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觸性傳染病。該病全年均可發生,以春秋兩季多發。癥狀為病初發燒(41—42℃),眼、鼻粘膜充血,鼻孔流漿液、膿性分泌物。1—2天后在皮膚少毛或無毛處,如眼周圍、唇、口角、鼻翼、四肢和尾內側、陰唇、乳房、陰囊、包皮等發生圓形斑點,很快形成痘疹結節,死亡率較高。一旦發生本病無特效治療方法,可在局部涂布紫藥水或碘酒,粘膜用0.1%高錳酸鉀液清洗,并涂碘甘油。預防每年定期注射羊痘疫苗。一旦發生該病,應立即隔離或淘汰病羊,未發病的羊可進行緊急免疫。 羊口瘡:為痘病病毒引起綿羊、山羊及人類感染的人畜共患病。年輕的動物最易感。啟東曾發生過該病的病例。癥狀主要發生于口和鼻的粘膜皮膚結合處發生增生性結痂。一般不必采取治療措施,一個月左右可自行恢復,亦可在結痂處涂布紫藥水或碘酒。不應該將結痂祛除,否則會延遲疾病的治愈。病羊補充營養和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