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10日,福建省第九屆豬病學術研討會在福建南平市九峰大廈隆重開幕。華中農業大學陳煥春院士為與會人員講解當前豬場疫病流行動態與防控的學術報告。
陳煥春說,目前豬病可以用六個字概括,呼吸系、消化和繁殖。三大系統疾病表現形式多樣,病原復雜。涵蓋了細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蟲病三大類病原。其中病毒性疾病占重要地位,另外常在菌、長發病、細菌性疫病也在豬群發病、致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具體來看,當前豬病的流行形勢就是:圓環、藍耳、豬瘟、偽狂犬、流行性腹瀉,再加上細菌和寄生蟲。
陳煥春認為對某些疾病來說,我們都有很好的疫苗和診斷試劑,但還是難以防控。這其中的原因在于,不代表有了產品就能把疾病控制,科技創新對我國興衰強盛至關重要,科學的普及同樣重要。
病毒性疾病依然嚴重且出現新的臨床表現
近年來病毒性疫病又出現了新的臨床表現。包括偽狂犬gC、gE多抗原位點變異、藍耳NADC30毒株的傳播以及2016年初造成嚴重損失的腹瀉。同時,豬流感問題也在豬群呈現流行。陳煥春認為控制疾病關鍵要把病原學診斷做到位。就偽狂犬而言,偽狂犬引起腎臟出血,腦出血淤血,是經典特征。剖檢腦內淤血,可與豬瘟鑒別診斷。
據陳煥春介紹,2015年1月至12月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疫病診斷中心共接診3392家規模化豬場送檢臨床病料和血樣66918份。將送檢豬病分析歸類得出:最高為腹瀉,達到,23.7%;其次為多系統衰竭,達到21.2%;第三位呼吸系統疾病,占到20.5%;往下依次是,繁殖障礙14.3%,高熱11.1%,神經癥狀4.5%,敗血1.1%,肢蹄類1.0%,急性死亡1.0%,其他1.6%。
病原學檢測結果顯示,而對送檢的18430份臨床病料進行病原分離、鑒定,結果顯示,PV2、PRRSV、HCV、PRV、PEDV等病毒流行依然很嚴重;SS、HPS為主要細菌性疫病,SE、APP、Pm對肥豬的威脅有抬頭的趨勢。
免疫抑制性疾病造成混合感染嚴重
實驗室對中國豬群流行病毒的比較差異性分析顯示,免疫抑制性疾病PRRSV和PCV2全年在發病豬群中檢出率最高;其中PRRSV在1-12月的檢出率為44.79-71.98%,PVC2在1-12月檢出率為64.32-85.9%。而腹瀉病料的主要病原中檢出率最高的為PEDV,全年平均陽性率為74%,而RV檢出率6%,TGEV檢出率1%。2015年HCV的陽性率檢出在9.06-25.14%,PRV的PCR病原檢測陽性率全年檢出在5.17-23.11%。免疫抑制性疾病如藍耳、圓環、附紅細胞體感染,或者使用霉變飼料,長期使豬群處于亞健康、受威脅的狀態,容易繼發其他疾病,混合感染,使豬群疾病越來越復雜難以控制。包括同種細菌不同血清型之間、病原之間、細菌-病毒-寄生蟲混合感染。病毒的多重感染,最高為藍耳和圓環,其次為藍耳和偽狂,第三為藍耳和豬瘟。細菌的多重感染最高則是大腸桿菌與沙門氏菌。
面對復雜的感染環境,陳煥春表示,解決豬場疾病復雜還應走綠色、健康、生態養豬之路。目前我國存在豬群疫病綜合防控監測措施不配套的問題,豬場應當配置明白的獸醫,高水平的獸醫在疫病管理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偽狂犬保護力評價不能僅看抗體水平
2012-2015年偽狂犬在全國各地均有流行,gE陽性率逐年升高到2015年達到37.07%。陳煥春認為導致偽狂犬病爆發的原因,一是野毒感染豬廣泛存在;二是商品豬群未免疫或免疫不足,育肥豬出欄推遲,導致病毒在豬群中大量增值,使種豬、仔豬等易感豬感染;三是因為PEDV流行,豬場采用腹瀉病料返飼,促進了病毒的水平傳播;四是傳播途徑多,接觸傳播、糞尿傳播、空氣傳播、胎盤傳播、精液傳播、鼠貓狗等野生或家養哺乳動物傳播。最近出現15周齡育肥豬突然轉陽現象,陳煥春認為可能與豬場間空氣傳播有著密切聯系,因為偽狂犬病毒可以經空氣傳播5公里。
而從不同年份gB抗體和gE抗體陽性率來看,2015年gB抗體呈5年來最高,為87.06%。抗體水平最高的年份gE陽性率反而也最高。對此陳煥春認為,除了偽狂犬變異問題,偽狂犬免疫主要靠細胞免疫,不能僅通過抗體水平來評價保護力。
那么豬場發生偽狂犬轉陽就一定要淘汰豬嗎?陳煥春認為考慮到豬場整體成本效益問題,臨床狀況良好的母豬可以不淘汰。母豬同時使用滅活苗和弱毒苗,不用淘汰母豬,半年后可以轉陰。而對小豬來說,通過免疫手段也可以阻斷野毒感染。
對于疫苗抗原含量問題,陳煥春認為,偽狂犬弱毒苗病毒滴度應控制在在10^5,超過6則不太好。滅活苗則不能低于10^7。
此外陳煥春還簡要談到其他主要疾病。陳煥春說,對于藍耳最終還是要走凈化的路。選擇疫苗時,選擇與本地毒株匹配的疫苗毒株效果會好些。而圓環病毒疫苗關鍵則是抗原含量,目前已經有很好的圓環苗。支原體則相對復雜,目前的疫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