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省項城市在發展畜牧業生產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主線,堅持發展與保護并重,不斷創新思路,積極開展標準化動物防疫工作,構建了機構健全、責任清晰、程序規范、防控嚴密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形成了“防疫體系標準化,免疫程序規范化,監督機制制度化,檢疫監督嚴格化”的動物防疫模式,保證了畜牧業生產健康快速發展,加快了新農村建設步伐。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構筑完善的防疫組織體系
該市成立了由市長任指揮長,分管副市長任副指揮長,市政府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指揮部。制定下發了《項城市防控重大動物疫病應急預案》,明確了分工,建立了部門協作聯動機制。把動物防疫列入鄉鎮政府年度考核目標,全面落實了鄉鎮政府(辦事處)保密度,基層防疫中隊保質量的動物防疫工作新機制,形成了行政、技術雙軌管理體系;畜牧局與基層防疫中隊、防疫中隊與防疫員、防疫員與養殖場之間簽訂了動物防疫目標管理責任書。將防疫責任落實到每個單位和個人,切實保證防疫工作橫到邊、縱到底,不留死角。集中免疫期間,市領導不定時對各鄉鎮防控工作進行督查,發現問題現場解決;市重大動物疫情控制委員會辦公室組成督導組,分包鄉鎮進行督查。集中免疫工作結束后,指揮部辦公室還要對各鄉鎮防疫情況進行考核驗收,全市通報,對年度動物防疫工作成績突出的鄉鎮,市政府給予獎勵,對因工作不力而出現疫情的鄉鎮,給予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年度考核加倍扣分,并追究主要領導責任。
二、“選、培、建、管”并舉,建立穩定的基層防疫隊伍
該市本著“嚴格把關薦好人,責任制度管好人,加大投入穩定人,加強培訓提高人”的原則,緊張有序地建立起基層防疫隊伍。
1.選聘高素質防疫員。市政府根據項城市防疫實際,由畜牧局按照公開、公平、公正、透明、擇優的原則,通過筆試、面試,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了100名懂專業技術、有實際工作經驗、有責任感和事業心的基層防疫員。畜牧局對招聘的防疫員實行動態管理,每年簽訂一次動物防疫員勞務協議合同,防疫員勞務費以每人每年5500元的標準納入市財政預算。為加強對防疫人員的掌控,穩定基層防疫隊伍,市畜牧局采取公開競爭的方式,選拔9名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工作有魄力的在職人員擔任防疫中隊中隊長,防疫中隊為畜牧局派出機構,中隊長保留原單位身份、編制,待遇不變。
2.強化業務培訓,提高素質能力。人員招聘結束后,由市畜牧局組織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崗前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防疫員的職責、畜禽防疫操作規程、消毒滅源和疫情報告等。針對防疫員上崗時間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的實際,把提高人員素質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定期對防疫員進行培訓教育,一是抓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倡導“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團結奉獻,為牧爭榮”的時代風尚,教育職工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端正服務態度,轉變工作作風。二是采取集中授課、分散學習的方法,對防疫中隊進行業務培訓。今年先后舉辦了4期培訓,重點進行了政策法規、經營管理、畜牧產業化、飼養管理、實用新技術推廣等方面的教育培訓。進一步提高防疫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防疫中隊建立后,市畜牧局又籌措資金為防疫中隊配備了辦公用具,為防疫員配備了耳標鉗、注射器、疫苗保存箱、保定器和工作服。做到了有辦公地點、有牌子、有人員、有器械,從而調動了防疫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4.強化管理,提升動物疫病防控能力。一是劃分防控區,固定防疫人員。根據全市各行政區域內畜禽分布情況和防疫工作需要,將全市劃分為9個動物防疫責任區域,每個防疫中隊輻射1個~2個鄉,9個中隊又根據各自區域內情況將防控區進行細化,具體到每個行政村、每個防疫員。繪制了《項城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區域圖》、《動物防疫中隊防控網絡圖》。詳細標注了每一個防疫中隊、每一名防疫員所負責的區域。在行政體系上,每個行政村明確一名信息聯絡員,具體負責向防疫中隊、防疫員提供及時的畜禽養殖動態信息,并在防控圖上固定。每個防疫員、信息聯絡員具體到行政村、自然村、養殖戶,嚴格按照責任分工開展防疫工作,形成了市、鄉(鎮)、村各負其責、三級聯動的防控網絡。二是規范防疫行為,增強防疫透明度。全市統一制定了管理制度、免疫檔案管理、免疫接種注意事項、疫苗領取發放、動物疫情報告、工作紀律、疫苗使用等各項規章制度,并在各防疫中隊懸掛上墻。把國家的防疫政策向群眾公開,在每村的主要街道建立防疫明白欄,把防疫項目、收費標準、防疫周期、聯系方式、舉報電話等向群眾公開。為方便群眾,防疫中隊還相應成立了畜禽養殖服務大廳,設立了24小時服務電話,把服務送到養殖戶的家門口。為切實加強對防疫員的管理,增強防疫員的責任感,市畜牧局在“三項制度”的基礎上出臺了《項城市畜牧局動物防疫中隊暫行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防疫員工作職責和工作目標,并根據績效,實行末位淘汰。三是創新機制,提高防疫實效。春秋防疫采取兵團推進、集中會戰、日常補防的方式,實行村級動物防疫日制度,根據每村的信息聯絡員提供的信息,每村每月固定1天~2天作為動物防疫日,每到固定防疫日,防疫中隊人員準時進村防疫。防疫中隊還印制了服務聯系卡,發放到養殖場(戶)手中,切實做到了動物防疫工作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工作中嚴格執行“兩到戶”(《動物防疫告知書》送到戶,畜禽免疫臺賬做到戶)、“兩到畜”(防疫到畜,耳標到畜)。推行畜禽規模養殖場與畜牧防疫部門“雙向承諾制”,監督指導養殖場(戶)按要求、程序進行防疫,并發放防疫督查通知書,確保了免疫工作的速度和質量,達到了“不漏村、不漏報、不漏戶、不漏畜(禽)”的標準要求。
三、強化監督管理,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
為保障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該市采取專項突擊性檢查與平時監督檢查相結合的辦法,依法加大了對畜牧業生產資料投入市場的管理,對假冒偽劣獸藥、非法經營生物制品、銷售和使用“瘦肉精”等違禁藥品的違法行為開展了專項整治。加強了對屠宰場、冷庫、肉品連鎖店、集貿市場、重點活禽交易區、學校及其他經營戶的監督管理。與從事運輸、銷售、加工、屠宰、儲藏畜禽的商戶、肉品連鎖店簽訂保證不出售、不加工、不儲運、不儲藏病死畜禽及其產品的責任承諾書,強化了廣大商戶的責任意識、風險意識。對全市的活畜禽交易市場、屠宰場(點)進行嚴格整頓,規范畜禽糞便、屠宰污物的無害化處理,消除傳染隱患。對每天進入市場的畜禽數量、產地、檢疫證明等進行登記,經嚴格查驗無誤后,才能上市交易。對來源不明、病死或死因不明、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畜禽及其產品堅決進行無害化處理。實行執法程序公開、收費標準公開、舉報監督電話公開,形成了“辦案過程、案卷形成、案件終結、立卷歸檔”的工作程序。做到違法案件查處不過夜、打擊違法行為不手軟,有效預防了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保證了上市肉品安全,營造了良好的安全消費環境。
四、多措并舉,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針,市畜牧局立足自身行業優勢,強化各項措施,積極推動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強化服務功能,采取舉行短期培訓班、送科技下鄉等各種行之有效的形式,加快畜牧業生產新技術新成果的宣傳。廣泛開展了“送科技下鄉”活動,組織畜牧科技人員進村入戶,為養殖戶提供面對面服務,幫助解決生產實踐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今年已舉辦各種培訓班10期,培訓人員2000余人次,現場指導500人次。二是大力推行欄圈改造,積極引導群眾改變傳統飼養習慣,對散養畜禽實行圈養,逐步向規模化、標準化飼養小區過渡。按照“一池三改”的要求,指導農民進行圈舍改造,加強了對規模養殖場的監督管理,改善了村居環境和農民的生活條件。三是加快了規模養殖和小區建設。按照有利于“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村文明,村容整潔”的要求,引導農民由庭院養殖向小區規模養殖轉變,不斷推進“六統一”的標準化管理模式,建設生態養殖小區,以推廣沼氣技術為重點,大力推廣了“豬-沼-果(蔬)”等生態養殖模式。組織人員配合鄉鎮做好新建小區的規劃和原有小區的改造提升,使養殖小區達到品種優良化、糞便處理無害化、環境生態化、防疫達標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科學化、產品綠色化,實現飼養方式與畜牧業發展要求相適應,畜牧業發展與環境和人類健康要求相和諧。四是為龍頭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市領導經常帶領畜牧局相關人員多次到大型養殖場調研,對生產管理和業務技術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并幫助制定免疫程序,開通技術服務熱線。五是推進產銷聯建制度和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幫助養殖企業提高飼養水平,促進其嚴格按照無公害生產標準進行生產。截至目前,該市共有6家養殖業通過省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5家企業成為京滬等大中城市產銷聯建基地,有力地提高了養殖效益。六是規范建立了一批生產規模化、管理標準化的養殖示范場區,全市建成規模養殖場1781個,養殖小區16個,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295個,畜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初現規模。利用養殖小區這個載體形成了“公司+農戶”、“龍頭+基地+農戶”等幾種畜牧產業化模式,使龍頭企業、養殖小區、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與農戶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了有效的產銷聯合體和利益共同體,實現了由分散生產向產業化、標準化生產的轉變。七是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按照自愿、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鼓勵發展經濟合作社、專業協會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充分發揮他們在開拓市場、行業自律、保護行業權益等方面的作用,不斷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目前全市已成立了泰隆、仁泰、順鑫、大山、劍宏等20多家畜禽養殖合作社,促使養殖業走上了產業化、規模化發展軌道,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發展動力。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構筑完善的防疫組織體系
該市成立了由市長任指揮長,分管副市長任副指揮長,市政府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指揮部。制定下發了《項城市防控重大動物疫病應急預案》,明確了分工,建立了部門協作聯動機制。把動物防疫列入鄉鎮政府年度考核目標,全面落實了鄉鎮政府(辦事處)保密度,基層防疫中隊保質量的動物防疫工作新機制,形成了行政、技術雙軌管理體系;畜牧局與基層防疫中隊、防疫中隊與防疫員、防疫員與養殖場之間簽訂了動物防疫目標管理責任書。將防疫責任落實到每個單位和個人,切實保證防疫工作橫到邊、縱到底,不留死角。集中免疫期間,市領導不定時對各鄉鎮防控工作進行督查,發現問題現場解決;市重大動物疫情控制委員會辦公室組成督導組,分包鄉鎮進行督查。集中免疫工作結束后,指揮部辦公室還要對各鄉鎮防疫情況進行考核驗收,全市通報,對年度動物防疫工作成績突出的鄉鎮,市政府給予獎勵,對因工作不力而出現疫情的鄉鎮,給予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年度考核加倍扣分,并追究主要領導責任。
二、“選、培、建、管”并舉,建立穩定的基層防疫隊伍
該市本著“嚴格把關薦好人,責任制度管好人,加大投入穩定人,加強培訓提高人”的原則,緊張有序地建立起基層防疫隊伍。
1.選聘高素質防疫員。市政府根據項城市防疫實際,由畜牧局按照公開、公平、公正、透明、擇優的原則,通過筆試、面試,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了100名懂專業技術、有實際工作經驗、有責任感和事業心的基層防疫員。畜牧局對招聘的防疫員實行動態管理,每年簽訂一次動物防疫員勞務協議合同,防疫員勞務費以每人每年5500元的標準納入市財政預算。為加強對防疫人員的掌控,穩定基層防疫隊伍,市畜牧局采取公開競爭的方式,選拔9名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工作有魄力的在職人員擔任防疫中隊中隊長,防疫中隊為畜牧局派出機構,中隊長保留原單位身份、編制,待遇不變。
2.強化業務培訓,提高素質能力。人員招聘結束后,由市畜牧局組織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崗前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防疫員的職責、畜禽防疫操作規程、消毒滅源和疫情報告等。針對防疫員上崗時間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的實際,把提高人員素質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定期對防疫員進行培訓教育,一是抓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倡導“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團結奉獻,為牧爭榮”的時代風尚,教育職工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端正服務態度,轉變工作作風。二是采取集中授課、分散學習的方法,對防疫中隊進行業務培訓。今年先后舉辦了4期培訓,重點進行了政策法規、經營管理、畜牧產業化、飼養管理、實用新技術推廣等方面的教育培訓。進一步提高防疫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防疫中隊建立后,市畜牧局又籌措資金為防疫中隊配備了辦公用具,為防疫員配備了耳標鉗、注射器、疫苗保存箱、保定器和工作服。做到了有辦公地點、有牌子、有人員、有器械,從而調動了防疫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4.強化管理,提升動物疫病防控能力。一是劃分防控區,固定防疫人員。根據全市各行政區域內畜禽分布情況和防疫工作需要,將全市劃分為9個動物防疫責任區域,每個防疫中隊輻射1個~2個鄉,9個中隊又根據各自區域內情況將防控區進行細化,具體到每個行政村、每個防疫員。繪制了《項城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區域圖》、《動物防疫中隊防控網絡圖》。詳細標注了每一個防疫中隊、每一名防疫員所負責的區域。在行政體系上,每個行政村明確一名信息聯絡員,具體負責向防疫中隊、防疫員提供及時的畜禽養殖動態信息,并在防控圖上固定。每個防疫員、信息聯絡員具體到行政村、自然村、養殖戶,嚴格按照責任分工開展防疫工作,形成了市、鄉(鎮)、村各負其責、三級聯動的防控網絡。二是規范防疫行為,增強防疫透明度。全市統一制定了管理制度、免疫檔案管理、免疫接種注意事項、疫苗領取發放、動物疫情報告、工作紀律、疫苗使用等各項規章制度,并在各防疫中隊懸掛上墻。把國家的防疫政策向群眾公開,在每村的主要街道建立防疫明白欄,把防疫項目、收費標準、防疫周期、聯系方式、舉報電話等向群眾公開。為方便群眾,防疫中隊還相應成立了畜禽養殖服務大廳,設立了24小時服務電話,把服務送到養殖戶的家門口。為切實加強對防疫員的管理,增強防疫員的責任感,市畜牧局在“三項制度”的基礎上出臺了《項城市畜牧局動物防疫中隊暫行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防疫員工作職責和工作目標,并根據績效,實行末位淘汰。三是創新機制,提高防疫實效。春秋防疫采取兵團推進、集中會戰、日常補防的方式,實行村級動物防疫日制度,根據每村的信息聯絡員提供的信息,每村每月固定1天~2天作為動物防疫日,每到固定防疫日,防疫中隊人員準時進村防疫。防疫中隊還印制了服務聯系卡,發放到養殖場(戶)手中,切實做到了動物防疫工作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工作中嚴格執行“兩到戶”(《動物防疫告知書》送到戶,畜禽免疫臺賬做到戶)、“兩到畜”(防疫到畜,耳標到畜)。推行畜禽規模養殖場與畜牧防疫部門“雙向承諾制”,監督指導養殖場(戶)按要求、程序進行防疫,并發放防疫督查通知書,確保了免疫工作的速度和質量,達到了“不漏村、不漏報、不漏戶、不漏畜(禽)”的標準要求。
三、強化監督管理,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
為保障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該市采取專項突擊性檢查與平時監督檢查相結合的辦法,依法加大了對畜牧業生產資料投入市場的管理,對假冒偽劣獸藥、非法經營生物制品、銷售和使用“瘦肉精”等違禁藥品的違法行為開展了專項整治。加強了對屠宰場、冷庫、肉品連鎖店、集貿市場、重點活禽交易區、學校及其他經營戶的監督管理。與從事運輸、銷售、加工、屠宰、儲藏畜禽的商戶、肉品連鎖店簽訂保證不出售、不加工、不儲運、不儲藏病死畜禽及其產品的責任承諾書,強化了廣大商戶的責任意識、風險意識。對全市的活畜禽交易市場、屠宰場(點)進行嚴格整頓,規范畜禽糞便、屠宰污物的無害化處理,消除傳染隱患。對每天進入市場的畜禽數量、產地、檢疫證明等進行登記,經嚴格查驗無誤后,才能上市交易。對來源不明、病死或死因不明、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畜禽及其產品堅決進行無害化處理。實行執法程序公開、收費標準公開、舉報監督電話公開,形成了“辦案過程、案卷形成、案件終結、立卷歸檔”的工作程序。做到違法案件查處不過夜、打擊違法行為不手軟,有效預防了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保證了上市肉品安全,營造了良好的安全消費環境。
四、多措并舉,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針,市畜牧局立足自身行業優勢,強化各項措施,積極推動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強化服務功能,采取舉行短期培訓班、送科技下鄉等各種行之有效的形式,加快畜牧業生產新技術新成果的宣傳。廣泛開展了“送科技下鄉”活動,組織畜牧科技人員進村入戶,為養殖戶提供面對面服務,幫助解決生產實踐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今年已舉辦各種培訓班10期,培訓人員2000余人次,現場指導500人次。二是大力推行欄圈改造,積極引導群眾改變傳統飼養習慣,對散養畜禽實行圈養,逐步向規模化、標準化飼養小區過渡。按照“一池三改”的要求,指導農民進行圈舍改造,加強了對規模養殖場的監督管理,改善了村居環境和農民的生活條件。三是加快了規模養殖和小區建設。按照有利于“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村文明,村容整潔”的要求,引導農民由庭院養殖向小區規模養殖轉變,不斷推進“六統一”的標準化管理模式,建設生態養殖小區,以推廣沼氣技術為重點,大力推廣了“豬-沼-果(蔬)”等生態養殖模式。組織人員配合鄉鎮做好新建小區的規劃和原有小區的改造提升,使養殖小區達到品種優良化、糞便處理無害化、環境生態化、防疫達標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科學化、產品綠色化,實現飼養方式與畜牧業發展要求相適應,畜牧業發展與環境和人類健康要求相和諧。四是為龍頭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市領導經常帶領畜牧局相關人員多次到大型養殖場調研,對生產管理和業務技術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并幫助制定免疫程序,開通技術服務熱線。五是推進產銷聯建制度和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幫助養殖企業提高飼養水平,促進其嚴格按照無公害生產標準進行生產。截至目前,該市共有6家養殖業通過省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5家企業成為京滬等大中城市產銷聯建基地,有力地提高了養殖效益。六是規范建立了一批生產規模化、管理標準化的養殖示范場區,全市建成規模養殖場1781個,養殖小區16個,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295個,畜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初現規模。利用養殖小區這個載體形成了“公司+農戶”、“龍頭+基地+農戶”等幾種畜牧產業化模式,使龍頭企業、養殖小區、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與農戶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了有效的產銷聯合體和利益共同體,實現了由分散生產向產業化、標準化生產的轉變。七是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按照自愿、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鼓勵發展經濟合作社、專業協會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充分發揮他們在開拓市場、行業自律、保護行業權益等方面的作用,不斷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目前全市已成立了泰隆、仁泰、順鑫、大山、劍宏等20多家畜禽養殖合作社,促使養殖業走上了產業化、規模化發展軌道,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