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正大生物高級顧問 永大正大肉雞發展中心總經理張國恒
《疫情之中的家禽業》
家禽業在經歷2019年的狂歡后進入震蕩下行,逐漸進入可預測到的規模快速提升,效益明顯下降的行業周期中。
從2013年白羽肉雞父母代的銷售達到6500萬套后,經過2014年、2015年兩年4000多萬的低谷運營,在2016年得到反彈。雖然2017年因為禽流感的報道而影響不小,但經歷短暫的調整,2018年逐漸回調,一直到2019年達到歷史巔峰。如果沒有新冠疫情,家禽業的發展似乎會一直無限增長。一切在新冠疫情這個黑天鵝事件飛出后改變。
目前從畜牧業協會的數據來看,白羽肉雞父母代去年銷售量又一次達到6000萬套,而今年也不會低于這個數據。單單從遼寧省來看:8月引進父母代154.5萬套、去年同期115萬套,同期增加34.3%,這個數量是非常巨大的,預示著后面白羽肉雞的巨大產能釋放;商品雞出雛數量達到12917萬只,去年同期12088萬只,比去年同期增加6.8%;屠宰達到11525萬只,去年同期9872萬只,同比增加16.7%。這樣的產量增加對于今年新冠疫情的人員流動國家級控制,后續隨著冬奧會臨近,疫情的反復無常,豬肉的大幅低價位市場供應等因素,可以想象得到消費壓力有多大。
黃羽肉雞在疫情、限制屠宰、產量無限擴充三大壓力下已經出現兩年多的虧損,其釋放出的市場一部分被817肉雞取代,使的817肉雞的飼養量快速上升,被家禽從業者一致看好,結果目前也進入全線虧損階段。
鴨業經過兩年多的巨額虧損,現在似乎看到希望,但是不要忘記整體畜牧行業的產能嚴重過剩。伏爾泰的名言“在雪崩發生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還是正確的:每一個人都需要為此承擔責任,每一個人也會受到懲罰。
這幾年非洲豬瘟危害后使得養豬利潤的超額提升,中國大量資本進入,新建豬場不僅單體規模巨大,更使得行業規模產能遠遠大于中國市場需求。從今年統計來看,商品豬今年上半年存欄3.75億,比非洲豬瘟發生前還要多處2500萬頭,同比增加7%。加上現在產能的無序擴張,去年下半年及今年上半年的引種,其實最大產能釋放在明年5月份以后,這樣巨大的風險橫亙在一切畜牧企業面前。
從9家上市公司的半年報看,無論過去多么輝煌的企業都陷入巨額虧損。不僅僅股價大跌,企業價值大幅宿水,幾個養豬企業短短幾個月就淪為被別人收購的命運。
農牧行業的周期性是非常明顯的:一旦效益很好時便能夠快速提升規模,再加上目前科技產品的使用,硬件投入、生物安全、人員素質等全面提升而是的養殖水平大幅提高,也使得產能大量增加。
現在企業界流行一個反脆弱理論:企業經營最重要的是反脆弱:即找出企業最脆弱的地方,如何管理才能防止者最脆弱的地方發生而導致企業倒閉。那來看看目前陷入經營困難的企業哪一個又不是在資金這個脆弱而又極其重要的經營元素出現問題。
中國企業最欠缺的是日本企業所具備的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日本企業經常面臨地震、海嘯、臺風、能源危機、資源短缺、貿易戰等問題,所以能夠居安思危、有很強的風險管理意識。而中國企業在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的高速發展,好日子過慣了,忙于高速成長,沒有風險意識。日本企業在資金、技術、人才都進行長期儲備,尤其是在資金方面,日本企業一般會流出利潤的一半作為風險防范。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先生曾經宣稱:即使京瓷七年不賺一分錢,企業也照樣可以活下去。日本企業內部留存的資金幾乎和國內每年GDP也一樣多,目前高達5萬億美元,所以日本企業遇到災害和經濟危機時不僅沒有擔心,還能不慌不忙進行轉型升級。看看中國的倒閉企業,從著名的航空公司、到領先的房地產企業,包括家禽產業已經倒閉或現在艱難的企業,都無視產業周期與規律、一味無序擴張,好大喜功,導致現金流入不敷出。
智者是看趨勢、看周期的人。行穩致遠,要冷靜理性從波特的“五力模型”(行業中存在決定競爭規模和程度的五種力量,綜合影響產業吸引力和競爭戰略決策:即同行業現有競爭潛力、潛在進入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議價能力)看所從事產業的目前現狀與未來發展。在目前新冠疫情愁云霧靄籠罩下,一切充滿不確定性。如何在不確定性中獲益,利用不確定性是基本思路。這就在考驗經營者的耐心、在現實環境中謹慎地去實現理想,而不是在無知無畏中錯誤利用產業情懷滑向深淵。
在此,家禽養殖業,務務必加速淘汰55周以上的種雞,減少雞苗的數量,使價格快速的上來,回歸賺錢的模式和市場。
正在走向深淵巨虧損的養豬業,一方面調整生產計劃,盡快降低生產數量、提前淘汰一些生產性能低下的群體,停止設備落后、硬件水平不高的廠房;另一方面能夠盡快展開討論,由一些有影響力規模巨大的企業牽頭協調各個產業的規模適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