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農業農村部表示:在全力恢復生豬生產的同時,也要促進禽肉、牛羊肉和水產品等豬肉代替品的生產。而今年,由于豬肉供給緊缺,以及豬肉價格高漲,消費者自發的開始消費雞肉,以及牛羊肉,大家的飲食結構確實有所改變,同時,這些替代品,也會對以后生豬市場的價格等方面有一定的影響。
其實,自從去年發生非洲豬瘟以后,豬肉的主要替代品來自于禽肉,以及牛羊肉,隨之它們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尤其是禽肉價格上漲幅度可能是最大的。豬肉價格最貴的那段時間,雞肉和雞蛋的銷量和價格是顯而易見的。而且從數據上看,禽肉的增產速度也比較快,而牛羊肉的進口量也是比較大,這些替代品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夠起到替代一部分豬肉的作用,這是無法避免的。
不過,對于四季度需求旺季而言,豬肉的剛性需求肯定是不能夠被完全替代,南方有做臘肉的習慣,北方有殺年豬這樣一個傳統的消費習慣。這些都是不會被改變的,所以,有一部分肉類是可以替代豬肉,但有一部分是斷不可以替代的。
當然,基于外界因素的影響,今年做臘肉的總量可能會比以往少一部分,同時,即便現在豬肉價格已經落盡20元的區間,但是面對25、6元的價位,依舊會對銷量產生影響。不過,12月份和1月份應該還是一年之中豬肉消費最旺季的時期,或許,生豬市場的表現可能還會有一定回升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