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低迷,環保壓力大,中小養戶持續減少養殖規模或直接退出棄養。而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規模養殖企業產能持續擴張。在這輪豬業寒冬中,哪些養殖場的壓力最大,誰又最具優勢?
在豬價處于低谷,中小養殖戶持續減少生豬養殖規模,退出生豬養殖行業的中小養殖戶也不在少數。除了價格因素下降,環保壓力大也是削減養殖規模的重要因素之一。按照目前的環保標準,散戶很難達到相關要求。
與中小養殖戶的縮減產能或退出不同,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規模養殖企業產能持續擴張。每當養豬業進入寒冬,伴隨而來的便是行業大洗牌。那么在這輪豬業寒冬中,哪些養殖場的壓力最大,誰更有優勢?
兩年賺的錢全賠完,中小養殖戶萌生退意
“過去養殖戶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疫情,而現在是行情變化。”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幕儀鎮洞坡村獸醫服務站長張志強對記者表示,村子里現在養殖戶約為七八十戶,養殖規模基本為200頭左右。自去年年底以來,約三分之一的生豬養殖戶陸陸續續退出。
除了價格因素下降,環保壓力大也是削減養殖規模的重要因素之一。按照目前的環保標準,散戶很難達到相關要求。
陳倉區幕儀鎮洞坡村王女士是村里子最大的生豬養殖戶,目前養殖規模約為600頭,近兩年來每年出欄量約為七八百頭。
王女士表示,前些天剛賣了200頭育肥豬。原來抱著后續價格會反彈的心理,300斤時沒有出售。誰知行情持續低迷,400斤時不得不虧損出售,虧損了大概七八萬元。現在還有20多頭約400斤的育肥豬急需出售。
王女士對記者表示,再有兩三個月,剩下的約400頭育肥豬也要出欄。如果價格不見起色,近兩年賺的錢要全部賠進去。后續將根據市場情況決定是否補欄。
規模場資金較足,但抗風險能力變差
從養殖效益來看,廣西南寧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超認為技術、設備等各方面的配套比較齊全的規模養殖更適合長遠發展。全進全出的集中飼養,免疫程序會相對比較規范,對疫病的防控較好,而且新技術易得到應用推廣,能夠提升成績和效益;專業的技術解決問題效率高。另外,對行業信息靈通,對市場判斷較準,賣價也會比散戶高0.1-0.3元/斤,常年算下來是一筆不小的錢。
廣東南牧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溫尚基向記者透露,其實在過去三年豬價的盈利期,做標準化、規范化的養殖場已經享受了巨大的市場紅利,賺取充足的儲備資金,足以在本次豬價寒冬中堅持較長的時間。
江西豬太傅飼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東亮則認為,規模化養殖模式高投入,低回報。由于其規模化和自動化程度較高,人均生產效益好,規模化效益較好,在行情好的時候可以快速吸金。但是由于人力成本、運營成本高,資金回報率相對較低,在行情不好時,生產效益難保證,且難以退出行業,容易造成資金鏈斷裂,抗風險能力較弱。
家庭農場生命力頑強,生存空間更大
影響養殖效益的因素很多,在江西益鑫養殖服務部的劉文鎮看來,養豬七分靠管理,三分靠物資,家庭農場天然的超強責任心使得養殖管理更精細,生產成績甚至超過一些規模場。
廣東省英德市年出欄600頭商品豬的家庭農場主羅老板向記者透露,自己為自己養豬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雇傭成本,而且飼養管理更加細心,如今他的養殖成本是6元/斤,略低于行業普遍的6.5元/斤。江西益鑫養殖服務部的劉文鎮也表示,在當前5元/斤的豬價行情,家庭農場虧的是人工,因為其他物資投入比例很少而管理需要的人工居多。
正如贛州大圣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晴所說,一般家庭農場就是自己一家人,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勞動力,很多方面不算成本,除了飼料、藥品、水電費需直接花錢,其他如折舊、財務費等費用很少或幾乎沒有。如此看來,對于自繁自養的家庭農場的成本更多是人工成本,而人工主要看自己勞動投入,不存在招聘人才的費用。
據中山康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衡良介紹,將來人力資源這塊的投入成本會越來越重,而家庭農場通常是夫妻倆替代了人才招聘,節省的人工費會讓家庭農場的生存空間更大。
而在行情不好時,家庭農場由于資金投入較少,人力成本低,而且規模較小,可進退自如,其在短期內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
在唐人神召開2017年度股東大會時,董事長陶一山曾表示,從目前來看,中國市場偏好消費新鮮肉,未來養豬行業應是“巨頭+家庭農場”并存的行業格局,不會是單一的巨頭壟斷,但最終能否在市場存在的標準仍是看養殖成本。而正大康地此前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專業化家庭農場、規模養殖場與超大養殖企業,必然會成為中國畜牧業產業結構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