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集團在中國內地的農牧業和工業的母公司、香港上市企業卜蜂國際日前發出公告,宣布以1.02億美元的價格,向CPIntertrade公司出售其從事農牧業務的正大農牧、正大投資、統杰、CTProgressive等公司全部權益,幾乎為其全部農業資產,卜蜂國際表示將繼續集中于從事產銷金霉素的生化業務及工業業務。
對于以農業起家、在2007年農業業務仍然是其利潤主要來源的卜蜂國際來說,此舉在引起了業界眾多猜測的同時,也讓國內農業飼料競爭格局發生突變。
卜蜂國際出售農業資產
記者從卜蜂國際2007年財報中發現,以飼料、禽畜及農產品(000061行情,股吧)貿易為主的農業業務是卜蜂國際主要盈利來源,2007年實現營業額13.5億美元,占該公司總營業額的59.2%,收益達6779萬美元。
對于以農業起家、在2007年農業業務仍然是其利潤主要來源的卜蜂國際來說,出售農業資產原因何在?
卜蜂國際公告中表示,近幾年來,轉手其農牧業業務,除了受出口政策影響、原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造成其農牧產品經營環境困難、業務前景不明朗以外,為維持現其農牧業務而產生的高息債務,導致卜蜂集團去年資產負債率高達492.6%,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據悉,此項交易完成后卜蜂國際可獲得收益3400萬美元,而這些款項將用于大幅削減該公司的債務水平。
除了農業業務,卜蜂國際的工業業務主要包括,摩托車制造、重型機械制造和汽車配件制造;寫字樓等物業投資。卜蜂國際表示,農牧業資產出手后,將繼續集中于從事高利潤的產銷金霉素的生化業務以及摩托車產銷、汽車配件及化油器以及分銷卡特比勒工程器械的工業業務,以緩解公司財務負債狀況。
廣發證券農業分析師湯瑋亮表示,飼料行業目前受原材料漲價的原因,受到的成本壓力很大,目前國內的飼料行業發展較為艱難。并表示,卜蜂國際出售農業資產,可能是他的戰略轉移策略,可能會有新的投資計劃,畢竟飼料行業從利潤、成長性來看,并不是一個具有高回報率、高利潤率的朝陽產業。
競爭格局更生變局
飼料行業本地競爭者所帶來的巨大競爭壓力也是卜蜂國際在公告中提到的出售原因之一。
記者發現,2005年的FEEDINTERNATIONAL全球飼料企業生產量排名中,泰國正大以15202萬噸排在全球第二位,新希望(000876行情,股吧)以320萬噸產量排在13名。
“自05年新希望集團收購山東六合以后,正大在飼料行業的龍頭老大地位被顛覆,由新希望集團取而代之,市場占有率目前位居全國第一,而水產飼料的老大則是通威。”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信息中心專家馮永輝表示,雖然現在國內龍頭企業不少,產量也不小,可是由于中國的養殖格局還處于從散養向規模養殖的快速過度階段,所以整個格局變化非常大,可以說是一年一個樣,主要體現在產業集中度的逐漸提高,導致大企業越來越多,小企業越來越少,企業處于整合階段。“我們的統計都跟不上整個行業的變化。”馮永輝說。
中國飼料業面臨兩極分化
上述專家表示,飼料業需要養殖業作支撐,去年國內飼料行業比較低迷,主要就是因為畜禽存欄量不多,市場需求不強所致,超過半數的飼料企業盈利都不太好,不過今年逐步進入恢復階段,預計下半年要比上半年好,明年上半年要比今年好。
目前,飼料業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工業部門。2007年,中國飼料企業已達15500多家,從業人員逾50多萬人,總產量突破1.07億噸,成為世界第二大飼料生產國。
湯瑋亮表示,盡管原料價格上漲給飼料行業企業帶來一定壓力,但從行業來說,飼料行業行業容量仍在不斷增長,作為一個規模經濟的行業,飼料企業如果想做大,必定會通過收購不斷提高規模化生產水平。
而新希望集團和通威集團董事會辦公室相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公司董事會層面未曾有過與正大農業資產轉讓等相關事項的接觸,對于未來是否會有收購事宜,稱不便透露。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信息中心負責人孫經理告訴記者,目前中國的飼料業正處于發展壯大階段,隨著企業整合的加速,強者會越強,弱者會越弱。不過他認為,即便該上市公司將農牧業資產剝離,也很難撼動正大飼料在國內市場的地位。
鏈接
卜蜂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是由正大集團在香港注冊的公司,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正大集團就與國內飼料行業的幾大巨頭一同發展至今。
公開資料顯示,正大集團是泰籍華人謝易初、謝少飛兄弟于1921年創辦的知名跨國企業,目前業務遍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以外稱作CharoenPokphandGroup(卜蜂集團)。卜蜂國際農業業務主要包括,飼料、禽畜、農產品、貿易。
據悉,正大集團從農作物種子的銷售開始,逐步發展壯大,形成了由種子改良、種植、飼料、養殖、農牧產品加工、食品銷售、貿易等組成的完整現代農牧產業企業,此后逐漸發展成為東南亞規模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
在泰國以農業起家的正大集團在中國繼續把農業作為自己的主業,在中國培育起了一個新興行業――飼料業,成為國內飼料行業的龍頭企業。
而與此同時,飼料行業的另兩大巨頭就是劉永好的新希望集團和劉漢元的通威集團。據悉,新希望集團始于中國改革開放全面起步的1982年,從種植、養殖起步,并在80年代末期轉向飼料生產。隨后的8年時間里,他們創出了中國最大的本土飼料企業集團--新希望集團。而通威集團則是生產、銷售飼料及飼料添加劑,主要側重于水產飼料。
有分析人士表示,在80年代發展起來的飼料行業,目前,行業集中度正處于不斷上升的態勢,并不斷向規模化發展。
對于以農業起家、在2007年農業業務仍然是其利潤主要來源的卜蜂國際來說,此舉在引起了業界眾多猜測的同時,也讓國內農業飼料競爭格局發生突變。
卜蜂國際出售農業資產
記者從卜蜂國際2007年財報中發現,以飼料、禽畜及農產品(000061行情,股吧)貿易為主的農業業務是卜蜂國際主要盈利來源,2007年實現營業額13.5億美元,占該公司總營業額的59.2%,收益達6779萬美元。
對于以農業起家、在2007年農業業務仍然是其利潤主要來源的卜蜂國際來說,出售農業資產原因何在?
卜蜂國際公告中表示,近幾年來,轉手其農牧業業務,除了受出口政策影響、原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造成其農牧產品經營環境困難、業務前景不明朗以外,為維持現其農牧業務而產生的高息債務,導致卜蜂集團去年資產負債率高達492.6%,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據悉,此項交易完成后卜蜂國際可獲得收益3400萬美元,而這些款項將用于大幅削減該公司的債務水平。
除了農業業務,卜蜂國際的工業業務主要包括,摩托車制造、重型機械制造和汽車配件制造;寫字樓等物業投資。卜蜂國際表示,農牧業資產出手后,將繼續集中于從事高利潤的產銷金霉素的生化業務以及摩托車產銷、汽車配件及化油器以及分銷卡特比勒工程器械的工業業務,以緩解公司財務負債狀況。
廣發證券農業分析師湯瑋亮表示,飼料行業目前受原材料漲價的原因,受到的成本壓力很大,目前國內的飼料行業發展較為艱難。并表示,卜蜂國際出售農業資產,可能是他的戰略轉移策略,可能會有新的投資計劃,畢竟飼料行業從利潤、成長性來看,并不是一個具有高回報率、高利潤率的朝陽產業。
競爭格局更生變局
飼料行業本地競爭者所帶來的巨大競爭壓力也是卜蜂國際在公告中提到的出售原因之一。
記者發現,2005年的FEEDINTERNATIONAL全球飼料企業生產量排名中,泰國正大以15202萬噸排在全球第二位,新希望(000876行情,股吧)以320萬噸產量排在13名。
“自05年新希望集團收購山東六合以后,正大在飼料行業的龍頭老大地位被顛覆,由新希望集團取而代之,市場占有率目前位居全國第一,而水產飼料的老大則是通威。”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信息中心專家馮永輝表示,雖然現在國內龍頭企業不少,產量也不小,可是由于中國的養殖格局還處于從散養向規模養殖的快速過度階段,所以整個格局變化非常大,可以說是一年一個樣,主要體現在產業集中度的逐漸提高,導致大企業越來越多,小企業越來越少,企業處于整合階段。“我們的統計都跟不上整個行業的變化。”馮永輝說。
中國飼料業面臨兩極分化
上述專家表示,飼料業需要養殖業作支撐,去年國內飼料行業比較低迷,主要就是因為畜禽存欄量不多,市場需求不強所致,超過半數的飼料企業盈利都不太好,不過今年逐步進入恢復階段,預計下半年要比上半年好,明年上半年要比今年好。
目前,飼料業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工業部門。2007年,中國飼料企業已達15500多家,從業人員逾50多萬人,總產量突破1.07億噸,成為世界第二大飼料生產國。
湯瑋亮表示,盡管原料價格上漲給飼料行業企業帶來一定壓力,但從行業來說,飼料行業行業容量仍在不斷增長,作為一個規模經濟的行業,飼料企業如果想做大,必定會通過收購不斷提高規模化生產水平。
而新希望集團和通威集團董事會辦公室相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公司董事會層面未曾有過與正大農業資產轉讓等相關事項的接觸,對于未來是否會有收購事宜,稱不便透露。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信息中心負責人孫經理告訴記者,目前中國的飼料業正處于發展壯大階段,隨著企業整合的加速,強者會越強,弱者會越弱。不過他認為,即便該上市公司將農牧業資產剝離,也很難撼動正大飼料在國內市場的地位。
鏈接
卜蜂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是由正大集團在香港注冊的公司,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正大集團就與國內飼料行業的幾大巨頭一同發展至今。
公開資料顯示,正大集團是泰籍華人謝易初、謝少飛兄弟于1921年創辦的知名跨國企業,目前業務遍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以外稱作CharoenPokphandGroup(卜蜂集團)。卜蜂國際農業業務主要包括,飼料、禽畜、農產品、貿易。
據悉,正大集團從農作物種子的銷售開始,逐步發展壯大,形成了由種子改良、種植、飼料、養殖、農牧產品加工、食品銷售、貿易等組成的完整現代農牧產業企業,此后逐漸發展成為東南亞規模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
在泰國以農業起家的正大集團在中國繼續把農業作為自己的主業,在中國培育起了一個新興行業――飼料業,成為國內飼料行業的龍頭企業。
而與此同時,飼料行業的另兩大巨頭就是劉永好的新希望集團和劉漢元的通威集團。據悉,新希望集團始于中國改革開放全面起步的1982年,從種植、養殖起步,并在80年代末期轉向飼料生產。隨后的8年時間里,他們創出了中國最大的本土飼料企業集團--新希望集團。而通威集團則是生產、銷售飼料及飼料添加劑,主要側重于水產飼料。
有分析人士表示,在80年代發展起來的飼料行業,目前,行業集中度正處于不斷上升的態勢,并不斷向規模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