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管道的設計
設計原則一要有利于豬場的防疫,清潔、干凈、衛生,不留積垢,有利于糞便減量化。二要做到雨污分離、干濕分離、人豬分離。三要有利于飼養人員喂料和清糞。四要運行順暢不易阻塞,易于疏通和維修。
排糞溝、排尿溝、雨水溝的設計簡易模式:每欄設1個洞,長35厘米、高10厘米,與外墻底的排尿溝相連。在外墻的底部設一條水泥排尿溝,寬10厘米、高20厘米,傾斜度3%~5%,排尿溝與沉淀池相連,沉淀池設在欄舍下端。
管道模式:中小型豬場排水最好采用管道模式設計,做到雨污分離。即屋面雨水采用天溝(可用半邊塑料管連接)收集,從明道直接排放。污水走暗(管)道,采用漏縫地板設計,接入集污池(沉淀池),從而達到雨污分離,以降底污水處理成本。
糞便污水的無害化處理
設計標準設計排放標準執行《畜禽養殖業污染排放標準》。
設計原則處理工藝要成熟可靠,能確保出水的水質達到排放標準,保證長期穩定運行。中型豬場采用設備要先進、技術經濟合理、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最理想的辦法就是爭取國家生豬養殖標準化建設項目,并對沼液進行生態循環利用。
幾種無害化處理方式一是沼氣池發酵處理。二是生物活性墊料養豬——發酵床處理。三是糞便污水同步發酵,高溫發酵處理。四是利用生物技術和化學處理——生化處理。五是干燥減量法處理。
無害化處理方案中小型豬場特別是小型豬場,因辦場時投入嚴重不足,效益相對較低,要讓他們自己出資按照《畜禽養殖業污染排放標準》設計無害化處理設施存在較大的困難,因地制宜讓他們做好一些簡易的無害化處理設施,盡量減低污染程度已成為當務之急,也是唯一的可行的辦法。筆者總結,近年來在中小型養豬場中推行“三池”建設和限制養殖規模,能有效降低養殖污染。此法雖不能達到《畜禽養殖業污染排放標準》,但經濟實用。可以降低豬場廢水中的有機物濃度及氨氮含量,降低養殖污染,凈化周邊的環境衛生,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1.根據土地的吸納能力,對每個動物飼養場限制養殖規模。2.采用人工拾糞工藝,推行簡量化排放,雨污分離。3.推行糞便堆放池、發酵(沉淀)池、生物凈化池建設。即:糞便不準露天堆放,建水泥池集中堆放,發酵出場。尿液污水經干濕分離(過濾)后排入發酵(沉淀)池,經沉淀發酵后,排入生物凈化池(塘),再經生物凈化或人工濕地吸收后排放。
設計說明
按每頭豬每天污水排放量20升計算,污水在沉淀池中發酵15天為一個周期,沉淀發酵后的污水中富含碳氫化合物、氮、磷等有機物,經生物凈化池(塘)自然吸收后,可以減輕環保壓力。生物凈化池(塘)內可放養上層魚類及水生植物,也可經濕地處理后排放。
沼氣池沼氣池大小可按1頭生產母豬不少于1立方米設計建設。
糞便處理實行糞尿分離,糞便不能露天堆放,應用水泥池堆放,經發酵后作為有機肥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