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漲潮落。只有退潮的時候,你才知道誰在裸泳。
這句話告訴我們,任何一項決策、一個產業的好與壞,都需經歷風雨的考驗。
嘉興生豬養殖減量提質行動,正是在“大海退潮”的檢驗中,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明白,這一場堅持了5年的行動,不但為嘉興贏得了永續發展的美好未來,而且完全經得住實踐、人民和歷史的檢驗。
“還好,我早早退養了,不然虧大了!不管怎么算,我當年退養生豬的決定都是值得的!”每天晚上8時,南湖區新豐鎮竹林村朱國民都會習慣性地打開電腦瀏覽豬價行情。看著一路下探的豬肉價格,他都會慶幸當初的選擇?!澳憧矗?018年5月22日,嘉興仔豬、生豬及豬肉均價分別為21.66元/千克、10.13元/千克和16.83元/千克。仔豬若是外購的,生豬每頭養殖成本是1520.42元,凈虧362.99元;仔豬若是自繁自育的,每頭生豬的成本是1484.54元,凈虧326.32元。若是我現在還養豬,今年可能要虧四五十萬元了!”
過去5年,嘉興有十多萬生豬養殖戶像朱國民這樣退出養殖行當,選擇轉產轉業。他們轉行的背后,沉淀著嘉興市委、市政府以舍我其誰的擔當,直面問題和矛盾,勇于碰硬求真找突破,敢于破釜沉舟尋轉變,善于推陳出新求轉型,扎扎實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足跡。
生豬退養這筆賬越算越清晰
近期在忙著葡萄修果的朱國民坦言:“養了幾十年的豬,對豬的感情是刻在骨子里的?,F在搞家庭農場要比以前累很多,但是看到農場旁邊的河道清澈了,自己就像在花園里工作,覺得自己的生豬退養還是必須的、合算的!”
朱國民原先擁有900平方米的豬舍,年出欄肉豬3000頭。2013年5月起,他響應嘉興市委、市政府生豬減量提質的號召,第一批拆除了豬棚,承包了140多畝土地辦起了家庭農場,種植葡萄、桃子、生姜等經濟作物。2017年,凈收益達45萬元,近兩倍于豬肉行情比較理想時的總收入。
“經濟作物雖然也有市場周期,但不會像豬肉行情那么大起大落。再說,我現在走的是高端路線,靠品質取勝。你看,我的葡萄已有很多訂單了,心中很篤定。”朱國民表示,往年遇到豬價行情大跌時,全家人都提心吊膽的,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虧得血本無歸。
嘉興,曾是華東地區最大的生豬供應基地,曾經戴有“供港豬基地”的光環。過去5年,嘉興生豬存欄量從2012年末的273.1萬頭下降到目前的20萬頭以內。
“我們彷徨過、猶豫過甚至抵觸過,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值不值得生豬退養,這筆賬已經算得越來越清晰:從家庭收支來說,雖然養豬的活兒相對輕松,但收入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像今年這樣的行情,肯定虧慘。從環境收益來看,一個年出欄生豬700頭左右的養殖場,政府為此支付的治污及社會管理成本不少于37萬元,而且河道一旦被污染,即使花了巨資治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也很難恢復如初;一個地方的環境差了,發展潛力也被打了折扣,好的項目進不來,每家每戶所擁有的固定資產也很難保值增值……”鳳橋鎮聯豐村黨總支書記李正峰說,正是在這樣的反復算賬中,這個原本95%農戶養殖生豬的村莊,如今全部退養。村里一個叫“王翔里”的集聚點,如今已融入嘉興市紅色旅游精品線,農戶與田園經過統一規劃,實現功能的區塊化布局,原先靠以生豬養殖為生的農戶,如今根據自己的定位,在經營民宿、農場、餐飲中切取旅游的創收“蛋糕”?!叭绻f,以前生豬養殖對老百姓來說是金山銀山,但無序的養殖毀了我們的綠水青山?,F在,農戶這么一‘退’,既還原了綠水青山,又筑起了新的金山銀山!這個錢賺得干凈、坦蕩、安心,真是退一步海闊天空!”
李正峰還說,生豬養殖減量提質,是嘉興改善環境質量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嘉興一直想辦卻囿于種種原因沒辦成。過去5年,嘉興啃下了這塊“硬骨頭”,打贏了這場硬仗,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奠定了堅實的根基,嘉興人民不會忘記!
開啟了一場關于生豬養殖業的供給側結構調整
十多萬養殖戶轉產轉業,讓嘉興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與此同時,一場關于生豬養殖業的深層次供給側結構調整正在嘉興全面啟動。
從做豬飼料起家的浙江華騰牧業,2013年開始向產業鏈的前端攀爬,開始生豬養殖,打造一家集飼料加工、原料貿易、生鮮配送、肉制品加工、文化旅游等于一體的牧旅企業。與千家萬戶散養不同的是,實行規?;B殖的它,始終高擎“生態”大旗。在這一波持續狂跌的豬肉行情中,其抗壓性如何?
“在這波豬周期中,我們沒啥影響。豬肉賣的是原價,價格比普通的貴10倍,不虧!更關鍵的是,在我們這個牧場,你看到的每一個環節都能生錢。像豬糞,我們把它加工成近十種產品,僅豬糞炭就可以賣到1800元一噸,一年銷售產值達1000萬元;豬肝,每公斤售價近百元,得預訂;我們還把豬舍開發成了旅游的景點,配套建設了可賞、可游、可玩、可吃的設施,今年春節接待游客1萬多人次,消費近50萬元……我們的目標就是把豬肉的健康品質、豬文化的挖掘創新做到極致。”華騰牧業副總經理張漢民說。
讓張漢民驕傲的是,年出欄1.2萬頭生豬的養殖場,只需5個工人管理;300多畝的牧場,養豬做到零排放。整個牧場通過引進荷蘭、比利時的先進養殖理念,按照歐洲標準打造全自動喂料系統、全自動溫控系統、全自動監控系統,打響“優質安全綠色”的品牌,目前穩穩地占住了豬肉消費鏈的高端,附加值高,享受了“風景這邊獨好”的逍遙。
據了解,嘉興目前20萬頭以內的生豬存欄量,100%實現規?;?、生態化養殖。面對豬價下滑的考驗,這些養殖場像浙江華騰牧業一樣,有著自己的抗壓秘籍。
創立于2001年的浙江青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最大的豬肉供滬企業,目前正加快生豬產業的轉型升級。開張于2016年的中國首家地方豬文博園——青蓮地方豬文博園,以鄉土養殖文化打造孩子們的樂園,原本單一的生豬養殖、屠宰被賦予了生動的文化,休閑服務收入成為企業不可忽略的增長點。
“嘉興開始于2013年的生豬養殖減量提質,調出了嘉興農業農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奔闻d市畜牧獸醫局副局長張少東說,“5年來,全市進退有據。退的,退出了海闊天空;進的,不斷登臨險峰領無限風光!”
就這樣,積極回應廣大人民群眾對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的熱切期盼,調動每一個主體,按照生態的內在規律,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并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黨委政府的決策成為一座城市的全民行動!
全市人民都扛起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責任
《周易》有云:“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圣人乎?”
嘉興生豬養殖產業的減量提質,牽動著產業取舍、新舊轉換、當下與將來的抉擇……每一步,都觸及觀念的轉變、利益的調整,需要魄力與擔當。而它的成功實踐說明,從人民利益出發調整結構,縱然會經歷陣痛,但必將迎來更科學、更綠色的發展!
“現在回想這五年所走過的路,嘉興的生豬能成功實現減量提質,其實就是全市上上下下大力學習弘揚紅船精神,用偉大精神推動偉大實踐的一個生動案例!”竹林村黨委書記陳云華說。竹林村曾有40多萬平方米的豬舍和10多萬頭的生豬存欄量,2013年以前,村干部70%的工作都圍著“豬尾巴”轉。盡管如此,圍繞豬所衍生的社會問題屢見不鮮。特別是環境污染,盡管想了很多法子治理,但還是“臭名遠揚”。“2013年前,我們整個村就像一個生豬養殖場,臟、亂、差讓人一籌莫展,村民們紛紛想逃離,連續多年沒有一家農戶申請在村里建房的。現在好了,所有的村民都實現生豬退養,原先被豬糞填塞的河道,如今通過‘五水共治’,成了景觀。整個村就像大花園,住在城里的人搬回來住了,去年提交建房的農戶多達40多戶。村里又有人氣了!”
生豬退養出來的鄉村振興,在嘉興市并不鮮見。漫步在海寧市馬橋街道利眾村,每家每戶的小院各具特色:村民沈賁林家的沈家小院,廢棄的磚瓦砌成了籬笆墻,還鑲嵌著各色酒瓶,霓虹燈帶迎風飄展;村民孫祝康用廢棄的豬食槽里養起了荷花和金魚;村民孫國良家的后院花木掩映,儼然是個小森林……“過去我們利眾村是養殖大村,全村生豬存欄2萬多頭,曾經污水遍地、臭氣熏天,現在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了一步一景、處處花紅柳綠,令人心曠神怡?!贝妩h委書記沈玉祥自豪地介紹道。
“生豬退養了,村子變美了,我們老百姓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也高起來了。”沈玉祥說,為了解決柴草、磚瓦亂堆放問題,利眾村開出了“柴磚銀行”。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收集磚塊,少則幾百塊、多則幾萬塊,磚頭、瓦片一毛錢一塊賣給村里,不想賣的可以寄存。如今“柴磚銀行”已經儲存了25萬塊磚、10萬多片瓦。
處理柴磚堆放的集中行動還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些心靈手巧的村民把舊磚瓦壘成鏤空幾何圖案,在院墻上鑲嵌壇甕,別出心裁的做法引得村民競相效仿,僅僅花了幾個泥工錢,本來七零八落堆放在門前屋后的磚瓦變成了村里接地氣的風景線。
讓沈玉祥最為欣慰的是,村容村貌變了,百姓的想法也從“要我美”變成了“我要美”了。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以不負時代、不負使命的擔當,扛起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責任!
“現在細想起來,生豬養殖減量提質真是一項事關嘉興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它推動嘉興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這是一次值得嘉興人民銘記的轉型!”一名多年奮戰在生豬養殖減量提質第一線的基層干部感慨地說。如果說,回望歷史能讓人汲取力量,那么,在生豬養殖減量提質這一場戰役的回溯中,我們除了看到一座城市轉型前行的鏗鏘腳步外,還似乎觸摸到了那些托舉起城市光榮與夢想的決策者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