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性
中草藥,本身就是天然有機物。它取自動物、植物、礦物及其產品,并保持了各種成分結構的自然狀態和生物活性。這些物質原本就是地球生物機體的組成和維護生態平衡不可缺少的物質。同時,它們又是經過人和動物體的長期實踐篩選保留下來的對人和動物體有益無害和最易被接受的外源精華物質。此外,這些物質在用于機體之前,又經過中國創立的自然炮制法去其無益于機體的因子,而保持純凈的天然性。
二、多能性
1.抗感染作用
許多清熱藥對多種病毒、細菌、真菌、螺旋體及原蟲等有不同程度的抗生作用,配伍或組成復方抗生范圍可以互補、擴大并顯示協同增效。在此,需要澄清一個問題就是:中藥的體外最低抑菌濃度MIC,大部分遠遠達不到現代醫藥學對抗感染藥(微克級)的評價要求。如何解釋中藥對感染性疾病的療效,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中藥對感染性疾病的療效不依賴其抑菌濃度。舉一個例子,金銀花對臨床多種疾病有效[2],金銀花中藥效成分綠原酸含量為2%-4%,要使綠原酸血藥濃度達到1%,即使全部吸收入血,一只1kg體重的雞,至少要服用金銀花17.5g,這顯然是難于辦到的。再一個例子,穿心蓮的內酯在防治感染性疾病是確有較高療效的,但在試管抑菌試驗中無明顯作用;反之,在試管抗菌確有實效的水溶性黃酮成分,卻在治療感染性疾病時療效很低。其次,中藥在抑菌劑量下仍可通過對細菌超微結構及生化代謝的影響而減弱其附著、侵襲和毒力,從而有助于對感染的控制。第三,中藥抗感染作用的機理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可能涉及到藥物微生物機體間兩兩作用的辯證關系[3]。單就藥物。如前所述,雙黃連在體外單獨實驗時抑菌活性很低,但與青霉素、頭孢唑啉、頭孢噻肟、苯唑青霉素四種抗生素伍用,體外抑菌實驗可使雙黃連對細菌的MIC下降85%-90%;而且這種變化在雙黃連與抗生素伍用時,抗生素對細菌MIC下降更為顯著,為50%-99%,雙黃連與頭孢噻肟合用,比單用頭孢噻肟對銅綠假單胞菌的敏感度提高2-8倍;與頭孢唑啉、苯唑青霉素合用,比單用頭孢唑啉、苯唑青霉素時,對耐苯唑青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敏感度提高1-4倍。正如大多數醫療工作者所熟知的,中西藥能相互取長補短,兼顧整體與局部,起到立體化協同治療,減輕西藥毒副作用。臨床用藥時改變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用藥模式,從機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從抗感染的多個環節用藥,綜合治理的作用結果必然延緩致病菌群產生的耐藥性,并最終獲得最佳治療效果。
2.增強免疫作用
許多中藥對免疫器官的發育、白細胞及單核-巨嗜細胞系統、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細胞因子的產生等有促進作用,并由此提高機體的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力。藥物研究發現,人參、黨參、黃芪、白術、川芎、當歸、阿膠、淫羊藿、菟絲子、枸杞子、白芍、女貞子、桑寄生、黃精、何首烏、杜仲、補骨脂、五味子、山萸肉、鎖陽、沙苑子、丹參、王不留行、莪術、紅花、豬苓、薏米、青蒿、白花蛇舌草、黃芩、金銀花、柴胡、黃連、紫花地丁、苦參等具有促進淋巴細胞轉化、提高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黃芪、人參、附子、刺五加、肉桂、菟絲子、淫羊藿、何首烏、黃精、北沙參、麥冬、天冬、女貞子、地黃、山萸肉、鎖陽、柴胡、金銀花、黃芪、青蒿、大黃等具有促進抗體產生、增強體液免疫功能的作用;黃芪、白術、人參、甘草、刺五加、天冬、川芎、當歸、紅花、苦參、柴胡、金銀花、黃芩、青蒿、大黃等具有誘生或促誘生干擾素等細胞因子的作用。方劑研究發現[5],如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四物湯、當歸補血湯、六味地黃湯、參附湯、玉屏風散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增強作用與機體的狀態和方劑配伍有關,這有待進一步研究。
3.抗應激和“適應原”
應激反應,是指動物機體對激原的非特異性防御應答的生理反應。“適應原”樣作用,是指能使機體在惡劣環境中的生理功能得到調節,并使之朝著有利方面發展和增強適應能力的作用。目前對由激原引起的應激綜合征實無良策,但在研究中草藥后,發現刺五加、人參[6]、延胡索等有提高機體防御抵抗力和調節緩和激原作用;黃芪、黨參等有阻止應激反應警戒期的腎上腺增生和胸腺萎縮,以及阻止應激反應的抵抗期、衰竭期出現的異常變化,而起到抗應激的作用;柴胡、石膏、黃芩、鴨跖草、地龍、水牛角等有抗熱應激的作用等。與此同時,現已制出延胡索酸等產品,并稱之為“適應藥”推廣應用。
三、少耐藥性
耐藥性的出現多是由于細胞產生了大量的適應酶和耐藥菌株造成的,中藥較少出現這一弊端,但不能說中藥無耐藥性。有人選用黃連、黃芩、金銀花、魚腥草、烏梅、大青葉、山楂、石榴皮、丹皮等中藥,分別對金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SF96、雞大腸桿菌、鴨大腸桿菌、多殺性巴氏桿菌、枯草桿菌等常見畜禽病原菌在中藥低濃度中接種傳代五代,測定傳代前后抑菌濃度的變化以研究細菌對中藥的耐藥性。結果表明,多數細菌在多數中藥低濃度中傳代后的最低抑菌濃度比傳代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說明細菌對中藥也不同程度產生耐藥性。由于中藥大部分具有復合作用,而且日常應用的多為復方,復方中的多種成分從核糖核酸(RNA)、脫氧核糖核酸(DNA)、能量代謝等多個環節來干擾細菌代謝。例如黃連、黃柏、大黃、甘草四味藥組成的一個處方,其中黃連能抑制金色葡萄球菌的呼吸和核酸代謝,黃柏能抑制RNA的合成,大黃能抑制其脫氧酶,甘草能阻止其DNA的代謝,這樣這個中藥處方就不易使病原菌產生耐藥性。中藥所含成分為生物有機物,經長期實踐篩選保留下來的對人和動物有益無害的天然物。即使用于防治疾病的有毒中藥,也經過自然炮制方法(水、火等法[7])和科學的配伍[8](相須、相使、相畏、相殺和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而使毒性減弱或消除。因之,中草藥長期添加,也不易在食用動物性產品中形成有害殘留。不僅如此,若與化學合成物合理伍用,可消除后者的毒、副作用,具有保肝解毒作用等。如甘草可消除鏈霉素對聽神經的毒性;黨參、白術、黃芪、苦參、茵陳、垂盆草、五味子等,可減輕化療或放療對機體的損害以及保肝解毒。很多人在強調中藥的優勢時,首先談到中藥無毒副作用、無殘留,但是專家學者們認為這種提法欠妥,“是藥三分毒”,并且在古代“毒”與“藥”是相通的。很多中藥不僅有毒,而且是劇毒藥,如砒霜、巴豆、斑蝥等,中藥的毒副作用低,只是相對于某些西藥而言。在作為預防用藥長期添加時,應當切實注意到中藥的毒副作用,如獸醫臨床上以前廣泛使用的黃藥子,在大量應用后發現能夠導致動物肝損傷。中藥不會形成有害殘留,但并不是無殘留,對于使用了中藥添加劑的畜產品,應加大檢測力度,以免造成惡劣影響,從而導致否定中藥在畜禽養殖中的應用。
肉雞常見病、多發病中藥預防推薦用藥方案
1-7日齡雛雞為稚陰稚陽之體[9],剛孵化出殼對環境變化敏感,容易發生感冒、臍炎和白痢等疾病,采黃鑫散預防。黃鑫散為黃芪、山楂、板藍根、甘草等中藥提取精華與多種維生素、電解質,按生物平衡原理有機組合的復合制劑。除具一般多維功能外,更具健胃養胃、抗病毒、增強免疫力、克服殘留等特點。
8-14日齡該階段雞容易發生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病感染,使用純中藥制劑霍亂康+百勝散預防。方劑配伍以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黃連、黃芩、黃柏、金銀花為主藥;輔以清熱瀉火、解表祛風、滋陰退熱的知母、梔子、防風、麻黃、地骨皮以及利水通淋、促進細菌內毒素排出的大黃、車前子;佐使以健胃消食、消腫止痛的枳實、冰片。全方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涼血消腫功效,用于治療禽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禽巴氏桿菌等引起的細菌性疾病,對頑固性腸道病癥有獨特療效。
15-21日齡注意預防球蟲病、大腸桿菌病等的混合感染,采用緩釋中藥制劑清高預防。清高是根據中獸醫理論和雞球蟲病的特點最近研制的純中藥制劑,方劑以殺球蟲、退實熱的青蒿為主藥,輔以瀉下攻積、促進蟲卵排出、清熱解毒的芒硝、車前草,佐以涼血、燥濕止瀉、抗菌消炎的黃柏、馬齒莧、地錦草。本方劑針對球蟲病病變,添加腸道粘膜修復劑,加快腸道粘膜修復。本方還具有緩釋作用,延長藥物在腸道滯留時間,充分發揮藥物作用,提高療效。
22-35日齡注意預防雞霍亂、傳染性法氏囊病、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等,預防在22-28日齡添加清瘟敗毒散,29-35日齡添加喉瘟寧。清瘟敗毒散是由白虎湯[10]、黃連解毒湯、清營湯三方加減化裁而成,方中重用石膏、知母大清氣分熱,為主藥;水牛角、生地、丹皮、玄參、赤芍清營涼血解毒,黃連、梔子、黃芩、連翹通瀉三焦火熱為輔藥;竹葉清心利尿,導熱下行,桔梗載藥上行,共為佐藥;使以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各藥配合,氣血兩清作用頗強,可使熱毒迅速清除。喉得健方中崗梅根清熱解毒、散瘀活絡,鹽酸多西環毒抗菌消炎,共為君藥;麻黃宣肺解表、止咳平喘,為臣藥;土牛膝活血散瘀、瀉火解毒,桔梗化痰止咳平喘,大青葉清熱解毒、涼血消瘀共為佐使。諸藥相配,使表邪得解,肺氣得宜,里熱得清,則身熱咳嗽氣喘諸癥狀得以痊愈。
36-49日齡預防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慢性呼吸道病、大腸桿菌病等多種疾病,采用五疫康+呼平散。五疫康+呼平散為中國傳統醫學和獸醫學防治呼吸道疾病的經典配方,方劑名稱銀翹散。方中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辛涼透表為主藥:薄荷、荊芥穗、淡豆豉發散表邪,助主藥;透熱外出,為輔藥;牛蒡子、桔梗、甘草合用能宣肺祛痰、利咽止咳,蘆根、竹葉清熱生津止渴,治療兼證,為佐使藥。諸藥相合,共奏辛涼透表,清熱解毒之功。主要用于防治因病毒、細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腸道綜合征及混合感染,克服呼吸困難、咳嗽、羅音、打噴嚏、體溫升高、腫頭、流淚、冠及肉垂黑紫色、排綠色稀便、精神沉郁、飼料消耗量減少、產蛋量下降等主要癥狀。同時,對其他病毒性疾病如雞傳染性法氏囊病、雞痘、輪狀病毒感染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體內抗病毒實驗,用甲型流感病毒H3N2株感染小鼠,感染前3天,給予本藥1.5克/千克/天,觀察感染后1周內對照組與給藥組小鼠的死亡數。結果,給藥組21只小鼠死亡2只,對照組22只小鼠死亡19只。表明本方有較好的體內抗病毒作用。長期毒性實驗研究,將銀翹解毒片制成水溶液,每日以含生藥量26克/千克、13克/千克,65克/千克3個不同劑量連續灌胃10周。觀察一般情況、血常規、肝腎功能及組織學指標變化,停藥兩周后觀察恢復期變化。結果:銀翹解毒片中,高劑量組及空白組部分大鼠脾組織有輕微充血,其余各組各項指標均未見明顯異常改變。說明大鼠長期服用各劑量銀翹解毒片均未見明顯毒性反應。
四、抗應激作用
1.熱應激時添加清熱消暑散。該方劑以金銀花、香薷、藿香、白扁豆清熱解暑、化濕和中,為主藥;薄荷、菊花、茵陳、木通泄熱退火,為輔藥;茯苓健胃,麥冬滋陰,石菖蒲、豬牙皂醒神開竅,為佐藥;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為使藥。各藥配合,清熱解暑,化濕利氣。治療中暑,凡日射病、熱射病均可酌情應用。全方能夠清熱、祛暑、除濕,提高機體抗病力,調節、緩和熱應激。適用于高溫高濕氣候條件導致的畜禽應激癥侯群,如采食量減少,產蛋率、受精率下降,生長發育遲緩等,可明顯提高高溫季節時畜禽的飼料報酬率、蛋雞的產蛋率,并能有效預防肉雞猝死綜合征和產蛋疲勞綜合征等。
2.免疫預防時為了預防抓雞和疫苗的應激,在疫苗接種的前,中,后連續使用三天獲康,可有效抗應激和提高疫苗免疫力。配方中黃芪、板藍根、甘草為免疫增強中藥,山楂為適應原樣中藥,按照一定比例伍用,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五、預防效果、經濟效益
1.曾經做過實驗,三個月內用純中藥為25家養殖戶做肉雞全程中藥預防收到了良好的療效,由于正值春季,新城疫、溫和型流感發生很多,但全程中藥預防的雞群基本沒有發生。由于是農戶養殖,管理不當,雞群偶有發病,但很快得到控制。
2.中藥預防性投藥成本較西藥要高一些,起初養殖戶很是不接受,但養過一批雞的養殖戶都表示接受。因為中藥雖然一次性投藥成本高,但維持的時間比西藥長得多,從整體一批雞的平均每只雞來看不高于西藥或低于西藥藥費。而且,長期使用中藥能提高雞體抗病力,無耐藥性和休藥期。
中藥是我國的國粹,資源豐富,毒副作用小、少耐藥性、少殘留,其應用基于獨特的中獸醫理論基礎,是我國加入WTO后畜牧業走向世界的保障,只有優勢的產品才是競爭的勝利者,用中藥防治疾病勢在必行。目前,中藥產品大多數劑型以散劑或煎劑為主,精制劑型不多,制作工藝也較簡單,在質量控制和促進生產性能方面有所缺陷。中藥的研究和開發應依靠科技力量,加大科研力度,促使中藥制劑向科學性和實用性方面發展。利用中國傳統中醫藥理論和中獸醫診療經驗,結合動物生理、動物免疫和動物微生態等現代科學,采用先進的技術和工藝設備進行一系列的提取、精制化處理,并使用指紋圖譜(如高效液相色譜等)監控產品中各類有效成分的比例和最低含量范圍,確保產品的可控性和穩定性,保證產品質量,真正發揮其天然、無害的優勢和多方面抗病治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