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育種場場長如何管理好豬場并做好現場育種,筆者認為應著重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近幾年我國的規模化養豬場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但幾年下來后大家都有一個共同體會:中國養豬業現在不缺鈔票、不缺產品、不缺技術、不缺思路,關鍵缺少豬場場長這樣的全才。
目前已出現規模化養豬場“一將難求”的困局,尤其是育種場場長。現在大家都知道養豬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它是一個系統工程,由于其中不可控制的因素太多,科技含量也很高,所以養豬行業是一個高科技行業,這就決定了豬場場長不僅是一個高層管理員,而且還應該是一個懂技術、會流程、做計劃、敢于承擔責任的人。作為育種場場長如何管理好豬場并做好現場育種,筆者認為應著重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建立良好團隊,管好人
1.重視人員管理 大家都說“豬養人,人養豬”。我們在千方百計地提高生產管理水平、疾病控制水平以及改善豬場環境的同時,更要重視人員的管理。一切事情都由人來完成,如果人員沒有管理好,其它的事情都是空談,所以“人”很重要。我喜歡用“盈利團隊建設”來衡定人員管理標準:(1)像家庭,員工之間有感情;(2)像學校,長知識、增能力、有進步;(3)像軍隊,措施執行近乎完美。
2.建立育種技術團隊 建立一支高水平技術過硬的育種技術團隊,是事業成功的基石,是進行正常生產與提高經濟效益的有力保障。
3.員工的管理 (1)按計劃生產,實行陽光管理,考核公開、公平、公正;(2)明確具體目標和標準,實行共同參與管理。平常工作中我提倡“二合一”的管理模式。“二合”是指員工的勞務合同和工資結算合同。勞務合同在員工入場時簽訂,它明確規定了員工的責任與權利以及必須遵守的企業基本規章制度。工資結算合同規定其勞動收入的結算方式和方法。
“一”是指員工勞動爭議手冊。本文來自豬場動力網,凡在生活或生產中出現爭議問題,馬上召集員工開會討論,只要不違背“二合”規定,就可以由員工自己參與進來定標準、立規矩并及時納入工作爭議手冊之中。只有通過員工自主參與制定標準,問題才能得到及時、快速、公平地處理,而且無后遺癥,員工工作積極性也得到提高;(3)飼養員作為弱勢群體,實行體面勞動,在確保員工合理收入的同時,作為管理者改變以往的強權管理為服務性管理,盡量善待與尊重員工并提供其必要的工作條件和支持。要知道,當你把員工當作有尊嚴的“人”看待時,員工就會把自己當作“牛”,而當你把員工當作任勞任怨的“牛”看待時,員工就會把自己當作“人”;( 4)創造一流的學習、生活、娛樂環境。
二.完善育種管理機制,明確選育方向與目標
1.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高水平、高素質育種技術隊伍后,必須依靠完善的制度進行有效管理,才能順利落實育種方案,實現育種目標。
2.明確選育方向與目標 選育方向與目標的確定是育種的前提與基礎。種豬場所有的育種工作都圍繞著如何實現育種目標而展開。只有明確各個品系選育的方向與目標,才能培育出特色、優質的品牌種豬。而其中重點是如何打造優秀的核心群體,我們首先必須擁有一支頂級水平的優秀公豬群,它代表了專門化品系選育的方向,是遺傳進展的發動機。通過多年來的生產實踐積累,筆者認為:基礎群組建及閉鎖選育過程中母系群體血緣一般要經過10次以上篩選,父系群體血緣一般要經過8次以上篩選。公豬側重血緣和個體遺傳性能的選育,母豬則強調個體性能。因此,父系種豬重點選擇生長速度、料重比、體型等,不過多考慮繁殖性能的選擇。母系種豬綜合選育生長性能和繁殖性能,體型只是作為基本參考。
3.正確處理與定位育種與生產的關系 育種場都面臨兩大基本任務,搞好育種的同時又要搞好生產,往往育種要求越嚴格,生產成績或經濟效益可能越差。為此必須定位好二者的關系,即育種場的中心工作應定位為育種,生產為育種的配套服務。有時為了育種方案的落實,會暫時影響生產或經濟效益,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個長遠的眼光,因為我們每一步的遺傳進展都將會為公司帶來更多的效益。
三、本著樹立“養重于防,防重于治,防治結合,飼管優先”的理念,結合生產實際情況,建立疫病綜合防控技術措施
1.科學的免疫程序 (1)依據5個方面進行監測,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檢測哺乳仔豬母源抗體水平、免疫應答效果、亞臨床感染、疫苗效價、豬群整體抗體水平。
(2)依據免疫程序正確的選用疫苗。選擇國家正規生產廠家、有批準文號、有效期內、效價確實的疫苗。對毒力返強危險不大的病毒,優先選用弱毒苗,對有返強危險的選用滅活苗。剛發病的陽性場可選用活苗,一旦基本控制則改用滅活苗。為了保護自體可先活苗后滅活苗相有機結合。用于產生母源抗體應優先選用滅活苗。
(3)依據免疫程序,科學的把握疫苗接種的時間間隔和組合。
(4)盡量減少疫苗的使用頻率,對于可打可不打的疫苗堅決不打。對于本場沒有的疫病、場周圍沒有的疫病堅決不打。
(5)明確重點,要把PRRS(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CV2(豬圓環病毒2型)、MH(豬支原體肺炎)、CSF(豬瘟)作為頭號需要控制的免疫抑制性疫病,因為它們互相抑制、互相促進,能使豬場疫情長期不斷。
(6)要加強豬口蹄疫與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的綜合防控。近年來許多豬場由于在這方面沒有做好防控而出現了問題,損失很大,特別是2010年年底至2011年上半年的口蹄疫使許多南方豬場損失慘重。這些疫病的共同特點是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其在冬、春寒冷季節更易發生。生產實踐表明,口蹄疫的防控可進行以下操作:生產(后備)豬群每年9月下旬普免1次(2.5ml/頭),30天后加強1次;母豬跟胎免疫,產前5~7周免疫(2.5ml/頭);仔豬30日齡首免(1ml/頭),體重25~30kg二免(2ml/頭),體重50kg以上三免(2.5ml/頭)。
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疫苗使用TGE-PED二聯苗,采用后海穴注射,注射疫苗的進針深度按豬的日齡大小可為0.5—4cm;生產(后備)豬群3月和9月各普免1次(4ml/頭):
母豬跟胎免疫,產前35—42天接種1次(4ml/頭);7月份開始對斷奶后1周內的仔豬進行初免(1 ml/頭),3周后二免(1ml/頭),但實際生產中仔豬一般不接種該疫苗。
2.科學保管、使用疫苗以確保免疫程序正確執行到位 (1)低溫保存,冷鏈運輸。應嚴格保存規范,弱毒苗-15℃,滅活苗2—8℃,油苗不能冷凍,嚴禁反復凍融。
運輸用冰瓶冰袋,特別是實施打苗時,做到“苗隨冰行、苗完冰未化”。
(2)規范疫苗注射操作。穩妥操作,嚴禁打飛針,注射部位嚴格消毒、擦干,一豬一針頭,注射部位不宜過深過淺。
正確使用稀釋液,充分搖勻(油乳苗不應出現破乳、油水相分層),疫苗稀釋后必須應在規定時間內用完。用苗前檢查有無失效、失真空。豬群注射疫苗后盡可能避免稱重、轉群、換料等應激行為。由專人操作,嚴格消毒器具,不得隨意丟棄廢棄疫苗瓶。
3.建立合理的藥物保健程序 (1)保健藥物的選取應主要看療效而非價格,要選取有質量保證、信譽良好的大廠家的藥物。
(2)根據豬只不同階段的發病特點和季節,有針對性地靈活選擇藥物保健。
同時科學聯合用藥,注意藥物配伍,按規定的有效劑量添加藥物,減少成本浪費。建議保健法如下:
①生產(后備)群:保健目標是清除引種豬場和外來購種豬人員帶來的疾病;防治圍產期母豬MMA(乳腺炎、子宮炎、無乳綜合征);切斷產房母豬疾病水平傳播:妊娠期:每季度飼喂“黃金三寶”7天;引種期(后備):飼喂“黃金三寶”7天,以后每月7天,直至配種。
“黃金三寶”組方:每噸飼料加80%枝原凈125 g(有效成分:延胡索酸泰妙菌素)+ 10%鹽酸多西環素1000g+康舒秘(有效成分:磺胺氯達嗪鈉)
300g;圍產期:“黃金三寶”一杯法。
每日2次,一次一杯(25g/杯)。組方:
80%枝原凈30g+10%鹽酸多西環素600g+康舒秘80g加哺乳母豬料到5kg,并混勻。或者每噸飼料添加利高44(主要成分:林可霉素、大觀霉素)1kg;斷奶至配種期:每噸飼料添加德爾泰(有效成分:酒石酸泰樂菌素)150g+金霉素1000g或土霉素250 g,連續7天飼喂。
②斷奶仔豬:連續5天添加酸味劑、酶制劑和一定量的抗菌素(如果希望飼料沒有苦味,則可選吸收性高的廣譜抗菌藥一利高44)。其目標是減少斷奶應激,降低發生傳染性疾病特別是大腸桿菌病的幾率,有效防治仔豬下痢、脫水和水腫病。
③保育仔豬:連續10天飼喂“新三鮮湯”。組方:每噸飼料添加20%替米考星500 g+10%鹽酸多西環素1000g+氟苯尼考600g。保健目標是控制支原體肺炎(氣喘病)鏈球菌、胸膜肺炎放線桿菌、豬副嗜血桿菌等疾病,減少藍耳病、圓環病毒病、偽狂犬等引起的細菌繼發、混合感染。
④育肥中豬(13—15周齡):連續10天飼喂,每噸飼料添加氟苯尼考600g+圓藍解毒清(有效成分:荊芥、防風、桔梗、獨活、前胡等)500g。
保健目標是控制支原體肺炎、增生性回腸炎、結腸炎、密螺旋體、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巴氏桿菌、弓形體。
⑤寄生蟲控制方法:改變以往與常規疫苗防疫同步的方式,即“一年兩次”改為“成熟前驅蟲”。因為只有在蟲體沒有達到成熟,沒有排出成熟蟲卵之時進行驅蟲,才能真正意義上的達到驅蟲目的。在實施此防治計劃前1.5—2個月,豬場必須全面實施1次驅蟲,以便排出的蟲卵不能成熟,減少再感染率。可選擇將咪唑類(如阿苯噠唑、芬苯噠唑、奧芬噠唑、丙氧咪唑等)和伊維菌素等大環內酯類藥物混合使用,然后利用“全進全出”的生產流程,以優化我們的防治計劃:
母豬分娩前28天進行驅蟲后,進入消毒干凈的分娩舍;每批次保育仔豬(50—60日齡)進行驅蟲后,進入消毒干凈的育肥舍;用有機磷、氯菊酯和阿維菌素溶液等定期對環境中的寄生蟲進行加強“消毒”;按不同階段采食量,在飼料中藥物添加比例為仔豬、育肥豬:泌乳豬:空懷母豬、公豬=1:(1~2):(2~3)。
(3)慎用免疫抑制性藥物進行保健。
4.重視豬群的養生之道 豬群的健康是“養”出來的,不是“防”出來的,更不是“治”出來的。
(1)豬群的非物質養生:采取多種措施構建生物安全體系,為豬群營造適宜生長的舒適環境,福利良好,減少環境應激。簡單地講,即要求豬舍內能冬暖夏涼,保持呼吸順暢,無異味(氨氣、硫化氫),無蚊蟲與老鼠。
(2)豬群的物質養生:針對豬群不同年齡、不同階段、不同環境季節對營養的適時需求,進行平衡調控和滿足。
同時在全價飼料中常年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劑來清除毒素;添加益生素、酶制劑調節微生態平衡,分解營養物質,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
(3)作為豬場管理者應清醒地認識到“人的行為和觀念”是搞好豬場疫病防控的第一要素。在疫病防控過程中,生產管理者不要認為只要技術員和獸醫懂得就可以了。因為生豬生產是一個受到多環節、多因素影響的過程,需要每一個參與者都明確整個流程,明確自己的工作代表著什么,對后續的工作有著什么樣的意義和影響,所以必須重視且加強對員工的培訓。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員工做事的意愿,而且可以提高員工做事的能力,才能把管理者的意愿變成所有員工的意愿和行為。只有把豬養好了,豬群的抵抗力才會提高,抗疫病能力才會增強。
(4)獸醫診斷實驗室的建立十分有必要,它對疾病的確診和血清緊急接種、自家苗制作接種等意義重大。
四、豬場場長自身的工作素質和工作責任
1要具有扎實的專業功底和全面系統的豬場管理知識,而且還要懂得豬場的經營管理,才能實現豬場效益的最大化。圍繞這一管理目標,作為場長必須將“產得多,死得少,長得快,投入少,賣得好”這15字方針切實貫徹到豬場的生產、管理與經營當中去。
2.平時要注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處理,注重豬場的基礎數據統計工作,并且要養成制定計劃的良好習慣。計劃是一切工作的開始,尤其是對豬場這樣周期性很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