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提出豬“芯片”卡脖子的概念,隨之行業內引發了自主育種的強烈要求,并引發“我國生豬核心種源超過九成靠外種豬”的討論。但是對于這個數據,農業農村部并不沒有完全認可。
2021年2月22日,在關于當前我國種業形勢以及打好種業翻身仗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回應稱,目前畜禽、水產的核心種源自給率分別為到75%和85%。生豬繁殖的效率、飼料轉化率都只有國際先進水平的80%左右。
其實,我國的種業翻身仗早已經打起來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數量確實有,但品質已然欠佳。同時沒有完善的持續的育種體系,資金方面更是大難題。
對此,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回應,中國種業發展情況并不像外界輿論認為的那么嚴峻。在有沒有、保生存的一些品種方面,中國沒有問題;但是在好不好方面,有很多品種確實差距很大。
其實行業人士早經意識到這個問題,而且誰都明白,引種只是一個短期行為,長期還是要靠自主育種。但是對于自主育種顯然除了資金、技術等難題之外,我們最缺乏的是恒心和堅持。但是如果沒有自主育種,假設在極端情況下,如果國外不供豬了,可能供應就趕不上,就會有巨大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