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黑龍江省在糧食、木材、石油、煤炭等資源供給上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作為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地和建國初期重工業基地,龍江以國家需要為發展方向,積極發展基地式和資源供應式經濟格局,目前,龍江生豬生產處于規模成長重要時期,為此,我們立足金融,從生豬生產基地建設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繼續發揮金融有效配置資源功能,為龍江建設成為國家穩定的生豬供應基地服務。
一、建設生豬生產基地可行性分析
?。ㄒ唬┥i生產大形勢趨好
2007年5月下旬開始,全國36個大中城市白條豬肉價格同步上漲,進入7月份,精瘦肉每公斤平均零售價格超過22元,比上年同期上漲10元,漲幅達83%。豬肉價格短期迅速上漲,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在7月31日召開的全國“菜籃子”工作電視會議上,國務院召集財政部、商務部和農業部等相關部門部署了一系列措施,穩定生豬生產和保證豬肉供應。在生豬生產發展過程中,首次在全國范圍給予大力扶持和政策傾斜,會后財政與涉農部門都快速行動起來,生豬生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ǘ埥i發展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
首先,國家政策扶持和市場份額重新分置為龍江生豬發展提供有利機遇,可謂天時;其次,東北富足的糧食資源為發展生豬生產提供充足飼料保證,可謂地利;再次,致富奔小康已經成為龍江人民的共識,積極利用資源優勢盡快轉變為經濟優勢與保障國家豬肉供應緊密聯系在一起;同時長期積累的生豬養殖和檢疫經驗,也為生豬規模生產奠定良好基礎。龍江完全有條件和能力將占畜牧業產值35%的生豬產業繼續做大做強,達到畜牧業產值50%,甚至農業產值的半壁江山,那時龍江將會成為國家穩定的生豬供應大省。目前,龍江已經發展成為生豬外運大省,全省60%的商品豬銷往省外,保障重點城市居民豬肉供應。
?。ㄈ┗亟ㄔO勢在必行
供不應求是此輪生豬及豬肉價格上漲直接原因。2006年5月份,生豬價格平均每公斤4.90元,降至2000年以來最低點,養殖戶多數虧本,據測算,剔除人工費用出欄一頭育肥豬平均虧損80元,嚴重挫傷了生豬生產者的積極性,以至于養殖戶大量屠宰母豬,能繁母豬過少,導致全國性的生豬存欄下降,進而造成2007年5月以來生豬和豬肉價格持續上漲。
透過供需矛盾,深層次影響因素是我國缺乏生豬等畜牧養殖產品的穩定生產供應和宏觀價格與規模調控有效機制,對生豬生產宏觀調控能力不足。
我國豬肉消耗量巨大,每天消費豬肉14萬噸左右,每年豬肉消耗量占世界49%,我國生豬生產與市場供求變化對國際生豬市場價格與供需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為此,從長遠看,建設穩定生豬供應基地,進行總體規劃、實現價格和規模調控是我國保障生豬供應和平穩豬肉價格關鍵所在。
?。ㄋ模┌l展生豬生產遇到資金不足困擾
生豬生產資金需求量大。畜牧養殖業資金需求與農業種植不同,主要體現資金需求量大。畜牧養殖業本身風險較大。農業格局仍以糧食種植業為主。同時缺乏連接畜牧養殖業與金融行業的有效運行機制。目前在生豬養殖上能夠投放貸款的主要是農村信用社,而農村信用社受深化改革和資金所限,對于生豬等畜牧養殖業支持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社難支“三農”。
二、建設龍江生豬生產基地的建議
(一)發揮金融作用保證生豬發展資金需求
第一,央行政策傾斜。建議總行投放專項再貸款扶持龍江生豬等畜牧養殖業發展。經過央行九年的支農再貸款扶持,糧食產區種植業發展已經能夠穩定可持續進行,為此,種植業貸款投放可以向綠色、無公害和高效農業重點傾斜,投放專項再貸款可以向更能促進農民增加收入和提高就業機會的畜牧養殖業傾斜,扶持龍江生豬供應基地建設,保障國家豬肉等畜牧養殖產品穩定供應。
第二,政策銀行扶持良種發展。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在改革中,嘗試在降低風險的同時擴大收益,可以在生豬的優良品種和好的種群引進中要發揮專項資金作用,實行資金封閉運行,體現政策扶持意圖,扶持龍江生豬經濟發展。
第三,商業性金融機構保障生豬發展合理資金需求。一是準確掌握生豬生產貸款需求。金融要密切關注生豬生產、豬肉市場的變化情況,全面掌握生豬生產企業、養殖戶以及飼料、防疫、屠宰、銷售、儲備等生豬生產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信貸需求和信貸投放情況,認真分析其規模擴張潛力、市場應對能力,有針對性地加強信貸支持。二是利用擔保和保險手段防范生豬貸款風險。加強與擔保機構和保險機構的合作,擴大生豬生產類貸款的擔保和保險范圍,提高生豬生產企業和養殖戶貸款的可獲得能力。同時,積極探索同農業擔保、農業保險機構建立持續、健康的合作機制,進一步降低和分散風險。三是實行區別對待。各商業性金融機構要對生豬貸款發放情況做好調查統計和監測分析,改進對不同需求主體服務方式。重點加大對標準化生豬養殖的信貸支持力度,可以實行較為優惠的信貸及利率措施,實現穩定支持,從而形成長期合作關系;對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進行規模生豬生產的各方主體,優先予以貸款支持,促進規模養殖;對生豬散養戶,可以采用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多戶聯保的方式給予貸款支持。四是扶持受災養殖場(戶)恢復生產。對遭受豬瘟或藍耳病等疫情導致發生貸款拖欠的相關生豬生產養殖戶和企業,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本著商業原則,主動與借款人磋商,通過貸款展期和適當追加貸款投入等,幫助這些企業和養殖戶恢復生產,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
第四,嘗試直接融資。長期以來,東北金融機構單一化的狀態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金融市場體系發展滯后,已經成為不爭事實。針對生豬生產現狀及發展前景可以嘗試進行直接債券融資,首開東北農業畜牧養殖直接融資先河。
?。ǘ┥i基地建設重要舉措
首先,加大疫病防控力度。一是定期對養殖戶進行防疫病知識的培訓,堅決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飼養環境的管理,嚴格檢疫和消毒以及疫苗管理、飼料管理、獸藥管理。二是強化畜牧執法,加大生豬販運市場的整頓,加強各級防疫部門的建設,確保獸醫管理體制改革措施到位,保護引進技術人員,保證必要工作經費落實。
其次,加強市場監測和預警預報機制建設。建立生豬產、供、銷預警預報體系,加強對市場信息采集、整理和分析對比,科學測算掌握價格情況,區分不同情況,提早做出預警預報。同時加強對集貿市場、超市豬肉等副食品價格的巡查力度,規范標價,嚴肅查處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擾亂市場價格的行為。
再次,建立穩定養殖的補貼機制。為使生豬生產走出“價高,一哄而上;價跌,一落千丈”的不良發展怪圈,當市場價格波動過大,養殖戶養豬虧本的情況出現時,財政要給予適當的補貼,避免出現生豬斷檔的現象,穩定市場,保障豬肉供應。同時建議出臺有關鼓勵措施,積極引導和鼓勵有關保險機構深入到農村為生豬養殖辦理保險,為穩定發展生豬養殖提供必要保證。在發放育繁母豬補貼和保險補貼的同時,建議發放基礎性補貼,投入到檢疫和各種生豬養殖的場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供給標準化規模養殖戶使用,發揮財政長效資金作用,減輕規模養殖設施資金壓力,有效引導民間資金,形成長效補貼機制,促進龍江生豬養殖業可持續發展。
最后,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標準化規模養殖有益于產生規模效益和科學管理,積極引導和鼓勵生豬生產龍頭企業與中小農戶簽訂生豬訂單生產合同,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利用生豬加工龍頭企業拉動作用,支持生豬擴大生產規模,達到生豬養殖與加工企業共擔風險、共贏的目的。
一、建設生豬生產基地可行性分析
?。ㄒ唬┥i生產大形勢趨好
2007年5月下旬開始,全國36個大中城市白條豬肉價格同步上漲,進入7月份,精瘦肉每公斤平均零售價格超過22元,比上年同期上漲10元,漲幅達83%。豬肉價格短期迅速上漲,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在7月31日召開的全國“菜籃子”工作電視會議上,國務院召集財政部、商務部和農業部等相關部門部署了一系列措施,穩定生豬生產和保證豬肉供應。在生豬生產發展過程中,首次在全國范圍給予大力扶持和政策傾斜,會后財政與涉農部門都快速行動起來,生豬生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ǘ埥i發展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
首先,國家政策扶持和市場份額重新分置為龍江生豬發展提供有利機遇,可謂天時;其次,東北富足的糧食資源為發展生豬生產提供充足飼料保證,可謂地利;再次,致富奔小康已經成為龍江人民的共識,積極利用資源優勢盡快轉變為經濟優勢與保障國家豬肉供應緊密聯系在一起;同時長期積累的生豬養殖和檢疫經驗,也為生豬規模生產奠定良好基礎。龍江完全有條件和能力將占畜牧業產值35%的生豬產業繼續做大做強,達到畜牧業產值50%,甚至農業產值的半壁江山,那時龍江將會成為國家穩定的生豬供應大省。目前,龍江已經發展成為生豬外運大省,全省60%的商品豬銷往省外,保障重點城市居民豬肉供應。
?。ㄈ┗亟ㄔO勢在必行
供不應求是此輪生豬及豬肉價格上漲直接原因。2006年5月份,生豬價格平均每公斤4.90元,降至2000年以來最低點,養殖戶多數虧本,據測算,剔除人工費用出欄一頭育肥豬平均虧損80元,嚴重挫傷了生豬生產者的積極性,以至于養殖戶大量屠宰母豬,能繁母豬過少,導致全國性的生豬存欄下降,進而造成2007年5月以來生豬和豬肉價格持續上漲。
透過供需矛盾,深層次影響因素是我國缺乏生豬等畜牧養殖產品的穩定生產供應和宏觀價格與規模調控有效機制,對生豬生產宏觀調控能力不足。
我國豬肉消耗量巨大,每天消費豬肉14萬噸左右,每年豬肉消耗量占世界49%,我國生豬生產與市場供求變化對國際生豬市場價格與供需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為此,從長遠看,建設穩定生豬供應基地,進行總體規劃、實現價格和規模調控是我國保障生豬供應和平穩豬肉價格關鍵所在。
?。ㄋ模┌l展生豬生產遇到資金不足困擾
生豬生產資金需求量大。畜牧養殖業資金需求與農業種植不同,主要體現資金需求量大。畜牧養殖業本身風險較大。農業格局仍以糧食種植業為主。同時缺乏連接畜牧養殖業與金融行業的有效運行機制。目前在生豬養殖上能夠投放貸款的主要是農村信用社,而農村信用社受深化改革和資金所限,對于生豬等畜牧養殖業支持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社難支“三農”。
二、建設龍江生豬生產基地的建議
(一)發揮金融作用保證生豬發展資金需求
第一,央行政策傾斜。建議總行投放專項再貸款扶持龍江生豬等畜牧養殖業發展。經過央行九年的支農再貸款扶持,糧食產區種植業發展已經能夠穩定可持續進行,為此,種植業貸款投放可以向綠色、無公害和高效農業重點傾斜,投放專項再貸款可以向更能促進農民增加收入和提高就業機會的畜牧養殖業傾斜,扶持龍江生豬供應基地建設,保障國家豬肉等畜牧養殖產品穩定供應。
第二,政策銀行扶持良種發展。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在改革中,嘗試在降低風險的同時擴大收益,可以在生豬的優良品種和好的種群引進中要發揮專項資金作用,實行資金封閉運行,體現政策扶持意圖,扶持龍江生豬經濟發展。
第三,商業性金融機構保障生豬發展合理資金需求。一是準確掌握生豬生產貸款需求。金融要密切關注生豬生產、豬肉市場的變化情況,全面掌握生豬生產企業、養殖戶以及飼料、防疫、屠宰、銷售、儲備等生豬生產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信貸需求和信貸投放情況,認真分析其規模擴張潛力、市場應對能力,有針對性地加強信貸支持。二是利用擔保和保險手段防范生豬貸款風險。加強與擔保機構和保險機構的合作,擴大生豬生產類貸款的擔保和保險范圍,提高生豬生產企業和養殖戶貸款的可獲得能力。同時,積極探索同農業擔保、農業保險機構建立持續、健康的合作機制,進一步降低和分散風險。三是實行區別對待。各商業性金融機構要對生豬貸款發放情況做好調查統計和監測分析,改進對不同需求主體服務方式。重點加大對標準化生豬養殖的信貸支持力度,可以實行較為優惠的信貸及利率措施,實現穩定支持,從而形成長期合作關系;對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進行規模生豬生產的各方主體,優先予以貸款支持,促進規模養殖;對生豬散養戶,可以采用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多戶聯保的方式給予貸款支持。四是扶持受災養殖場(戶)恢復生產。對遭受豬瘟或藍耳病等疫情導致發生貸款拖欠的相關生豬生產養殖戶和企業,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本著商業原則,主動與借款人磋商,通過貸款展期和適當追加貸款投入等,幫助這些企業和養殖戶恢復生產,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
第四,嘗試直接融資。長期以來,東北金融機構單一化的狀態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金融市場體系發展滯后,已經成為不爭事實。針對生豬生產現狀及發展前景可以嘗試進行直接債券融資,首開東北農業畜牧養殖直接融資先河。
?。ǘ┥i基地建設重要舉措
首先,加大疫病防控力度。一是定期對養殖戶進行防疫病知識的培訓,堅決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飼養環境的管理,嚴格檢疫和消毒以及疫苗管理、飼料管理、獸藥管理。二是強化畜牧執法,加大生豬販運市場的整頓,加強各級防疫部門的建設,確保獸醫管理體制改革措施到位,保護引進技術人員,保證必要工作經費落實。
其次,加強市場監測和預警預報機制建設。建立生豬產、供、銷預警預報體系,加強對市場信息采集、整理和分析對比,科學測算掌握價格情況,區分不同情況,提早做出預警預報。同時加強對集貿市場、超市豬肉等副食品價格的巡查力度,規范標價,嚴肅查處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擾亂市場價格的行為。
再次,建立穩定養殖的補貼機制。為使生豬生產走出“價高,一哄而上;價跌,一落千丈”的不良發展怪圈,當市場價格波動過大,養殖戶養豬虧本的情況出現時,財政要給予適當的補貼,避免出現生豬斷檔的現象,穩定市場,保障豬肉供應。同時建議出臺有關鼓勵措施,積極引導和鼓勵有關保險機構深入到農村為生豬養殖辦理保險,為穩定發展生豬養殖提供必要保證。在發放育繁母豬補貼和保險補貼的同時,建議發放基礎性補貼,投入到檢疫和各種生豬養殖的場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供給標準化規模養殖戶使用,發揮財政長效資金作用,減輕規模養殖設施資金壓力,有效引導民間資金,形成長效補貼機制,促進龍江生豬養殖業可持續發展。
最后,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標準化規模養殖有益于產生規模效益和科學管理,積極引導和鼓勵生豬生產龍頭企業與中小農戶簽訂生豬訂單生產合同,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利用生豬加工龍頭企業拉動作用,支持生豬擴大生產規模,達到生豬養殖與加工企業共擔風險、共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