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時期,三聚氰胺的魔影一直在國人的餐桌旁徘徊。令人惴惴不安,心有余悸。說老實話,許多消費者初次聽到“三聚氰胺”這個詞感到很拗口,念了好幾遍才記住。他們不免責問:為何不法分子能夠如此明目張膽?為何“毒食品”從生產到出售每個環節都如此順暢?他們用于犯罪的化工原料和藥品是從哪兒弄到的?
日前聽食品專家感嘆,別瞧一些犯罪分子連小學都沒畢業,卻個個人模狗樣地成了“化學家”,干起害人勾當來十分嫻熟。這正應了那句話———10個愚昧的壞蛋,不如一個有文化的惡棍。這些家伙的“知識結構”越上檔次,城鄉消費者的受害幾率就越高。我們知道,再高明的犯罪分子,也離不開“道具”的幫襯。比如,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驅動下,在勾兌假酒時加入價格便宜的食用酒精或更便宜的工業酒精,有的甚至是對人體極端有害的甲醇。日前,某地執法人員發現,一些酒精銷售企業連最起碼的購銷記錄都沒有。按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甲醇、工業酒精等均屬危險化學品。一個販賣甲醇的老板一天出貨1600公斤,此人觀點竟然是“誰來提貨就賣給誰”。另外,人們常看到一些食品批發市場門市部的貨架上擺放著多種食品添加劑:瓶裝的、袋裝的、液體的、粉末的,稱得上“琳瑯滿目”。標簽上清楚地寫著:牛肉粉香精、蘋果香精、面包改良劑……甚至還有新奧爾良烤翅雞肉粉。當然,制造假酒和濫用食品添加劑不能相提并論,然而事實卻讓人不寒而栗:有了這么“方便快捷”的銷售服務,若沒有必要的管控,人家做起事來豈能不得心應手!
因而有關專家建議:為確保食品安全,一定要從源頭控制,其中重要的一項措施,就是對一些化學藥品試劑包括具有較大副作用的食品添加劑,要實施嚴格管控。即便出了事,也可對涉案嫌犯追查到底。至于管控手段,不妨參考處方藥。眾所周知,為了保障患者服藥安全,國家藥監部門規定,患者在藥店購買處方藥要憑醫生的處方。非處方藥相對于處方藥來說毒副作用小,安全性、有效性有保障,它主要用于患者容易自我診斷、自我治療的常見輕微疾病。非處方藥雖然可以買到,但患者若對藥品性能不了解,還是應該向藥店的藥師咨詢。還有,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出臺了一系列藥品管理規定,比如對被稱為特殊藥品的毒性藥品、麻醉類藥品、精神類藥品制定了專門的管理辦法,要求做到專人、專柜、專方、專冊、專賬管理。醫院管理中要求將特殊藥品的處方保留兩年。特殊藥品除管理上有嚴格程序外,醫生在給患者開這類藥時,用量也有嚴格控制,比如開精神類藥品時一般只開一周的量。日前,我因嗓子發炎去藥店購買抗生素就碰了“釘子”,人家堅決不賣。但這個“釘子”碰得很舒服,因為藥店工作人員是為我的健康著想。假如我們像控制處方藥一樣,從源頭卡死造假摻假者,讓他們感覺購買化學藥品時比“登天”還難,效果肯定比事后瞎忙乎要強。
人們呼吁:中國的食品安全體系已經出現“破洞”,各方應盡快行動起來修補好這張“網”。不要讓人們一次次對有毒食品聲討,又一次次對食品安全失望。管好社會上的“食品藥店”和“飼料藥店”,絕不能讓貪心的家伙屢屢得手,最好讓他們在第一次“買藥”時就碰死!
日前聽食品專家感嘆,別瞧一些犯罪分子連小學都沒畢業,卻個個人模狗樣地成了“化學家”,干起害人勾當來十分嫻熟。這正應了那句話———10個愚昧的壞蛋,不如一個有文化的惡棍。這些家伙的“知識結構”越上檔次,城鄉消費者的受害幾率就越高。我們知道,再高明的犯罪分子,也離不開“道具”的幫襯。比如,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驅動下,在勾兌假酒時加入價格便宜的食用酒精或更便宜的工業酒精,有的甚至是對人體極端有害的甲醇。日前,某地執法人員發現,一些酒精銷售企業連最起碼的購銷記錄都沒有。按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甲醇、工業酒精等均屬危險化學品。一個販賣甲醇的老板一天出貨1600公斤,此人觀點竟然是“誰來提貨就賣給誰”。另外,人們常看到一些食品批發市場門市部的貨架上擺放著多種食品添加劑:瓶裝的、袋裝的、液體的、粉末的,稱得上“琳瑯滿目”。標簽上清楚地寫著:牛肉粉香精、蘋果香精、面包改良劑……甚至還有新奧爾良烤翅雞肉粉。當然,制造假酒和濫用食品添加劑不能相提并論,然而事實卻讓人不寒而栗:有了這么“方便快捷”的銷售服務,若沒有必要的管控,人家做起事來豈能不得心應手!
因而有關專家建議:為確保食品安全,一定要從源頭控制,其中重要的一項措施,就是對一些化學藥品試劑包括具有較大副作用的食品添加劑,要實施嚴格管控。即便出了事,也可對涉案嫌犯追查到底。至于管控手段,不妨參考處方藥。眾所周知,為了保障患者服藥安全,國家藥監部門規定,患者在藥店購買處方藥要憑醫生的處方。非處方藥相對于處方藥來說毒副作用小,安全性、有效性有保障,它主要用于患者容易自我診斷、自我治療的常見輕微疾病。非處方藥雖然可以買到,但患者若對藥品性能不了解,還是應該向藥店的藥師咨詢。還有,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出臺了一系列藥品管理規定,比如對被稱為特殊藥品的毒性藥品、麻醉類藥品、精神類藥品制定了專門的管理辦法,要求做到專人、專柜、專方、專冊、專賬管理。醫院管理中要求將特殊藥品的處方保留兩年。特殊藥品除管理上有嚴格程序外,醫生在給患者開這類藥時,用量也有嚴格控制,比如開精神類藥品時一般只開一周的量。日前,我因嗓子發炎去藥店購買抗生素就碰了“釘子”,人家堅決不賣。但這個“釘子”碰得很舒服,因為藥店工作人員是為我的健康著想。假如我們像控制處方藥一樣,從源頭卡死造假摻假者,讓他們感覺購買化學藥品時比“登天”還難,效果肯定比事后瞎忙乎要強。
人們呼吁:中國的食品安全體系已經出現“破洞”,各方應盡快行動起來修補好這張“網”。不要讓人們一次次對有毒食品聲討,又一次次對食品安全失望。管好社會上的“食品藥店”和“飼料藥店”,絕不能讓貪心的家伙屢屢得手,最好讓他們在第一次“買藥”時就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