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保育豬問題的主要臨床表現是死亡率高或損失大,發熱,發紅,腫腿,神經癥狀、衰竭、死亡。
1導致保育豬患病的病原分析
1.1病毒因素及其臨床表現
藍耳病:呼吸道問題、耳部皮膚末端發紫。
偽狂犬病:可能出現神經癥狀。
圓環病毒病:消瘦,呼吸道問題,發熱。
豬瘟:皮膚發紅(高熱病?)。
1.2細菌因素
副豬嗜血桿菌病:呼吸道,神經癥狀,關節問題。
鏈球菌病:敗血癥狀,神經癥狀,關節腫大。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呼吸道問題、嘔吐。
2 保育豬發生該類癥狀的原因
首先注意飼料問題,尤其是玉米黃曲霉毒素、玉米赤烯酮含量超標,按照老標準,沒有超標;按照新的標準和歐盟標準,超標。
其次,母源抗體消失,病原感染,轉群和斷奶的應激,飼養密度增加,空氣質量不良等也會造成保育豬發病。
3 保育豬常見疾病案例
3.1豬瘟
臨床癥狀
急性敗血型豬瘟——主要發生于保育豬和育肥豬。
慢性型豬瘟——腹瀉癥狀;紐扣狀潰瘍。
豬瘟病毒的持續感染可以造成母豬繁殖障礙,出現流產、產死胎和弱仔,先天感染使帶毒豬發生免疫耐受,給免疫預防帶來困難。
豬瘟與其他細菌疾病混合發生,是當前豬瘟發生的特點之一。
癥狀:皮膚充血出血,敗血癥狀;胃潰瘍;回盲瓣紐扣狀潰瘍;肺出血點;喉頭出血點;腎臟出血點;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出血;扁桃體壞死;淋巴結切面出血。
豬瘟頻發的原因
主要是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圓環病毒感染以及一些飼料霉變等因素,導致豬免疫力下降,感染野毒株所致;部分原因是疫苗質量(冷鏈系統不完善)、稀釋后放置時間過長,免疫程序不合理所致。
野毒株在種豬群中持續存在,引起種豬群免疫效果降低,產出帶毒仔豬,造成豬瘟病毒在豬場中循環傳播。
發生了豬瘟后,如何控制?
健康豬:接種豬瘟疫苗;控制其他混合感染。病豬可以用康復豬或多次免疫的母豬血清,保育豬10毫升,育肥豬15毫升。
疫苗的選擇:脾淋苗更適合于緊急接種,1頭份;其次,4~6頭份細胞苗。
控制繼發感染:豬鏈球菌與副豬嗜血桿菌最為常見。采用阿莫西林、強力霉素或氟苯尼考飲水
3.2副豬嗜血桿菌病
我國流行的優勢血清型還是血清4型和5型,不能分型的菌株逐漸增多,占30%左右。疫苗一定要與流行的血清型一致。
哪個階段的豬最容易發生?
主要是5周齡~8周齡的豬。原因是母源抗體的保護力下降。有時產房里的小豬發生,顯著的肺臟粘連。
診斷(常見呼吸道疾病的鑒別診斷)
HPS菌株敏感藥物的使用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雙頭孢)的效果比較好,也可用氟苯尼考類-萬特肺靈,紐氟羅...
頭胞類藥物:個體治療
免疫程序
如果本病僅在保育舍發生,小豬:14~16日齡免疫;必要時,36日齡加強免疫;
母豬:產前1個月,如果產房小豬出現本病。
疫苗不受母源抗體的影響。
3.3豬圓環病毒病防控措施
圓環病毒與藍耳病毒之間的關系
圓環病毒感染,降低藍耳活疫苗的效果;藍耳病毒感染后,促進圓環病毒在體內的增殖和分布。
臨床癥狀
①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征(PMWS)
臨床表現:發熱,消瘦,衰竭。
病理變化:脾臟、淋巴結腫大、腸系膜和肺間質水腫(肺炎)。
②皮炎與腎病綜合癥(PDNS)
影響種豬的外觀,死亡率低,可以自行康復;圓環斑:紫色,與周圍正常皮膚的界限清楚;豬無癢感;皮膚不呈油膩狀(干躁),本質上是一種過敏反應(早期感染后,再次感染)。
防治措施
控制繼發感染:副豬嗜血桿菌與鏈球菌的感染,疫苗與藥物的配合使用。
加強飼養管理:飼喂優質的飼料(原料);減少不必要的注射給藥;中草藥免疫增強劑。
疫苗只起預防作用,不能作為治療目的。
4.總 結
保育豬問題解決之道:從產房開始,準確診斷,推薦免疫與保健程序。.
0日齡:偽狂犬病苗HB疫苗滴鼻接種。
7日齡:支原體(如南京天邦,胸腔注射)。
16日齡:副豬嗜血桿菌苗肌肉注射。
21日齡:豬瘟(細胞苗,4頭份)。
28日齡:圓環病毒(?)。
藥物保健:敏感藥物(雙頭孢、替米考星,飲水一周)。
35~45日齡:偽狂犬病HB98注射。
5 感言
上等的醫生只看病理變化就下藥;二等的醫生是看診斷報告和臨床癥狀下藥;三等的醫生只看診斷報告,不看臨床就下藥。所以診斷報告必須結合臨床。
疫苗效果評價的標準,不是看實驗室的攻毒報告,而是看豬的成活率,飼料轉化率和豬的整齊度。豬病是我們管理不當所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