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日益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上網”當做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國外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體大行其道,國內開心網、人人網、微博、視頻風靡一時,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傳統社交、生活習慣,更是讓商家看到了無限商機,數字營銷應運而生。
網絡使得商品信息能夠以更快捷的方式傳送給消費者,社交媒體已經成為品牌推廣的便捷平臺。但在數字信息爆炸的時代,消費者越來越不希望被垃圾信息打擾。如何進行數字營銷,讓品牌與消費者真誠溝通,建立品牌忠誠度,成為每個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
數字營銷誤區
全球最大的專項市場研究公司TNS隸屬于WPP集團(NASDAQ: WPPGY)旗下的Kantar集團,它通過“數字化生活”(Digital Life)研究表明:網絡世界為品牌提供了無限商機,但如果網絡推廣活動無法做到精準定位,只是增加網絡噪音,甚至有可能使企業的潛在顧客流失,影響品牌打造及長遠發展。因此,只有精心部署,有針對性地制定營銷戰略,品牌才有可能吸引并留住消費者。
TNS新興市場消費者洞察中心負責人肖實天(Ashok Sethi)告訴《新營銷》記者:“TNS的‘數字化生活’研究覆蓋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根據各國GDP和互聯網滲透度,將60多個國家和地區劃分為成熟市場和快速增長市場。”
“一般而言,成熟市場的GDP高一些,而互聯網滲透度在美國是80%,在北歐國家甚至達到了90%。快速增長市場的GDP和互聯網滲透度都低一些,目前中國的互聯網滲透度是34%~35%。因此基于這樣的標準,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為成熟市場,而中國、巴西、埃及、印度、墨西哥等為快速增長市場。”肖實天說。
盡管消費者和商家都認為網絡是了解商品信息的好平臺,但根據調查,成熟市場有57%的消費者不愿意通過社交媒體與品牌商家接觸,美國和英國的數據更是達到了60%和61%,中國的52%雖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53%,但仍然可以看出,消費者在使用網絡媒體時,不希望被商家大量的推廣信息打擾。
雖然許多商家意識到了網絡能夠為他們帶來大量的潛在顧客,但卻沒有意識到,這些社交媒體空間同樣屬于消費者。
肖實天說:“打擾其實是要分情況的,比如消費者要購物時,積極地獲取信息幫助自己做出購買決策,這時出現推廣信息,他就不會認為自己被打擾了。但如果他在玩游戲,突然出現了品牌信息,他就有強烈被打擾的感覺。”
因此,品牌必須謹慎地利用數字技術,必須適當而合理地出現在目標人群的視線范圍內,才能捕獲潛在顧客,深化、鞏固自己與現有顧客的關系。
現實卻是,在沒有考慮目標受眾和推廣策略的情況下,商家匆忙開展網絡營銷活動,制造了大量的數字垃圾,將品牌置于風險之中。
中國網絡營銷特點
在肖實天看來,和其他國家比起來,尤其是和美國比起來,互聯網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含義更廣一些。
肖實天說:“對美國消費者來說,互聯網更具功能性,他們通過互聯網買機票,付款或者購物,偶爾有一些娛樂性因素,但是不會很多。但對中國消費者來說,互聯網更具有娛樂性。”
“根據我們的調查,近四分之三的中國消費者通過網絡評論品牌,一方面表達他們對品牌的感覺,另一方面是為了向他人提供或尋求建議。與此相對應,中國消費者喜歡在互聯網上搜索產品或服務信息。”肖實天說。
“以買車為例,對于70%~80%的中國消費者來說是第一次買車,他們的父母、朋友或許有買車的經驗,但相對而言經驗都很少。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少,只有依賴互聯網獲取一些產品信息。但是在成熟市場,比如美國,消費者從小就是跟汽車一起長大的,他們有很多方式,通過朋友、親戚都可以了解汽車信息,所以他們不需要依賴互聯網獲取這些經驗。”肖實天補充說。
中國消費者對于網絡的依賴性比其他地區大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中國人非常注重社會關系。大部分中國人在做出購買決策時,都會通過和家人、朋友談論聽取意見。
肖實天說:“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如果要買一臺電腦,對他購買決策最有影響力的,不是廣告,也不是賣電腦的銷售員,而是口碑。”
“口碑營銷如果在沒有互聯網的情況下,可能最多只能和四五個朋友談,可能只有這四五個朋友影響你。但是因為有了互聯網,比如說你在開心網、Facebook,你在社會化網絡上有很多朋友,比如有200個朋友,那么這200個人都會影響你的購買決策。正是因為有了互聯網,口碑營銷的力量變得更強大。”肖實天說。
相對于西方國家傳統媒體報紙、雜志的多年根基,中國傳統媒體歷時較短,受政府控制較嚴格,因此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力量比較強勢—這是中國互聯網的另一個特征。因此,消費者更加依賴互聯網看新聞,或進行互動娛樂,其比例高出其他國家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