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食量
飼料占肉雞飼養成本之最大宗。若有人認為以任何方法減少雞只采食就可以降低雞肉之生產成本,似乎又過於簡單。雞對能量、蛋白質(或必需胺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有特定的需求。在此四項中,能量之供給成本最高,而且其需求易受管理和環境改變。目前雞只都養在非常好的環境中,有足夠的攝食、飲水空間,運動量少,因此僅需少許能量供其活動即可;而在此環境中,雞只不會浪費能量在散熱(如喘氣)或保溫(燃燒貯存之體能),所以生產一公斤雞肉所需之飼糧能量較低。
業者都知道,利用燃料保溫遠較經由提供相當能量之飼糧來維持雞只體溫便宜。因此,許多業者都以控制雞舍環境溫度來降低飼料成本。增加飼養密度、降低空氣流動和利用加溫設備或許都可以達到目的。然而在執行時必需注意許多要點。
增加飼養密度暗示每只雞享有的飼槽、水槽空間減少,同時單位面積排泄物提高,進而釋放出更多的濕氣。若同時降低通風和提高飼養密度則會惡化雞舍環境,易造成健康問題。提高環境溫度將導致采食量減少,但真正減少的 是能量攝取量。對此我們會問是否要改變飼糧組成?但截至目前,對提高雞舍環境溫度是否要修正配方仍無一定論。
一些研究報告已討論了飼糧,環境、雞群性能表現和健康之相互關系。當我們在考慮影響這些項目之因子時,并未企圖將之整合。不同的案例應分別評估,以便找到最適合之策略并確保雞群之獲利 。因此,業者必需全盤了解,并做最後的決定。
蛋白質和能量
影響肉雞生長和飼料效率最大問題之一飼糧蛋白質和能量含量。當飼糧蛋白質固定,提高飼糧能量會擴大能量:蛋白質比,增重會改善。這顯示在此蛋白質供給情況下,雞只之能量供給不足。當能量提高,原本被化為能量之蛋白質可轉為供生長所需。能量繼續提高,增重持續改善,直至達到高峰。此時飼糧中能量與蛋白質處於最佳平衡,致使增重最高。若再更進一步提高飼糧能量,能量:蛋白質比再擴大,增重開始下降。這是因能量增加,雞只為調整體內代謝需求,而采食量降低,伴隨著蛋白質攝取量下降,而蛋白質成為限制因子,使增重減低許多增重、飼料效率的問題皆因飼糧能量、蛋白質不平衡所致。而飼糧能量:蛋白質平衡會因日齡、飼糧組成、環境溫度和各種緊迫因素而變化。
適當的蛋白質攝取量
蛋白質是影響肉雞增重和飼料效率最主要養分之一,它有一最適當的攝取量。若超過最高肌肉生長之需求量時,反而對雞只有害。因為過量的蛋白質攝取,致使吸收過多的胺基酸須進一步代謝為尿酸排出。此代謝過程不僅需要能量、水份,而且需維生素、礦物質參與,增加了這些養分之需求。此外,因代謝之負擔形成過多的體熱散發,這對處於熱緊迫環境下之雞群是有害、不必要的。先前提過需要很多水以排泄尿酸,這問題在涼季時并不重要;冷季時,則因通風減少,可能會少許問題發生。
表1顯示當飼糧蛋白質增加時,葉酸之需求和腿部問題都提高。此乃因形成一分子的尿酸需要一分子的葉酸。表2則顯示環境溫度上升對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很明顯的可見到采食量降低。或許有些人會建議除能量外的養分必需增加。但在熱緊迫時,雞只需要更高的能量,如同喘氣時需能量一樣。所以熱緊迫時應該降低飼糧蛋白質量,同時提高能量濃度。
表1. 飼糧蛋白質含量對葉酸需求的影響
葉酸(mcg/100g飼糧)
蛋白質需求(%)
100
125
150
脫腱病(Perosis)指數
0
15
30
1.88
1.50
1.20
2.21
2.00
1.66
2.32
2.04
1.70
Creek and Vasaitis(1963)
表2. 溫度對肉雞性能表現的影響(22─57日齡)
溫度(℃)
16
21
26
31
體重(g)
只日采食量(g)
1654
109
1915
103
1803
92
1461
75
Cowan and Michie(1978)
熱緊迫時,補充離胺酸或甲硫胺酸等,其情況會改善。因添加這些胺基酸可降低飼糧蛋白質含量而維持必需胺基酸之平衡。非必需含氮物質相對減少,氮之代謝、尿酸排泄亦下降,所以用來排泄非必需氮所形成之代謝熱亦較少,需水亦降低。
胺基酸之有效性
利用有效性必需胺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availability,EAAA)來調配飼糧,可有較好的胺基酸平衡,且含較少的的非必需氮。主要飼料原料之有效性必需胺基酸含量皆已發表,可參考用在配方上。然而有不少研究只著重方法論,應該多做如Han and Baker(1991)和Han et al.(1991)的研究,比較AAA值和NRC值(表3)。在應用EAAA值時仍有很多因素必需考慮。但確記:改善性能表現和降低成本是無法一蹴即成,改善會很小,但持續之進步將累績成豐碩的成果。
表3. 肉雞2~3周齡最高性能表現之可消化胺基酸需求(飼糧%)
以大豆粕或菜籽粕為蛋白質唯一來源,比較添加不同硫含量和二個鈣含量的影響。因菜籽粕原含1.15%硫,大豆粕原含0.45%,最終配成菜籽粕飼糧含0.46%硫,而大豆粕飼糧含0.14%硫(表5)。在大豆粕中添加硫顯著抑制增重表現,高鈣供給則可減輕硫的抑制作用。有趣的是,當二飼糧含相似硫量時,其增重亦相近。例如,未額外添加硫之菜籽粕含硫量為0.46%,介於添加0.26%和0.39%大豆粕飼糧之表現,大豆粕增重為(479+373)/2=426(g),而菜籽粕為424(g)。
表5. 菜籽粕和大豆粕飼糧中硫與鈣之交互作用
蛋白質來源
硫添加(%)
飼糧硫含量(%)
飼糧鈣含量(g)
平均增重(g)
菜籽粕
─
0.26
─
0.26
0.46
0.72
0.46
0.72
0.37
0.37
1.32
1.32
424
371
560
481
大豆粕
─
0.13
0.26
0.39
─
0.13
0.26
0.39
0.14
0.27
0.40
0.53
0.14
0.27
0.40
0.53
0.37
0.37
0.37
0.37
1.32
1.32
1.32
1.32
524
519
479
373
635
598
559
451
Summers et al.(1992)
Mongin and Sauver(1977)以飼糧鈉+鉀-氯來決定陰陽離子濃度,但飼糧含硫高時,也應計算硫的影響。
屠體組成
Lipstein et al.(1975)說明年輕肉雞會蓄積體脂肪的原因是為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或必需胺基酸,以致采食過量之能量、造成脂肪堆積。Parr and Summers(1991)發展出─玉米─大豆飼糧并補充必需胺基酸,使蛋白質為14%,其在21日齡雄肉雞之效果如同喂飼一般23%蛋白質玉米─大豆飼糧。比較含三不同能量但相同必需胺基酸飼糧,表6顯示雞只確實攝取相似之蛋白質量(飼糧含蛋白質量、采食量都相近)。若飼糧能量提高,雞只增重較快且飼效較好,其現場預期結果相似。但體脂肪亦相對增加。因此,雞只為了有適當之肌肉生長則必需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或必需胺基酸,而喂飼高能量飼糧會造成能量攝取過高、體脂肪增加。所以這試驗中,雞是攝取足量蛋白質而非能量。
表6. 7至21日齡間雄肉雞對三種不同能量飼糧(但相同必須胺基酸平衡)之性能表現
處理(kcal ME/kg)1第二篇報告中運用了六種飼糧,其能量以麥殼、沙稀釋(最高40%),在35─49日齡間喂飼。49日齡時體重相近(表10),但采食、能量和蛋白質攝取量都不同。胸肉重仍差不多。再次表示在最低蛋白質攝取量(472g)時可符合雞只蛋白質代謝需求。
表10. 35至49日齡間飼糧能量稀釋對雄肉雞性能表現之影響
飼糧能量
表12. 雄肉雞6周齡內猝死癥(SDS)和腹水癥(Ascites)之診斷
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