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遠安縣畜牧業發展思考和建議
《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從加快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等三個方面全面部署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決定》是今后一個時期推動農村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決定》強調要“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支持規模化飼養,加強品種改良和疫病防控”。我們要適應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形勢,順應遠安走在全省山區縣市前列的新要求,順應農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創新發展現代畜牧業的新思路,針對遠安區位優勢弱、畜牧板塊小、產業化程度低的新特點落實新舉措,做大做強遠安畜牧業,為我縣走在山區縣市前列做貢獻。
一、 認清發展形勢,正視發展現狀
當前,畜牧業發展正處于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發展過渡的轉型期和轉折點,面臨新的發展形勢和新一輪發展的重大機遇。
(一)有良好的外部環境。《決定》出臺后,國家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和細則。農業部長孫政才在解讀《決定》時提出,要抓住國家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啟動實施新一輪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支持優勢農產品生產發展,充實“米袋子”、豐富“菜籃子”、鼓實“錢匣子”,優化農產品區域布局,加快構建農業產業體系。預示國家將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現代農業。十七屆三中全會后,國務院召開常務工作會議決定盡快出臺振興奶業、穩定生豬生產的政策。可以說,2009年及今后一個時期,國家扶持發展現代畜牧業的政策會更優惠,投入力度會更大。
(二)有較強的內在動力。如今,農村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畜牧業生產主體---農民思發展、想致富、求變化的愿望強烈,不少農戶選擇了畜禽養殖業、養畜致富的路子。據調查,目前全縣畜禽養殖大戶達到了660戶,其中生豬養殖大戶達到540戶。僅今年就新增畜禽養殖大戶200余戶。有近20個戶依靠國家扶持和自籌資金對欄圈進行了標準化改造。全縣農民經受了2005年至2006年持續市場低迷和重大動物疫情的雙重考驗,受到了自2007年以來畜產品市場利好的激勵。畜禽養殖農戶在困境中求得發展、獲得效益,一批養殖戶經過自然和市場風險的洗禮,變得理性和成熟。農民特別是大戶應對風險的意識增強,應變能力增強,發展信心增強。從內在規律看,發達國家養殖業比重占大農業的50%以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城鄉居民對畜禽產品數量和質量需求不斷提升,畜牧業發展潛力還很大。在大農業中,畜牧業的行業比較優勢明顯,飼養一頭豬相當一畝糧,必然會吸引更多資本投向畜牧業。
(三)有明確的發展導向。《決定》提出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現代畜牧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一是畜牧業在促進“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目標實現中承擔份額重,將來發達水平要達到50%。二是“村容整潔”目標的實現要求畜牧業從傳統落后的粗放經營方式向現代化集約經營方式轉變,推進標準化、規模化養殖。三是從農村群眾身體健康安全出發,對動物疫病特別是人畜共患疫病的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實現人畜分離,無害化處理,推進生態化養殖。
(四)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生豬生產波動一般四年一個周期,要經歷低谷期、發展期、高峰期和下滑期四個時期。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生豬生產經歷高峰期后開始進入徘徊下滑期,畜禽產品價格尤其是生豬價格開始走低,但仔豬價格、飼料價格等也同時下調,生產成本同步下降,養豬利潤仍維持在一定水平。實踐證明,不論哪個時期,畜禽養殖效益回旋余地都較大,只要經營管理得當,仍然有利可圖。畜牧業具有前拉后帶作用,可帶動農產品轉化增值,帶動種植業發展和農副產品加工,既適合家庭經營,又適合規模養殖,是關聯度高、拓展性強的產業。大力發展畜牧業可推動農業生產向深度和廣度進軍,拓展農業生產的空間,開辟更多的生產門路,促進農業內部結構、區域結構的調整,實現農牧配套優勢互補,是增加農民現金收入的現實選擇。
在充分認識畜牧業發展的有利因素的同時,更要清醒地看到當前遠安畜牧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不利因素:一是區位優勢弱,板塊規模小,畜牧業發展先天不足。我縣畜禽飼養規模總量在全市13個縣市區中排列第九位。畜禽飼養量不到宜都、枝江、夷陵、當陽等市區的1/3,比其它4個山區縣市規模也小。宜昌市生豬飼養總量在全省位居榜首,屬于強市大市,但我縣屬于強市大市中的弱縣小縣。由于塊頭不大,產業化經營水平低,特色不鮮明,在爭取國家政策扶持和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二是動物疫病防控難度和壓力大。當前,動物疫情發生的不確定性、不可預見性和復雜性增強。受自然環境變化影響,疫病變異快,發病規律改變,出現反復無常,助長疫病發生的人為因素增多,如濫用藥物、飼料添加劑,遠距離、跨地域調運等。在當前動物疫病污染面較廣,畜產品大流通、候鳥大遷徙的情況下,落后的飼養方式很易導致疫病發生,威脅畜牧業發展。三是畜產品質量安全形勢嚴峻。近幾年,假冒偽劣飼料,甚至有毒有害添加劑和獸藥流入市場,進入生產環節,直接威脅到畜產品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安全,給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四是生態環保問題凸顯。畜禽養殖大戶糞污處理設施不配套,散養農戶飼養“垃圾豬”等易造成農業環境面源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將制約畜牧產業做大做強。
二、更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思路
思路一變天地寬。《決定》對農村改革發展做出了新的戰略部署,農村改革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必須更新發展理念創新工作思路。2009年,全縣畜牧業發展思路上要認真貫徹落實《決定》精神,緊扣新農村建設主題,緊扣畜牧產業化經營主線,緊扣遠安走在全省山區縣市前列的戰略目標,突出適度規模養殖、品種改良、服務保障等三大工作重點搶抓畜牧業發展機遇,轉變畜牧業增長方式,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按照這一發展思路,打好現代畜牧業發展基礎,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
(一)正確處理好生產發展和疫病防控的關系。大力推進健康養殖和標準化生產,按照高標準、高起點、高質量要求發展設施畜牧業,徹底轉變畜牧生產方式。通過推行標準化生產,降低疫病發生機率和防控成本,牢牢掌握防疫工作的主動權。全縣要大力推廣“150”、“250”、“500”等標準化養殖模式,加快淘汰“喂年豬”、“垃圾豬”的落后散養模式,提高畜牧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水平。
(二)正確處理畜牧產業發展與農村生態家園建設的關系。緊密結合全縣新農村建設,抓好畜禽養殖小區規劃,按照“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的要求緊密結合農村沼氣能源工程建設,抓好欄圈建設改造,實行住房建設與欄圈改造、糞污處理設施同時規劃設計、同時建設、同時使用,做到人畜分離、糞污集中處理、綜合利用,變廢為“寶”。
(三)正確處理發展畜牧產業與大農業的關系。緊密結合全縣農業結構調整,抓好農牧配套跟進發展。瞄準發展綠色有機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目標,大力推廣立體生態種養殖模式和生物有機肥,拓寬畜牧業發展空間和增值潛力。結合柑桔產業發展果園養雞,以期達到“除草滅蟲少占地,增肥升質增效益,互利共生雙贏利”的目的。結合優質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利用畜禽糞污生產生物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及污染,培肥地力,改善農產品質量。通過農牧配套、有機肥加工、沼氣發酵、設施處理等多種途徑實現畜禽排泄物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推進高效生態農業發展。
三、明確發展目標,創新發展舉措
2009年,全縣畜牧業發展指導思想上要堅持以十七屆三種全會精神為指針,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現代畜牧業為目標,以推進標準化、規模化、生態化養殖為抓手,強化疫病防控和安全保障,努力增加農民養殖收入,為遠安走在全省山區縣市前列作貢獻。一是畜牧經發展指標。2009年全縣計劃新增生豬出存2萬頭以上,達到29.2萬頭,牛出欄0.4萬頭,羊出欄4.2萬只,禽出籠45萬只,禽蛋產量1428噸,肉類產量23500噸,同比分別增長7.3%、5.26%、5%、12.5%、5%和6.8%。二是現代畜牧業示范建設目標。建設生豬養殖小區2個,培育“三化”(標準化、規模化、生態化)養殖場5個,發展“150”,“250”,“500”標準化養殖場5個,建設10萬只禽蛋生產和生物有機肥加工廠1個。三是畜禽生產及其產品質量安全控制目標。集貿市場檢疫率、集中定點屠宰檢疫率、運輸檢疫率等均達到100%,“兩瘟四病”強制免疫率、抗體檢測合格率、“三位一體”標識率、飼養場所消毒率等均達到100%,動物疫病死亡率控制在國家規定指標以內,確保“有病不成災,有疫不流行”,確保不發生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實現上述發展目標,必須抓好以下工作措施落實:
(一)培育大戶,建設小區。針對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社會資本開始向農業產業轉移的新特點,加快小區建設和大戶培育,大力推行“小群體、大規模”小區養殖模式,抓大帶小,形成整村推進、成片發展,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規模養殖群。一是牽線搭橋,外引內聯,壯大畜牧產業規模。抓住沿海及東部發達地區養殖產業受限和其它產業資本向中、西部欠發達地區轉移機遇,大力引進大型養殖和加工型龍頭企業。積極協調引導宜昌農盛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走“企業+農戶”的發展路子,實行“統一提供豬源、統一提供飼料、統一提供防疫、統一回銷生豬”的生豬代養模式,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農戶從中受益致富。二是依托養殖小區培育養殖專業協會或合作社。采取村級組織創辦、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引辦、“能人大戶”牽頭領辦等形式培育發展畜禽養殖協會或合作社。對小區內的養殖農戶實行“五統一聯”服務,即統一種源、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疫病防控、統一生產標準、統一協商價格、分戶飼養聯合銷售。2009年重點抓好雙路養豬協會的規范管理和運作,促其發揮作用。三是指導養殖大戶抓好新建和改建標準化欄圈及糞污處理配套設施建設,促其轉變生產方式,發展“標準化、規模化、生態化”養殖,提高養殖效益。
(二)科技興牧,科學發展。重點抓好三大體系建設:一是抓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鞏固完善7個鄉鎮畜禽品改分站和12個人工授精點建設,引進更新更換一批優良種公豬,淘汰劣質種公豬,生豬人工授精技術繼續保持全省領先水平。選擇有經濟實力、有技術本領、有經濟能力的大戶建立二元母豬繁育基地,改良母豬品種,逐步解決全縣生豬生產父優母不優、品種混雜問題。二是抓好科技示范體系建設。實施“雙帶示范工程”,培育雙百示范戶、帶動1千戶、輻射1萬戶,實現戶平增收1千元的目標。即實施“畜牧科技入戶工程”,培育100個畜牧科技示范戶;實施“新農村建設畜牧‘115’工程”,培育100個生態養殖示范戶。建立“責任到干部,目標到項目,聯系到農戶,掛牌搞服務”的工作機制,通過“雙帶動示范工程”建設,提升全縣畜牧科技水平。三是抓好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深化完善全縣畜牧獸醫服務體制改革,建立動物疫病防控長效機制。第一,建立完善“一村三員”、縣鄉村三級聯防聯控疫情監測預警機制;第二,建立養殖大戶主動申報免疫機制;第三,建立季防月補、常年防疫、定期檢測的常態化防疫機制;第四,建立“三位一體”動物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機制;第五,建立免疫技術過錯責任追究機制;第六,建立健全動物疫病質效監測考評機制;第七,建立免疫應急反應死亡保險理賠機制。進一步抓好全縣14個重大動物防疫示范村建設,按照“三規范、四合格、六達標”要求,扎實開展防疫技術達標活動。
(三)強化服務,保障發展。一是信息服務。加強對畜產品、飼料等價格監測、市場信息搜集、分析處理,利用農信通、《畜牧獸醫情報》和廣播電視等媒介及時發布供求信息和價格信息,引導養殖戶有序生產經營。二是流通服務。引導農戶聯合發展互利合作型的畜禽產品經營流通組織,搞活流通,組織產銷對接,以銷促產,以大流通促進大發展。三是政策服務。爭取政策支持發展。搶抓國家加大對發展現代畜牧業投入機遇,發揮部門行業協調作用,抓好項目申報爭取工作,努力爭取國家政策投入,使遠安牧民多得實惠。落實政策促進發展。嚴格落實國家已出臺的畜牧補貼、畜牧保險、用水用電用地、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及小額信貸等方面的優惠政策,調動生產者和經營者的積極性。四是法律服務。認真貫徹執行《動物防疫法》、《畜牧法》、《獸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大對獸藥、飼料及其添加劑等畜牧生產投入品的監管力度,嚴格執行強制免疫、強制檢疫制度和畜產品溯源制度,嚴把防疫檢疫關口,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畜牧生產資料的違法行為,規范生產經營秩序,讓生產者用上放心飼料、消費者吃上放心肉,確保全縣畜牧業健康、穩定、安全發展。 (遠安縣畜牧局 鄭作楷)
《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從加快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等三個方面全面部署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決定》是今后一個時期推動農村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決定》強調要“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支持規模化飼養,加強品種改良和疫病防控”。我們要適應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形勢,順應遠安走在全省山區縣市前列的新要求,順應農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創新發展現代畜牧業的新思路,針對遠安區位優勢弱、畜牧板塊小、產業化程度低的新特點落實新舉措,做大做強遠安畜牧業,為我縣走在山區縣市前列做貢獻。
一、 認清發展形勢,正視發展現狀
當前,畜牧業發展正處于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發展過渡的轉型期和轉折點,面臨新的發展形勢和新一輪發展的重大機遇。
(一)有良好的外部環境。《決定》出臺后,國家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和細則。農業部長孫政才在解讀《決定》時提出,要抓住國家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啟動實施新一輪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支持優勢農產品生產發展,充實“米袋子”、豐富“菜籃子”、鼓實“錢匣子”,優化農產品區域布局,加快構建農業產業體系。預示國家將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現代農業。十七屆三中全會后,國務院召開常務工作會議決定盡快出臺振興奶業、穩定生豬生產的政策。可以說,2009年及今后一個時期,國家扶持發展現代畜牧業的政策會更優惠,投入力度會更大。
(二)有較強的內在動力。如今,農村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畜牧業生產主體---農民思發展、想致富、求變化的愿望強烈,不少農戶選擇了畜禽養殖業、養畜致富的路子。據調查,目前全縣畜禽養殖大戶達到了660戶,其中生豬養殖大戶達到540戶。僅今年就新增畜禽養殖大戶200余戶。有近20個戶依靠國家扶持和自籌資金對欄圈進行了標準化改造。全縣農民經受了2005年至2006年持續市場低迷和重大動物疫情的雙重考驗,受到了自2007年以來畜產品市場利好的激勵。畜禽養殖農戶在困境中求得發展、獲得效益,一批養殖戶經過自然和市場風險的洗禮,變得理性和成熟。農民特別是大戶應對風險的意識增強,應變能力增強,發展信心增強。從內在規律看,發達國家養殖業比重占大農業的50%以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城鄉居民對畜禽產品數量和質量需求不斷提升,畜牧業發展潛力還很大。在大農業中,畜牧業的行業比較優勢明顯,飼養一頭豬相當一畝糧,必然會吸引更多資本投向畜牧業。
(三)有明確的發展導向。《決定》提出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現代畜牧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一是畜牧業在促進“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目標實現中承擔份額重,將來發達水平要達到50%。二是“村容整潔”目標的實現要求畜牧業從傳統落后的粗放經營方式向現代化集約經營方式轉變,推進標準化、規模化養殖。三是從農村群眾身體健康安全出發,對動物疫病特別是人畜共患疫病的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實現人畜分離,無害化處理,推進生態化養殖。
(四)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生豬生產波動一般四年一個周期,要經歷低谷期、發展期、高峰期和下滑期四個時期。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生豬生產經歷高峰期后開始進入徘徊下滑期,畜禽產品價格尤其是生豬價格開始走低,但仔豬價格、飼料價格等也同時下調,生產成本同步下降,養豬利潤仍維持在一定水平。實踐證明,不論哪個時期,畜禽養殖效益回旋余地都較大,只要經營管理得當,仍然有利可圖。畜牧業具有前拉后帶作用,可帶動農產品轉化增值,帶動種植業發展和農副產品加工,既適合家庭經營,又適合規模養殖,是關聯度高、拓展性強的產業。大力發展畜牧業可推動農業生產向深度和廣度進軍,拓展農業生產的空間,開辟更多的生產門路,促進農業內部結構、區域結構的調整,實現農牧配套優勢互補,是增加農民現金收入的現實選擇。
在充分認識畜牧業發展的有利因素的同時,更要清醒地看到當前遠安畜牧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不利因素:一是區位優勢弱,板塊規模小,畜牧業發展先天不足。我縣畜禽飼養規模總量在全市13個縣市區中排列第九位。畜禽飼養量不到宜都、枝江、夷陵、當陽等市區的1/3,比其它4個山區縣市規模也小。宜昌市生豬飼養總量在全省位居榜首,屬于強市大市,但我縣屬于強市大市中的弱縣小縣。由于塊頭不大,產業化經營水平低,特色不鮮明,在爭取國家政策扶持和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二是動物疫病防控難度和壓力大。當前,動物疫情發生的不確定性、不可預見性和復雜性增強。受自然環境變化影響,疫病變異快,發病規律改變,出現反復無常,助長疫病發生的人為因素增多,如濫用藥物、飼料添加劑,遠距離、跨地域調運等。在當前動物疫病污染面較廣,畜產品大流通、候鳥大遷徙的情況下,落后的飼養方式很易導致疫病發生,威脅畜牧業發展。三是畜產品質量安全形勢嚴峻。近幾年,假冒偽劣飼料,甚至有毒有害添加劑和獸藥流入市場,進入生產環節,直接威脅到畜產品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安全,給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四是生態環保問題凸顯。畜禽養殖大戶糞污處理設施不配套,散養農戶飼養“垃圾豬”等易造成農業環境面源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將制約畜牧產業做大做強。
二、更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思路
思路一變天地寬。《決定》對農村改革發展做出了新的戰略部署,農村改革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必須更新發展理念創新工作思路。2009年,全縣畜牧業發展思路上要認真貫徹落實《決定》精神,緊扣新農村建設主題,緊扣畜牧產業化經營主線,緊扣遠安走在全省山區縣市前列的戰略目標,突出適度規模養殖、品種改良、服務保障等三大工作重點搶抓畜牧業發展機遇,轉變畜牧業增長方式,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按照這一發展思路,打好現代畜牧業發展基礎,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
(一)正確處理好生產發展和疫病防控的關系。大力推進健康養殖和標準化生產,按照高標準、高起點、高質量要求發展設施畜牧業,徹底轉變畜牧生產方式。通過推行標準化生產,降低疫病發生機率和防控成本,牢牢掌握防疫工作的主動權。全縣要大力推廣“150”、“250”、“500”等標準化養殖模式,加快淘汰“喂年豬”、“垃圾豬”的落后散養模式,提高畜牧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水平。
(二)正確處理畜牧產業發展與農村生態家園建設的關系。緊密結合全縣新農村建設,抓好畜禽養殖小區規劃,按照“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的要求緊密結合農村沼氣能源工程建設,抓好欄圈建設改造,實行住房建設與欄圈改造、糞污處理設施同時規劃設計、同時建設、同時使用,做到人畜分離、糞污集中處理、綜合利用,變廢為“寶”。
(三)正確處理發展畜牧產業與大農業的關系。緊密結合全縣農業結構調整,抓好農牧配套跟進發展。瞄準發展綠色有機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目標,大力推廣立體生態種養殖模式和生物有機肥,拓寬畜牧業發展空間和增值潛力。結合柑桔產業發展果園養雞,以期達到“除草滅蟲少占地,增肥升質增效益,互利共生雙贏利”的目的。結合優質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利用畜禽糞污生產生物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及污染,培肥地力,改善農產品質量。通過農牧配套、有機肥加工、沼氣發酵、設施處理等多種途徑實現畜禽排泄物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推進高效生態農業發展。
三、明確發展目標,創新發展舉措
2009年,全縣畜牧業發展指導思想上要堅持以十七屆三種全會精神為指針,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現代畜牧業為目標,以推進標準化、規模化、生態化養殖為抓手,強化疫病防控和安全保障,努力增加農民養殖收入,為遠安走在全省山區縣市前列作貢獻。一是畜牧經發展指標。2009年全縣計劃新增生豬出存2萬頭以上,達到29.2萬頭,牛出欄0.4萬頭,羊出欄4.2萬只,禽出籠45萬只,禽蛋產量1428噸,肉類產量23500噸,同比分別增長7.3%、5.26%、5%、12.5%、5%和6.8%。二是現代畜牧業示范建設目標。建設生豬養殖小區2個,培育“三化”(標準化、規模化、生態化)養殖場5個,發展“150”,“250”,“500”標準化養殖場5個,建設10萬只禽蛋生產和生物有機肥加工廠1個。三是畜禽生產及其產品質量安全控制目標。集貿市場檢疫率、集中定點屠宰檢疫率、運輸檢疫率等均達到100%,“兩瘟四病”強制免疫率、抗體檢測合格率、“三位一體”標識率、飼養場所消毒率等均達到100%,動物疫病死亡率控制在國家規定指標以內,確保“有病不成災,有疫不流行”,確保不發生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實現上述發展目標,必須抓好以下工作措施落實:
(一)培育大戶,建設小區。針對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社會資本開始向農業產業轉移的新特點,加快小區建設和大戶培育,大力推行“小群體、大規模”小區養殖模式,抓大帶小,形成整村推進、成片發展,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規模養殖群。一是牽線搭橋,外引內聯,壯大畜牧產業規模。抓住沿海及東部發達地區養殖產業受限和其它產業資本向中、西部欠發達地區轉移機遇,大力引進大型養殖和加工型龍頭企業。積極協調引導宜昌農盛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走“企業+農戶”的發展路子,實行“統一提供豬源、統一提供飼料、統一提供防疫、統一回銷生豬”的生豬代養模式,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農戶從中受益致富。二是依托養殖小區培育養殖專業協會或合作社。采取村級組織創辦、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引辦、“能人大戶”牽頭領辦等形式培育發展畜禽養殖協會或合作社。對小區內的養殖農戶實行“五統一聯”服務,即統一種源、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疫病防控、統一生產標準、統一協商價格、分戶飼養聯合銷售。2009年重點抓好雙路養豬協會的規范管理和運作,促其發揮作用。三是指導養殖大戶抓好新建和改建標準化欄圈及糞污處理配套設施建設,促其轉變生產方式,發展“標準化、規模化、生態化”養殖,提高養殖效益。
(二)科技興牧,科學發展。重點抓好三大體系建設:一是抓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鞏固完善7個鄉鎮畜禽品改分站和12個人工授精點建設,引進更新更換一批優良種公豬,淘汰劣質種公豬,生豬人工授精技術繼續保持全省領先水平。選擇有經濟實力、有技術本領、有經濟能力的大戶建立二元母豬繁育基地,改良母豬品種,逐步解決全縣生豬生產父優母不優、品種混雜問題。二是抓好科技示范體系建設。實施“雙帶示范工程”,培育雙百示范戶、帶動1千戶、輻射1萬戶,實現戶平增收1千元的目標。即實施“畜牧科技入戶工程”,培育100個畜牧科技示范戶;實施“新農村建設畜牧‘115’工程”,培育100個生態養殖示范戶。建立“責任到干部,目標到項目,聯系到農戶,掛牌搞服務”的工作機制,通過“雙帶動示范工程”建設,提升全縣畜牧科技水平。三是抓好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深化完善全縣畜牧獸醫服務體制改革,建立動物疫病防控長效機制。第一,建立完善“一村三員”、縣鄉村三級聯防聯控疫情監測預警機制;第二,建立養殖大戶主動申報免疫機制;第三,建立季防月補、常年防疫、定期檢測的常態化防疫機制;第四,建立“三位一體”動物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機制;第五,建立免疫技術過錯責任追究機制;第六,建立健全動物疫病質效監測考評機制;第七,建立免疫應急反應死亡保險理賠機制。進一步抓好全縣14個重大動物防疫示范村建設,按照“三規范、四合格、六達標”要求,扎實開展防疫技術達標活動。
(三)強化服務,保障發展。一是信息服務。加強對畜產品、飼料等價格監測、市場信息搜集、分析處理,利用農信通、《畜牧獸醫情報》和廣播電視等媒介及時發布供求信息和價格信息,引導養殖戶有序生產經營。二是流通服務。引導農戶聯合發展互利合作型的畜禽產品經營流通組織,搞活流通,組織產銷對接,以銷促產,以大流通促進大發展。三是政策服務。爭取政策支持發展。搶抓國家加大對發展現代畜牧業投入機遇,發揮部門行業協調作用,抓好項目申報爭取工作,努力爭取國家政策投入,使遠安牧民多得實惠。落實政策促進發展。嚴格落實國家已出臺的畜牧補貼、畜牧保險、用水用電用地、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及小額信貸等方面的優惠政策,調動生產者和經營者的積極性。四是法律服務。認真貫徹執行《動物防疫法》、《畜牧法》、《獸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大對獸藥、飼料及其添加劑等畜牧生產投入品的監管力度,嚴格執行強制免疫、強制檢疫制度和畜產品溯源制度,嚴把防疫檢疫關口,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畜牧生產資料的違法行為,規范生產經營秩序,讓生產者用上放心飼料、消費者吃上放心肉,確保全縣畜牧業健康、穩定、安全發展。 (遠安縣畜牧局 鄭作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