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痘是以體表無毛處皮膚痘疹(皮膚型),或以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黏膜的纖維素性壞死形成假膜(白喉型)為特征。由禽痘病毒屬的幾種禽類痘病毒引起禽類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春秋兩季蚊蟲活躍季節最易流行。OIE將其列為B類疫病。
病原有雞痘病毒、鴿痘病毒、火雞痘病毒、金絲雀痘病毒、鵪鶉痘病毒、麻雀痘病毒等,均為痘病毒科痘病毒屬成員。代表種為雞痘病毒。病毒繁殖的主要場所是雞的皮膚、毛囊和黏膜的上皮細胞,以及雞胚的外胚層細胞,并在其中形成經典的胞漿內包涵體。病毒對外界環境因素的抵抗力強,對干燥有強大的抵抗力是禽痘病毒的一個特征。上皮細胞屑中的病毒,經干燥和陽光照射數周仍保持活力;加熱60℃需3小時才能被殺死;-15℃可存活三年;而1%氫氧化鈉,1%醋酸或O.1%升汞可在5分鐘內殺滅病毒,在腐敗環境中病毒迅速死亡。
病雞和帶毒雞是主要傳染源。傳播途徑由脫落和碎散的帶毒痘痂在空氣中散布,經損傷的皮膚和黏膜感染。帶毒的蚊子和體表寄生蟲的叮咬也能傳播。蚊帶毒的時間可達10~20天。
病毒侵入皮膚或黏膜后,首先在上皮細胞中繁殖,并引起細胞增生腫脹,爾后形成結節。上皮細胞產生空泡變性和水腫。此時病毒在胞漿中形成特征性的嗜酸性包涵體。痘疹結節中變性的上皮細胞進一步產生液化,真皮中的炎性白細胞滲出進入結節中,可使結節與基層分離、結節表面干燥結痂最后脫落。
黏膜病變與此相似,但常因細菌的繼發感染引起黏膜上皮細胞化膿和壞死,形成大量含有纖維蛋白復合物的假膜。病毒血癥一般發生在感染后2~5天。少數病例的病毒可隨血液循環到達遠處皮膚和黏膜中引起新的皮膚或黏膜痘疹或者內臟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