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改變,很難恢復如初。比如,正在生豬產業中發生的改變。 受包括非洲豬瘟疫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畜禽養殖環境污染整治等多重因素影響,生豬產業產能急劇下降,存欄量在年中跌至低點。由此帶來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不斷上漲,并通過供需結構變化,對生豬產業未來發展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首先,生豬供給難以快速恢復。雖然國家和各省、市扶持生豬規模養殖的一系列政策陸續出臺,生豬存欄量也在回暖,生豬價格上漲趨勢逐步減緩,但生豬整體供給量很難在短期內恢復如初。
究其原因
一是當前能繁母豬數量環比下降,生豬產能下降,苗豬稀缺。而能繁母豬繁育,需要時間。
二是非洲豬瘟疫苗目前雖在加緊研制并將進入臨床試驗,但尚未上市并大規模商業化使用,這將會讓規模化養豬存在巨大疫情風險。這也是不少豬農雖然看到養豬賺錢,卻不敢出手養豬、生豬存欄量回升緩慢的原因之一。
三是受國內非洲豬瘟疫情形勢影響,苗豬等價格持續走高。
目前,7kg苗豬價格已高達1200-1500元/頭,同比上漲100%以上。苗豬價格走高,增加了飼養成本,也讓養殖場戶受制于資金實力,難以增加養殖規模,進而影響整個生豬供給量的增長。其次,生豬訂單生產可能會成為新發展方向。以往,除了傳統的生豬養殖大省,其他經濟發達地區,也會因為消費需求,發展生豬養殖業。現在,鄉村振興需要整治人居環境,防止畜禽養殖造成環境污染。為此,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鄉村不僅停養生豬,甚至將豬舍豬場全部拆除,以求一勞永逸地根治鄉村環境污染,改善鄉村生活環境。
這些停養或者拆除養殖場戶圈舍地區百姓的豬肉消費需求,將會通過訂單生產方式,即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預訂生豬數量,并給予欠發達地區合理生態補償的方式予以滿足。目前江蘇省個別地區已經開始嘗試,有望在其他地市進一步推開。如果生豬訂單生產逐步鋪開,生豬產業布局將會從根本上改寫。再次,城鄉居民肉品消費習慣或將發生較大改變,生豬產業鏈或會因此重構。一方面,城鄉居民對生鮮肉品的消費可能會逐步過渡到增加對凍鮮肉的消費。
這是因為,從疫情防控角度來說,大量活豬的長途運輸,會增加病原傳染擴散的機會。因此,要有效控制病原傳播,就必須盡可能減少或禁止活豬運輸,將長距離調運帶來的風險降至最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生豬主產區的生豬,本地飼養、就地屠宰、產品外銷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之一。而這種新趨勢也會使非生豬主產區的居民吃到更多的凍鮮肉。而圍繞凍鮮肉應運而生的生豬冷鏈產業,將會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不僅如此,近一段時期以來,由于生鮮肉短缺,為保證豬肉供應,平抑豬肉價格,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國家和各地都投放了大量凍鮮肉。持續投放的凍鮮肉,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也在逐步培養城鄉居民消費凍鮮肉的習慣。這種消費習慣一旦形成,將會對生豬訂單生產帶來推動和促進。
另一方面,隨著豬肉價格不斷攀升,其他肉類替代消費比重將會逐步提高。
豬肉價格上漲,會增加消費者負擔。出于經濟考慮,居民會降低豬肉消費比重,增加對禽肉、牛羊肉等其他肉類的消費。這種肉品消費結構的改變,不僅會讓生豬產業從追求量向追求品質轉變,比如飼養更多土豬,特別是營養價值更好的黑豬,滿足居民對好豬肉的需求;也會讓提供禽肉、牛羊肉的養殖場戶擁有了更多擴大養殖規模的動力,這將會加速推動禽肉和牛羊肉養殖業的規模化發展。 生豬產業的這一輪巨變,讓整個產業再難回到過去。因環境整治而拆除的圈舍,不可能重新恢復;人居環境整治,還會繼續改變鄉村養殖格局……生豬產業必然要在供需失衡中重塑,金融機構或許可以在這其中發揮更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