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初秋,氣溫雖不再像盛夏那樣酷暑炎熱,但這個季節豬的發病誘因很多。加上近幾年豬病流行出現了許多新特點,給養豬戶帶來很多麻煩。下面就秋季豬的常見病防治,給養豬戶提一些建議。
豬瘟一般來說,如果沒給母豬打過豬瘟疫苗(單聯苗、二聯苗或三聯苗),哺乳期仔豬很可能發生無名高熱、便秘,仔豬皮膚發紺,喝臟水,食欲時好時壞,后期下痢。如果母豬打過豬瘟疫苗,沒斷奶的仔豬就不會發生豬瘟;但仔豬出生后6周以內又打疫苗,反倒因母源抗體干擾,造成免疫失敗,在以后的生長階段就有可能發生非典型豬瘟。
感冒小病別小看。豬感冒是由于遭受寒冷的突然襲擊所引起,多發生于氣溫驟變的季節,但沒有傳染性。主要癥狀是體溫升高,末梢部分發涼,流淚流涕,呼吸增快,嚴重者畏寒怕冷,可繼發支氣管肺炎。
豬流感是由豬流感病毒引起,有傳染性,常全群同時感染,其癥狀與普通感冒相似,病豬體溫升高達40℃-42℃。眼鼻流粘性分泌物,鼻汁有時帶血色,常呼吸急促,呈明顯的腹式呼吸,夾雜有間斷性咳嗽,少食或不食,糞便干硬,也常見肌肉和關節疼痛、喜臥等。豬流感的特點是來勢突然,大群發生,癥狀較重,但病程短,多數豬在1星期內恢復;少數豬發生繼發性感染,出現出血性肺炎或腸炎而致死。
附紅細胞體病紅皮是特征。其典型癥狀表現為母豬生產性能下降,仔豬體質變差,貧血,腸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豬病初精神委頓,體溫升高到39.5℃-42℃,顫抖轉圈或不愿站立,離群臥地,出現便秘或拉稀。病豬耳、頸下、胸前、腹下、四肢內側等部位皮膚紅紫,指壓不褪色,成為“紅皮豬”。
治療本病的藥物很多,但真正有特效的卻不多。可用血蟲凈(貝尼爾)、咪唑苯脲、新胂凡納明配合四環素、土霉素治療。
豬鏈球菌病繼發混合感染多。常在豬患感冒后繼發。急性病豬體溫升高到41℃以上,減食或停食,結膜潮紅,流鼻涕。部分病豬發生關節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現出共濟失調、空口磨牙等神經癥狀;有的頸背等處皮膚廣泛充血或有出血斑。8周齡內仔豬常于2天內死亡。
弓形體病老病復出豬的弓形體病應該說是一種老病,前幾年很難在臨床上見到,成流行性發作更為少見。但近年來,在很多地方已形成地方流行性,危害較大。其臨床表現似流感,體溫升高到40.5℃-42℃,表現為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內側、腹部皮下大面積呈紅紫色,體表淋巴結腫大。以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嘧啶加甲氧芐胺嘧啶等磺胺類藥物治療有效。
混合感染溫和型豬瘟、藍耳病、附紅細胞體、弓形體等疾病,常見多發性,臨床癥狀極為相似,診斷困難,療效不高。
對以上疾病,目前仍缺乏特效的治療藥物,主要依靠注射疫苗預防。
預防措施不從疫區購入豬種,引進的種豬要嚴格地進行隔離檢疫,并采血送實驗室檢查;豬舍地面、墻壁、設施及用具等要經常進行消毒;糞尿放入發酵池或沼氣池處理;撲滅豬舍鼠類,防止野獸侵入等。種豬場的母豬應每3個月采血檢查1次。
流行時的防治措施:對于發病肥育豬場一般可采取全面免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