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走進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鄉大都麻村,干凈整潔的水泥路通到家家戶戶,新建的小康房靚麗整齊,藏式圖案裝飾的文化墻引人駐足,養殖小區內牛羊肥壯,藏鄉電商服務站特色產品琳瑯滿目,鄉村舞臺唱響農牧民新生活……
這是肅南縣推進脫貧攻堅帶來的新氣象。近日,省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傳來好消息,肅南縣成功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行列。
合力攻堅加大精準脫貧
肅南縣地處祁連山北麓,是全國唯一一個裕固族自治縣和國務院確定的28個人口較少的民族縣份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17個“插花型”貧困縣之一。
近年來,肅南縣牢固樹立“抓好精準扶貧就是最大任務”的理念,以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善、集體經濟發展為抓手,全力推動脫貧攻堅工作。
精準扶貧攻堅戰伊始,肅南縣先后制定下發《關于推進建檔立卡貧困村精準扶貧整村脫貧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并制定出臺財政支持脫貧攻堅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打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組合拳”,確保脫貧攻堅取得實效。
把精準扶貧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肅南縣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分別由四大班子主要領導掛帥,組建了5支駐村幫扶工作隊,選派12名掛職干部、9名大學生村官,為20個鞏固提升村每村選派一名優秀年輕干部兼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形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村市、縣、鄉、村四級領導,市、縣兩級部門(單位),一個幫扶工作隊“3+2+1”的工作力量,實現了縣級領導包村、部門單位聯村、幫扶干部到戶“三個全覆蓋”和幫扶措施“四到村”“十到戶”。
精準施策破解發展難題
住新房、走水泥路曾是大河鄉西岔河村村民李生澤的夢想。通過精準扶貧,在縣鄉干部的幫助下,他終于如愿以償。
“現在,行路、吃水、住房的問題都解決了,致富門路也有了,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這要感謝黨的好政策!”李生澤喜滋滋地說。
為提高扶貧工作效率,肅南縣從推行游牧民集中定居工程入手,通過后續產業培育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農牧民集中定居率達到80%以上。同時,結合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治,對祁連山核心區149戶484名農牧民群眾進行了搬遷,讓82.5%的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基本解決了搬遷后轉產就業和脫貧致富的問題。
圍繞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壯大富民產業、完善公共服務等關鍵任務,肅南縣整合飲水安全、通村道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政策,集中優勢力量,向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和20個鞏固提升村聚集,切實發揮扶貧要素的最大效益。2015至2017年,全縣共整合各類項目資金4.5億元,全力實施整村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培育等重點項目,全縣貧困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多措并舉釋放政策紅利
精準扶貧重在實效。肅南縣堅持以重點扶貧工程為抓手,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脫貧攻堅紅利不斷釋放,提高了貧困村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
馬蹄鄉大都麻村地處偏遠,曾是全縣有名的貧困村。要想富,先修路。近年來,肅南縣籌資重修了通村道路,并對村容村貌進行全面整治。
路通了,村子美了,游客自然增多。兩年前,在幫扶干部的鼓勵下,村民李英開了一家“牧家樂”。經過兩年的經營,他成功脫貧。
“沒有政府的幫扶,我肯定脫不了貧,也不會像現在這么幸福。”李英說。
肅南縣還積極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人均草原生態補獎資金達到7506元,保底收入達到3353元。每年設立600萬元畜牧業發展專項資金,大力推廣舍飼、半舍飼養殖,細毛羊“兩年三胎”等新模式、新技術。同時,依托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引導群眾發展農(牧)家樂、家庭旅館、特色餐飲等鄉村旅游業。積極推進“互聯網+扶貧”,60多種農畜產品、旅游文化紀念品實現了“上網”“進城”。
為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學生無一人因貧輟學,肅南縣將幼兒教育、高中教育納入免補范圍,實現了“三免兩補”十五年免費教育,還全面落實優秀大學生(研究生)政府獎勵和貧困大學生(研究生)政府救助等惠民政策。
此外,肅南縣通過健康扶貧、社保扶貧、科技扶貧、精神扶貧、金融扶貧等一系列措施,給全縣農牧民貧困群眾脫貧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實舉措干出真業績。至2017年底,肅南縣農牧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672元,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達到11876元,全縣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的1.16%下降為零,成功甩掉了貧困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