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選好飼養場址
場址的選擇是飼養生態雞的關鍵,要考慮綜合性因素,如土地面積、地勢、土壤、朝向、交通、水源、電源、防疫條件、自然災害及經濟環境等。養雞場不宜選擇在人煙稠密的居民住宅區、工廠集中地、交通來往頻繁地或畜禽貿易場所附近,宜選擇在較偏遠而車輛又能達到的地方;場地宜在較高、干爽、排水良好的地方,如在平原地帶要選地勢高燥、稍向南或東南傾斜的地方,如在山地丘陵地區則宜選擇南坡傾斜度在20度角以下之外;場地內要有遮蔭設備,以防暴曬中暑或淋雨感冒,場地內宜有翠竹、綠樹遮蔭及草地,以利于雞只活動;要有水源和電源,水源最好為自來水,如無自來水,則要選在地下水資源豐富、適合打井的地方,而且水質要符合衛生要求。
二 精選良種“土雞”
優良的品種是飼養優質肉雞的基礎。應選養皮薄骨細、肌肉豐滿、肉質鮮美、抗逆性強、體型中小的有色羽著名地方品種,可以是三黃雞,也可是麻花青腳雞,如宮廷黃雞、河南固始雞、廣西三黃雞及浙江仙居雞等各地優良品種,也可根據當地飼養習慣及市場消費需求,選育適合當地條件的優良品種。
三 保障育雛的環境溫度與濕度
育雛的關鍵是給予雛雞適宜的溫度。以育雛器下的溫度為例:1~2日齡為34℃~35℃;3~7日齡是32℃~34℃;第2周為28℃~30℃;第3周為26℃~28℃。育雛溫度在冬春季每周下降2度,夏秋季每周下降3度,降至21度為止。雛雞對相對濕度的要求,第1周為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盡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
四 抓好圍養訓練
雛雞在舍內飼養3周后,體重達到130克以上,這時改為院內散養,訓練它聽聲音采食,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雛雞聽到聲音就回來吃食。在院內分區種植牧草或用飼草訓練雛雞自由采食,經過3周以上訓練,雛雞增強了捕食能力和預防天敵的本領,給放養創造了條件。
五 做好放養安全
經過圍養,雛雞體重一般達到0.3千克以上后,具備了放養的條件,這時可以把它散放到樹林里、水庫邊、草甸里,雛雞在廣闊的田野里捕捉昆蟲,吃草籽、嫩草,自由活動。這一時期長達15周,在補料上可由院養日喂5次逐漸減少到2次就可以了。在日喂2次時,早晨放出時少喂點,晚上回來時多喂。在放養過程中,一定要搞好安全防范,預防天敵的危害。預防天敵可以采用以下辦法:訓練好家犬驅逐附近的鼠類和鼬類,利用爆竹驅逐鷹,用尼龍網把放牧場圍罩好。
六 飼喂特定飼料
一部分是人工飼料,飼喂生態雞的飼料必須是有機飼料,為此在種植生態雞飼料及飼料原料時,必須按有機食品要求耕作。人工補飼的動物性飼料,也必須按生產有機食品的標準執行。在人工飼料生產過程中,嚴禁添加各種化學藥品,以保證生態雞的品質。另一部分是天然飼料,天然飼料的質量取決于自然環境,主要有天然飼草、成熟的籽實和各種天然昆蟲等。只有生態雞的天然飼料充足、營養全面,才能夠生產出高營養和滋補性強的優質產品。
七 嚴防三類疫病
1防制細菌性病
一是雞白痢,其防治措施為:用氟哌酸、環丙沙星或恩諾沙星飲水。二是禽霍亂,其防治措施為:雛雞30日齡后肌肉注射禽霍亂滅活苗,用磺胺類藥、青霉素、鏈霉素、紅霉素治療病雞均有效。三是大腸桿菌病,其防治措施為:雞群1月齡時肌肉注射大腸桿菌油苗,用抗菌素如卡那霉素、新霉素、鏈霉素以及磺胺類藥治療病雞均有效。
2防制病毒性病
一是雞新城疫,其預防措施為:雛雞7~10日齡時用新城疫Iv系疫苗飲水或滴鼻進行首免,雞群18日齡時進行二免,60日齡以后用新城疫I系疫苗進行肌肉注射;二是傳染性法氏囊炎,其預防措施為:雛雞14~21日齡時用法氏囊弱毒苗飲水,水中加2%的脫脂奶粉;三是雞痘,其預防措施為:雛雞14~21日齡時刺種雞痘疫苗。
3防制寄生蟲病
按每千克體重5毫克的用量給病雞投喂丙硫咪唑可達到驅除球蟲和蛔蟲的目的。0.5~3月齡的雛雞最易感染球蟲,表現出貧血、消瘦、下痢和糞中帶血等癥狀,驅除球蟲的藥物有氯苯胍、球凈、三字球蟲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