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蹄趾間皮膚增殖,又叫趾間增殖性皮炎,是蹄趾皮膚慢性增殖性疾病。
1.病因
本病多發生的2~4胎的奶牛,7胎后發病較少。后蹄比前蹄多發。根據對增生物組織學觀察,真皮和表皮都同時增厚,但皮膚之間脂肪和結締組織都正常,組織變化到一定程度就停止,故認為組織的過度增生與遺傳有關。
趾間皮膚增生的重要條件包括:蹄趾的過度開張,引起趾間過度伸展與緊張;圈舍陰暗潮濕,運動場污穢、泥濘,糞便不能及時清除;微量元素鋅、鎂、鉬的缺乏或比例失調等。
2.癥狀
癥狀初期,趾間隙背部皮膚發紅、腫脹,有一小的舌狀突起,這時還不跛行。隨著病程的發展,增生物不斷增大有些病牛組織增生完全填滿趾間隙,甚至達到地面,壓迫蹄部而使兩趾分開,外觀呈持久性跛行。
增生物由于受壓迫壞死,或受外力損傷,表面破潰,經壞死桿菌、霉菌感染,可見破潰面上有滲出物流出,具有惡臭味,或成干痂覆蓋于破潰面。有的形成疣樣乳頭狀增生,由于真皮暴露,當受到擠壓及外力作用時,疼痛異常,跛行更加嚴重。
本病與腐蹄病的區別是:病變在局部腫脹范圍小;深部組織未見壞死和化膿所形成的竇道;常并發趾間纖維瘤。
3.治療
用PP(高錳酸鉀)粉、硫酸銅對增殖物進行腐蝕,燒烙;采取手術療法,先洗刷擦拭蹄部,去除所有污物,然后用0.1%的新潔滅爾泡蹄,可用“846”全身鎮靜藥,增殖物基部可注射普魯卡因20ml麻醉,10分鐘后產生藥效,進行手術。
手術前在手術上方(球節)打止血帶,用繃帶沾水分別拴在兩趾尖上向兩側拽開,使增殖物充分暴露出來用鉗夾住增生物,沿其基部做梭形切口,切開皮膚及結締組織直到脂肪顯露為止。
術后用止血帶止血,40分鐘后解除止血帶,用土霉素粉或冰片撒布傷口。創緣用絲線做2~3針結節縫合,外涂松餾油,最后在兩趾間鉆孔用鐵絲連接,防止趾間過度伸展。最后用繃帶包扎,隔3~4天換藥繃帶1次,打蹄繃帶時在趾間隙不要打的太多,把藥粉敷住就行。2周后拆除繃帶。
冰片散配方:冰片20克,大黃末100克(研碎),碘仿30克(研碎),呋喃西林20克(或10克)。正常情況隔三天換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