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播途徑
主要傳染源是發病豬和帶毒豬。病毒由病豬的鼻腔分泌物、唾液、乳分泌物、病公豬精液和尿中排出。在外界環境中,常存在于圈舍、污泥、飼料、飼草、用具、飲水及污水中。尤其在飲水、污水中存活期較長,是造成傳播的主要來源??諝鈧鞑ィú《玖W右詺馊苣z方式經呼吸道傳播)和病豬接觸傳播是該病的主要傳播方式。豬群規模越大、飼養密度越高,接觸傳播的危險性越高。
二、臨床癥狀及剖檢變化
豬群突然發病,初期發病豬表現為發燒,體溫41℃左右,以40.5℃的體溫為最多。精神沉郁,不吃;眼結膜炎、眼瞼水腫;咳嗽、氣喘,呼吸困難,鼻孔流出泡沫或濃鼻涕等分泌物;皮膚發紅,耳部發紫,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處皮膚呈紫紅色斑塊狀或丘疹樣;部分病豬出現后軀無力、不能站立或共濟失調等神經癥狀;仔豬發病率可達100%,死亡率可達50%以上;母豬流產率可達30%以上,繼發感染嚴重時成年豬也可發病死亡。
剖檢可見肺水腫、出血、淤血,以心葉、尖葉為主的灶性暗紅色實變;扁桃體出血、化膿;腦出血、淤血,有軟化灶及膠凍樣物質滲出;心肌出血、壞死;脾臟邊緣或表面出現梗死灶;淋巴結出血;腎臟呈土黃色,表面可見針尖至小米粒大出血斑點;部分病例可見胃腸道出血、潰瘍、壞死。
三、防控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高溫季節,做好豬舍的通風和防暑降溫,提供充足的清潔飲水,保持豬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飼養密度。
接種疫苗:根據周邊疫情和自身豬場情況,接種藍耳病疫苗。
加強消毒:清除糞便及排泄物后,用“菌毒5醛殺”1:500對豬舍內及周邊環境消毒,特別是進出豬場的車輛。建議高熱季節一周2次。
規范補欄:發病高峰期,最好不去疫區引種。
妥善處理好病死豬,不流通、不宰殺、不食用。
防治四原則:補充營養、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止混合感染;
A、每噸料或飲水中加葡萄糖5-10Kg、復合維生素1000g 。
B、吉哈顆粒+異蘭苷顆粒+新阿氟美粉+多免肽,連用3-5天。
C、聚免抗毒+呼道爽顆粒+美諾克顆粒+新呼甲泰預混劑,連用3-5天。
D、病毒疫泰 +金呼泰顆粒+保康靈顆粒,連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