域水質測量相符,而放魚后也會出現大批死亡,且無明顯特征病灶,一般認為是魚種產生了應激反應,當環境突然改變,新進的魚種不適應新的水域環境,而造成死亡。多發生在購進水域與養殖地水域不符,如池塘培育的魚種進到網箱或稻田中養殖,網箱培育的魚種進到池塘或稻田中養殖,稻田培育的魚種進到池塘或網箱中養殖等。以池塘培育的魚種引進到網箱中養殖最易發生。防治方法:一是新進的魚種先放在較大的網箱中暫養或稀養過渡;二是在放養的前、中、后期有針對性地加一些抗過敏的藥物,如維生素C(用量為100克/米。)、維生素K、利福平等,都有一定預防和減輕過敏反應的作用。
五、放養密度過大
新進的魚種應有科學的放養量,根據水域大小確定調進魚種數量,比如只能放養200千克魚種的水體,卻放入超出幾倍的投放量,必然造成魚種浮頭缺氧死亡,一部分雖然短期尚能成活,但隨后同樣會造成死亡。
六、水域污染
養殖地水域污染是導致調進魚種死亡的又一因素,在調進前、中、后時段內,水域污染都是直接危害因素。主要有幾個方面來源:一是水源污染,含化肥、農藥、工業污染等;二是養殖池污染(多發生在稻田生態工程中);三是大氣污染。需要找準污染的原因,因弊設防。如果是水源污染的須另選進水,如果是養殖池污染的應在稻田中停止或減少施肥放藥量,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保障魚類安全。
七、浸種消毒不當
除運輸不當死亡外,如果常規消毒程序不當,也是造成新進魚種死亡的原因之一,一般用于浸種消毒的藥物比全池潑灑的濃度高得多,因此濃度要求準確,浸泡時間須嚴格控制。同時,藥物浸泡的濃度與浸泡時間、水溫高低的關系較大,溫度過高,浸泡的濃度和時間都要求降低和縮短。在浸泡濃度確定的情況下,應視魚的忍耐程度把握浸泡時間。一般常規浸泡方法有:3%食鹽水浸泡3~5分鐘,5毫克/升的晶體敵百蟲浸泡10~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