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中國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018年6月份400個監測縣生豬存欄信息顯示:2018年6月份,中國生豬存欄環比下降1.2%,同比下降1.8%;而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1.3%,同比下降2.9%。不過,因“自2018年1月起,由于例行樣本輪換,數據進行相應調整”和“為使監測數據更準確地反映實際生產變化,考慮到近兩年環保拆遷與規模場擴張等因素對監測樣本的影響,經有關專家研究評估,自2018年3月起,樣本方案進行優化完善,并對歷史數據進行回溯調整?!?該組數據對行業的指導意義有所減弱。
而且,按照該組數據來推算,數據之間都出現了自我矛盾之處。例如,按照歷史數據推算生豬存欄6月份同比下降8.13%,而非公布數據的僅僅下降1.8%;同樣按照歷史數據推算的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9.58%,與公布數據的下降1.3%的差異也是巨大的!
國家統計局的另一組季度生豬存欄和出欄數據的重要性就凸顯了出來。國家統計局的半年公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豬牛羊禽肉產量3995萬噸,同比增長0.9%;其中,豬肉產量2614萬噸,增長1.4%。生豬存欄40904萬頭,同比下降1.8%;生豬出欄33422萬頭,增長1.2%。而讓研究員苦惱的是,即便該組數據,公布數據與歷史數據也有所差異。如,截至2018年6月底,生豬存欄40904萬頭,同比增加1.37%而非下降1.8%。2018年二季度:生豬出欄13439萬頭,同比增加3.11%;肉類產量1679萬噸,同比增加2.19%。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豬肉價格分別下降10.6%、7.3%、12.0%、16.1%、16.7%,分別影響CPI下降約0.30個百分點、0.20個百分點、0.32個百分點、0.43個百分點、0.43個百分點,貢獻率分別為2.83%、2.74%、2.67%、2.63%、2.57%。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可以很好的反饋上半年豬肉價格下跌的原因,據中國農業農村部分析,本輪豬肉價格下跌主要有四方面原因。1、豬肉供給的增加,農業部監測數據顯示,1~5月份我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屠宰量累計8657萬頭,同比增0.9%,豬肉供給端的緊張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2、消費淡季導致需求下降,每年上半年通常是豬肉消費由旺轉淡階段,在季節性因素的疊加影響下,消費的持續減弱將使豬肉價格進一步回調;3、替代效應逐步顯現,年初以來禽肉和禽蛋的價格持續下跌并低位運行,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豬肉消費;4、生豬集中出欄,春節后豬價一路下跌,養殖戶存在壓欄待售現象,5月份集中出欄,加劇了供給過剩局面,導致生豬價格再次下跌。另外市場認為5、豬價下行主要源于出欄體重上行、進口豬肉沖擊等因素。
但是,近期尤其是7月份,豬肉價格明顯上漲!據中國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7月份第2周生豬產品價格上漲。全國活豬平均價格11.97元/公斤,環比上漲4.2%,同比下降14.6%。青海、寧夏活豬價格下降,其余省份上漲。全國豬肉平均價格20.28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1.7%,同比下降15.6%。貴州、云南豬肉價格下降,廣東持平,其余省份上漲。全國仔豬平均價格24.2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1.2%,同比下降32.2%。
近期豬肉價格反彈的原因在于:1、目前優質標豬供應偏緊,部分地區養殖場挺價意愿再起。2、生豬價格連續三個多月低迷,壓欄大豬和落后產能母豬減少,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下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豬階段性供給過剩局面。2、目前高溫及降雨天氣影響,生豬收購及運輸有一定難度3、前段時間肉價過低,養殖場虧損嚴重,養殖場和屠宰場都有比較明顯的提價意向4、屠宰企業為保證收購,不敢貿然壓價。
按照國家統計局的季度數據顯示:二季度往往是生豬出欄的低谷期,之后開始增加,四季度和一季度是出欄的高峰期,這也符合中國的傳統消費習慣。并且豬肉產量也在二、三、四季度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供給增加的同時,夏季豬肉消費淡季,離仲秋和十一的消費旺季離得又遠,因此預期本輪生豬和豬肉價格的反彈高度有限,難以持續。但是,因今年RMB持續走弱,市場目前大多擔心因此中國農產品價格有望因此而有所走強。后期這是市場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僅僅從生豬和豬肉供需本身考慮問題在目前的市場大環境下顯得有些片面。
從國家統計局的生豬存欄的季節性顯示,玉米飼用需求后期確實呈現增加的趨勢。并且,中國農業農村部的數據也顯示:預計2018年中國配合飼料產量將在2.029億噸,將上年增加4.18%;18年飼料總產量2.28億噸,增速3.64%。再疊加因中美貿易摩擦導致豆粕成本高企,飼料中玉米用量從邏輯角度也將有所增加。因此,18/19年度,國糧中心和中國農業農村補預計18/19年度中國玉米飼用量保持增加態勢邏輯上非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