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虎皮鸚鵡的養殖技術
虎皮鸚鵡又叫嬌鳳、彩鳳、阿蘇兒。原產澳大利亞,后經人工培育,已成為世界性籠養鳥,各國都有飼養。這種鳥羽毛華麗,易于飼養,可大量繁殖,供人們玩賞。
1、形態特征。虎皮鸚鵡是鸚鵡科中的小型品種,原種主要為黃綠色,頭及背部黃色而有黑橫紋、腰、胸及腹部為綠色,尾羽黃色而中央的兩瓣為藍色,頰部有藍黑色圓斑。雌雄鳥羽毛相似,只有雄鳥上嘴基部蠟膜為藍白色或藍色(發情期)或深藍色(老齡鳥),雌鳥蠟膜為肉色或淡肉色(發情期)或姜黃色(老齡鳥),以此可鑒別。經人工培育的品種,羽色多種多樣,主要有:①波紋型:是國內外飼養最多的品種,身體的虎皮斑紋似原種,但有藍、綠、黃多種顏色。②黃化型:全身均為黃色,紅眼睛,有深黃和淡黃之分。③白化型:全身潔白,紅眼睛。④玉頭型:一種頭部白色,其他部位淡藍色;另一種頭部黃色,其他部位綠色。均為稀有品種。⑤淡色型:可分為上體深黃、下體綠色和上體白色、下體藍色兩個品種。翅上均有黑色斑點。
2、飼養管理。虎皮鸚鵡可成對飼養,也可成群飼養,一般用鐵絲籠或內鋪鐵皮的箱形籠。每對鳥的活動空間應在0.5立方米以上,否則不利于繁殖。籠底應做成抽屜式的(釘上鐵皮),便于拉出清掃和鋪砂。食、水用具宜深大,堅固,以防被咬壞。飼料以谷子和稗子為主,同時還要喂些麻籽或蘇子,但用量不能超過10%。為了保證鳥所需的營養,青菜(白菜、油菜)和無機鹽(骨粉、牡蠣粉)也要經常飼喂。這種鳥耐粗飼料,精飼料不宜喂得過多,以免造成月旨肪沉積,影響產蛋、繁殖。
喂食時,要注意吹去食罐內的谷殼,青菜在喂前要洗凈,消毒(可用千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水溶液)、瀝干,吃剩下的當天取出。注意籠內衛生,勤清理砂土和糞便。食、水罐應每天刷洗1--2次。虎皮鸚鵡雖不太怕冷,但氣溫過低會影響繁殖,所以冬季室內溫度不要低于0℃。
3、繁殖。虎皮鸚鵡容易繁殖,但要避免雜交,保持本品種純正。為了后代健康,宜選擇1--2歲的親鳥配對。雌雄交配以后,不久雌鳥就開始產蛋,隔天一蛋,共產4--9枚。
雌鳥產蛋開始后就不離巢,一直到孵化結束,這期間全靠雄鳥叼食喂養。孵化期為18天左右。虎皮鸚鵡的雛鳥屬晚成鳥,孵化25天內不能獨立生活,全靠成鳥喂食。親鳥育雛的方法是:雄鳥喂雌鳥,雌鳥再喂雛鳥。雛鳥生長28天后,就能自己吃食,獨立生活。長到5--6個月可達到性成熟。
二、牡丹鸚鵡的養殖技術
牡丹鸚鵡又叫情侶鸚鵡,產于非洲。我國常見的有黑頭牡丹鸚鵡和棕頭牡丹鸚鵡兩種。
1、形態特征。黑頭牡丹鸚鵡,體長約14厘米,嘴紅色,眼及蠟膜白色。頭部黑褐色,頸部有赤黃色的環帶。上胸橙紅色,背部和翼為綠色,翼端呈黑色。尾綠色,腳灰色。棕頭牡丹鸚鵡的頭部為棕褐色,俗稱棕頭牡丹。
2、飼養管理。人工飼養牡丹鸚鵡,可成對或成群籠養,每對鳥的活動空間不得小于0.5立方米。鳥籠需用12號鉛絲編制,網眼的直徑不得超過2厘米,以防鳥鉆出飛走。籠底應鋪細砂,并及時清理糞便,保證籠內清潔衛生。牡丹鸚鵡常喂給稻谷、谷子、小米等飼料,還可加喂麻籽、葵花籽、牡蠣粉、葉菜和水果。日常可把稗子、稻谷、谷子按3:2:2的比例混合喂給。
3、繁殖。牡丹鸚鵡一年中除炎熱的夏季外,其他季節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鳥每窩產蛋6--8枚,孵化期約19天。孵化過程中,雄鳥堅守在巢外看護并飼喂雌鳥,而雌鳥除取食飲水和排糞時外出之外,始終堅持孵化。雛鳥出殼后由親鳥飼喂,35--40天方能離巢,50天左右才可獨立生產,6個半月達到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