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相關部門公布了一組數據。截止到2021年2月底,我國生豬產能恢復到常態化水平的95%左右。在上一次公布時,這一數據是92.1%。當時是2020年12月底,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生豬的存欄和出欄量又迅速增加了三個百分點。到2月底,我國的生豬存欄量已經超過4億頭。在生豬供應增多的同時,豬價也開始持續下跌。在1月15日豬價沖擊30元大關未果之后,就一路開始回落,期間雖然多次回探到28元,但總體向下趨勢不改。與此同時,豬肉價格也連續7周下跌,距離一月最高峰下跌了接近8元。那么豬價真的會一跌不起嗎?養殖戶還能夠繼續擴大規模嗎?
首先,我們要明確現在豬價進入到下降通道,并且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這是沒有太大爭議的事情。因為隨著生豬產能的恢復和目前市場消費需求的平淡,導致屠宰企業擁有了較強的定價權,可以壓價,讓豬價持續保持在較低的位置。
根據相關專家的預測,今年的生豬產能將有可能在6月底恢復到往年正常水平。而是整個上半年都是老百姓豬肉消費的平淡期。供給繼續增多,消費繼續疲軟,雙方作用之下就會導致豬價繼續在低位運行。
當然,禁止生豬非法外省調運,可能會對豬價有一定的積極刺激作用。但是這種作用顯得比較微乎其微,畢竟從生豬調運轉變到豬肉調運,對養殖戶來說其實并沒有什么特別好的消息。
當然,現階段豬價可能還會繼續保持在低位,有可能跌破10元一斤。但是從中長期來看,養豬仍然有潛力可挖。
我國是一個擁有著年消費量5,000萬噸的豬肉消費大國,不管豬價漲到多高,豬肉的消費并沒有太多減少。一旦豬價走低,豬肉消費就會增大。而歷史性的周期規律告訴我們,豬價上漲到波峰調整再進入下跌通道,然后再經過醞釀繼續上漲。所以即使現階段豬價可能并沒有太多的養殖利潤,當未來3五年內,養豬的發展前景仍然巨大。
未來的生豬養殖產業,將更多的以規模化和集約化方式發展。對中小養殖戶和散戶來說,可能未來的風險將會更大,養殖的利潤可能減少,不少中小養殖戶都會逐步地退出。更多的規模龐大的養殖場,以雄厚的資金,更多的人力儲備和管理經驗,來將規模效應擴大化,從而獲得養豬場的絕對壟斷地位。
關于這一點,其實大家要有信心。中國的生豬養殖產業雖然不斷地經歷各種漲跌波折,但是畢竟消費量在這里,在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群眾消費習慣之下,豬肉的飲食結構很難改變,因此未來很長時間豬肉都是我國人民的最主要肉制品,需求量還會持續上漲。
所以從我看來中長期來說,生豬養殖行業仍然大有作為。對此您怎么看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說說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