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瘟病毒主要通過被污染的飼料、用具、池塘水等,經消化道、皮膚和傷口而感染,也可通過種蛋、吸血性昆蟲、其它動物和人的活動而傳播。感染發病的鴨子主要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體溫高熱、腿軟發癱等。鴨瘟是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一年四季都可流行,尤其在夏秋季節發病率較高、傳染極快。隨著病情的發展,病鴨完全廢食,口、眼、鼻腔流黏液,頭頸腫脹,呼吸困難,叫聲粗啞,排深綠色或灰綠色的稀糞。鴨瘟病的病程很短,一般只有3~4天,快的在1~2天內即死亡,嚴重時鴨群可全部死光。
對鴨瘟病尚無特效藥物治療,預防的措施主要是,定期給雛鴨和健鴨(特別是種鴨)注射鴨瘟疫苗;平時注意加強鴨群的飼料和飲水衛生,鴨舍及活動場地定期消毒等。一旦發生鴨群染病,應盡快隔離、淘汰病鴨,對全群鴨子都要立即注射鴨瘟疫苗;封鎖鴨群的活動區,對鴨舍、用具、剩余飼料、運動場地等進行徹底消毒,并需閑置1~2個月后方可使用。對病死的鴨子作深埋、焚化等無害化處理,切不可隨便亂拋;對淘汰的疑似病鴨,應在遠離河流的地方宰殺,羽毛和內臟亦不可亂丟,肉體需進行高溫處理后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