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縣蝦鱉混養始于幾年前紹興縣綠源水產開發有限公司在專養甲魚的池中搭養少量的對蝦,5月下旬畝放養2萬蝦苗,發現部分塘中對蝦畝產量也能達到200~300斤。2007年對蝦大量發病,有幾個養殖企業在發病嚴重的池中放養甲魚,發現對蝦養殖后期發病率降低,抗臺風等不良天氣的能力提高,甲魚起捕率超過90%,對蝦畝產量400~800斤不等;2008年該縣蝦鱉混養模式達到3000余畝,并在多家養殖場按不同的放養密度、比例進行養殖,普遍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一、技術要點
1.蝦鱉混養的幾種模式
(1)以甲魚養殖為主的,畝放甲魚800~1000只,對蝦2萬尾,養殖管理以甲魚為主,不投喂對蝦飼料,增氧采用流水方法,沒有增氧機,一般對蝦畝產量200斤左右,甲魚成活率提高10%以上。
(2)甲魚、對蝦養殖并重,畝放甲魚100~300只,對蝦4~7萬尾,養殖管理以甲魚、對蝦并重,每天投喂飼料二次,每次先投喂甲魚飼料,一小時后再投喂對蝦飼料,每畝配置水車式增氧機0.3~0.6kw,一般對蝦畝產量400~800斤,甲魚成活率提高15%以上。
(3)以養殖對蝦為主的模式,畝放對蝦8~10萬尾,甲魚50只左右。因為它不能有效的控制蝦病,所以對蝦產量極不穩定,對蝦畝產100~1000斤。甲魚成活率超過90%。
2.混養密度。因地制宜,可有多種方式,但如果甲魚放養密度低于100只的就不能有效控制蝦病的發生,另一方面如果甲魚放養密度超過1000只的,對蝦密度不可超過3萬尾,因為池塘的生物量過大反而會抑制生物的生長。建議以甲魚為主的模式畝放甲魚800只,對蝦3萬尾。二者并重的模式,畝放甲魚100~300只,對蝦4~7萬尾。以對蝦為主的模式畝放甲魚50只,對蝦8萬尾。
3.放養時間。甲魚放養時間在5月底6月初,水溫高于24℃,連續三天以上晴天才可放養,放養的甲魚種要求在溫室中提前一個月開始降溫,放養前一個星期降到自然溫度。在放入池塘前再進行一次浸浴消毒處理。蝦苗放養時間要早于甲魚放養時間,蝦苗放養前培育好水質。這樣做可以大大提高甲魚種、蝦苗的成活率。
4.防逃設施。由于甲魚容易逃逸,所以混養甲魚的池塘必須做好防逃設施,可以用石棉瓦或磚石設置。甲魚有曬背的習性,在池中設置了曬背臺。
5.增氧設備的配備,每種模式都應適當地配置增氧機。增氧機用水車式增氧機,不要使用葉輪式,因為甲魚喜歡爬到葉輪式增氧機的葉盤上曬背,開啟增氧機時使甲魚受傷。每畝配置的功率根據蝦苗的數量來定,蝦苗畝放養2~3萬尾,配置的增氧機功率0.3kw;放養4~7萬尾,配置的增氧機功率0.45~0.6kw,放養8萬尾,配置的增氧機功率0.6~0.8kw。嚴防浮頭,混養塘一經浮頭,雖然沒有導致對蝦死亡,但會使甲魚大量地吃食對蝦,損失會大大的超過專養塘。
6.飼養管理。先投喂甲魚飼料,再投喂對蝦飼料,一天2次,10畝塘搭甲魚飼料臺4只,食臺在水下5~15cm,使肉眼能清楚的看到甲魚飼料有無吃完。
7.起捕。第一種模式到10月中下旬,甲魚活動能力減弱后用地籠起捕,第二種模式到9月開始陸續的起捕,可用地籠或者拉網,起捕到的甲魚到另塘專暫養;第三種模式根據蝦的生長情況及時起捕。
蝦鱉混養是一種節本高效的新型養殖模式,利用了兩種生物之間活動空間和食性的差異,可最大程度地提高單位面積利用率,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目前我國養殖南美白對蝦發病率不斷提高,產量極不穩定,這種模式的推廣能使廣大養殖戶有一種新的養殖選擇,提供一種新的養殖出路。總之我們認為這種模式操作簡單,管理方便,非常適合在南美白對蝦養殖區推廣。
二、討論
從幾年的試驗結果表明,南美白對蝦與日本甲魚混養是可行的,它既有利于甲魚的生長又穩定了南美白對蝦的產量。其原理是:
1.立體的利用了池塘空間。甲魚一般在池底爬行,而對蝦在水中游泳。
2.降低了2種品種的養殖密度,從而有利于它們的生長,降低了發病率。混養塘中的甲魚很少發病,回捕率同比增長10%以上,生長速度同比快10~30%。
3.利用甲魚吃掉病蝦、死蝦,從而清除了對蝦疾病的傳染源,在畝放甲魚超過100只的池塘中對蝦很少發病。從理論上說,2只死蝦所帶的病原菌可以致10畝池中的所有對蝦致病。甲魚能起到了清道夫的角色,控制了病菌的擴散傳播。
4.充分利用了飼料,降低了池中飼料污染。甲魚只能吞食大顆粒飼料,對于甲魚料的殘渣、粉末不能完全利用,這一部分飼料由對蝦再利用,這樣既提高了飼料的利用率,又降低了池中有機物的含量,從而穩定了水質。
5.池塘底質得到了充分的改善。利用甲魚喜鉆泥,打洞的習性,使池塘中的底部淤泥經常的攪拌中,有機物經發酵揮發,這樣使得池塘中底部有害物質大大降低,增強了甲魚對蝦的抗病率。
三、存在問題
一是這種模式本身的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有待在實踐中落實。如混養的比例究竟為多少最為合理,如何時起捕與起捕時如何減少傷亡,如后期甲魚減食后的疾病的防控,等等。
二是推廣這種模式存在一些困難。如這種方式會增加養殖投入成本,對甲魚種苗上還有質量顧慮,養殖戶的一些養殖觀念還一時不能轉變等等。
三是如何形成產業化的問題,養殖戶對甲魚的市場前景還吃不準,有些養殖戶談到養成后的問題,擔心優質甲魚買不到優價。這些問題需要通過產業化,形成合力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