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對蛋雞的影響蛋雞舍的溫度管理
溫度對雞的生產性能影響較大。產蛋雞的適宜生產溫度為13-23℃ ,溫度超過30℃ ,產蛋率明顯下降;超過35℃ ,則會引起部分雞只中暑死亡。同時,高溫引起蛋的品質降低,軟殼蛋和破殼蛋率上升。高溫對肉雞的生長也不利,使肉雞采食量減少,增重減慢,肉質降低。
而低溫則會使維持需要量增多,采食量增加,料蛋比和料肉比增高,所以冬季舍溫最好不要低于7℃。許多養雞戶只考慮按品種的飼養要求飼喂符合飼養標準的日糧,往往不考慮季節、溫度的變化,不能夠及時調整飼料配方,導致飼料的浪費。
雛雞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對周圍環境溫度適應范圍較小,因此,7日齡以內的雛雞溫度要求控制在32-35℃,以后溫度逐漸降低。溫度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雛雞的飲食、活動和休息,造成雛雞卵黃吸收不良,抗病力下降,生長發育遲緩,甚至死亡。
由于成年雞缺乏汗腺,因此對高溫的耐受能力較差。當環境溫度在42-45℃時,成年雞表現為張口呼吸,呼吸頻率加快,食欲廢絕,飲水過多,拉稀糞,雙翅外展,躁動不安。若超過45℃,則會出現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其他閱讀:
銅對雞體的作用
雞對銅的需要量很少,每千克飼糧中應含銅4毫克左右。銅在飼料中分布比較廣泛,尤其是豆科牧草、大豆餅、禾本科籽實及其副產品中含量豐富。因此,一般飼糧中銅的含量能夠滿足雞的需要,不會發生缺銅問題。只是為保險起見,微量元素添加劑中應含有硫酸銅。不過,當飼糧中鋅、鉬和無機硫酸鹽過多時,會影響銅的吸收,可導致出現缺銅癥。
1、銅在雞體內的作用是很廣泛的。雖然銅本身不是血紅素的成分,但它能促進鐵進入血液以合成血紅素,而且銅是紅細胞的成分,并能促進紅細胞的成熟,因此缺銅時,影響了鐵的吸收,紅細胞的生成及成熟受到限制,結果導致貧血;
2、銅是某些酶類的組成成分和活化劑,對維持血管彈性起重要作用,缺銅時易導致動脈血管破裂;
3、銅還與維持神經機能、促進骨骼發育和羽毛色素有著密切關系,缺銅時可導致佝僂癥、心力衰竭、有色羽毛褪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