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這句農村的老話道出了多少年來中國養殖行業的困頓,作為行業里的創業者,似乎更能體會個中艱辛。
“我們得到的不僅是資金支持,還有客戶資源甚至更多,這在當初是我們不敢想象的。”提起與海爾金控旗下海爾產業金融的合作,陳總(化名)感嘆到。
作為這家新建養豬企業的創始人,陳總告訴我們,初創企業的第一步幾乎決定了未來的發展前景。
在國內某大型養殖企業10多年從業的經歷,讓陳總在創業初期曾經信心百倍,但隨著新廠投建的推進,資金和其他資源的配置讓他和另兩位聯合創始人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求助無門,中小企業創業之殤
陳總這樣描述曾經的自己:“每天夜里都在失眠中度過,那段時間自己的體重直線下降。家人一度以為自己得了重病。”
和許多國內的中小養豬企業一樣,陳總的公司在尋找資金來源時首先想到的也是傳統金融機構,但擺在面前的痛點似乎難以克服。
根據企業歷史數據,來進行投資標的的評估,這幾乎是當今大部分傳統金融機構的慣用方式,而對于中小企業,很難在這一點上獲得資金方的垂青。
“銀行要看你的歷史數據,但新建廠在這一塊無法提供,沒有征信記錄、資產運作分析、以往財務報表等評估依據,猶如一張白紙。”陳總表示,每家企業的運營狀況也不相同,傳統的資金提供方很難制定出與之結構匹配的融資方案。
為了盡快投入建設,他們在被多家金融機構拒絕之后,把希望寄托在了國內兩家涉足金融的大型互聯網企業,但最終也無功而返。
技術+創新金融,“產”與“融”的邂逅
在描述與海爾金控旗下產業金融平臺的合作時,陳總介紹到,這個過程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在養豬行業,目前我國大部分仍以零散養殖為主,陳總的企業未來發展方向是規模化養殖,他們和國內一家技術型企業簽訂了代管協議。而正是這家企業的介入讓他們看到了生機。
上述技術型企業此前已與海爾產業金融有過兩次合作,作為生豬養殖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能讓資金提供方獲取更多有效的評估數據。
“我們不僅看歷史數據,企業經營時間、管理團隊、核心資產等都會在評估范圍之內。”海爾產業金融相關項目負責人表示,與核心企業的互通讓他們對整個產業上下游更加了如指掌,這也成為了他們提供金融服務的差異化優勢所在。
為產業賦能,海爾金控助力養殖企業邁出創業第一步
首先,他們根據核心企業提供的信息,預估未來合作生豬場大概的成本水平,基于此成本水平、管理團隊、生產團隊和生豬行情,預測其今后的盈利水平、行業位置和對資金的覆蓋。
其次,為企業提供定制化的金融解決方案,即基于企業資產的現金流情況匹配融資方案的現金流。通過綜合評估,該企業開始產生斷奶仔豬,形成銷售,產生經營性現金流回款時,至少需要7個月,之后才具備還款能力。因此在方案中約定前7個月為象征性還款,第8個月開始大額還款。
不僅在金融支持上,針對企業自身養殖能力強但終端銷售能力不足的情況,海爾產業金融利用自身在行業廣泛的客戶資源,幫助其聯系了一家山西生豬育肥企業,該企業對于上游優質穩定的仔豬豬源有大量需求,剛好緩解陳總面臨短期內仔豬集中出欄的銷售壓力。基于兩家企業在供應鏈環節上的契合,海爾產業金融為他們搭建橋梁促成兩家公司建立合作,二者的雙向需求都得到了解決。
圈網生態:為產業賦予新動能
在萬鏈共享生態圈中,海爾金控通過打造圈網生態聚焦生態品牌建設,基于生豬養殖形成的生態圈便是這一探索的實踐之一。
2017年我國前十大養豬企業市場占有率僅為7%左右,行業正處于結構性調整的過程中,行業集中度不夠,散養戶居多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養殖成本較高,機械化程度不高、效率低。
國內豬肉成本的平均水平處在每斤6.5元以上,很多養戶成本在7元以上,跟美國相差3-4元。
針對規模化養殖,圈網生態將覆蓋生豬全產業鏈各資源方,除了資金支持外,在對接資源、搭建平臺等方面也發揮巨大優勢,幫助客戶降低飼料、疫苗、種苗等采購環節的交易成本。幫助建立專業的管理團隊、防疫服務隊伍,并對經營進行數據化管理、對生產過程實施標準化操作等,讓單體生豬企業鏈接到從種植、飼料、育種、養殖、屠宰、加工到消費全產業鏈中,獲取更穩定的高收益。
產業在獲取新動能的同時,在最基層,普通養殖戶的訴求也得以滿足,通過向專業化養殖轉型,建立以家庭為單位的養殖主體,一方面高效產出農產品;另一方面根據消費端的交易需求,將產品定向輸送給大企業,讓農戶實現收益。
從曾經的三人團隊,到如今的二十人核心團隊,望著眼前的一排排養殖廠房,陳總眼神里透出無比的堅毅,就在今年他們的企業完成了與國內一家大型畜牧企業的收購流程,背靠大企業,未來他們創業的底氣更足了。“定制化的金融解決方案讓生產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創業的第一步,我們總算邁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