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鹽津縣普洱鎮正溝村,由該縣下崗工人譚世勛等3人合伙投資53萬元創辦的鹽津眾泰畜牧養殖有限公司,建設了標準化豬舍2700平方米,今年2月開始投產飼養肥豬300頭和Ly二元母豬196頭,年可產DLY三元雜交仔豬4000頭;由縣農業局職工歐國彬投資42萬元創辦的柿子鄉三河村三股水養豬場,建設了標準化豬舍1300平方米,從去年3月開始投產飼養肥豬560頭,去年已出欄肥豬508頭,今年1月至今已出欄肥豬210頭,共獲純收入21萬元 …… 像這樣成規模的標準化養豬場在鹽津縣有67戶,有的既養母豬,又養肥豬,農戶總投資2180萬元,新建豬廄5.18萬㎡,其中肥豬標準化養殖場23個,飼養200-299頭的2戶,300-499頭的19戶,500頭以上的有2戶,飼養50頭母豬以上的14戶,50頭以下的有30戶,有母豬存欄2486頭,年提供優質仔豬5萬余只。
近兩年來,一座座標準化的養豬場和一大批養豬大戶如雨后春筍般在鹽津農村不斷涌現,促進了全縣生豬產業的第二次飛躍。2004年和2005年,由于生豬市場疲軟,價格下跌,挫傷了農民的養豬積極性,農民把大量母豬閹割,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生豬產業的發展。2006年以后,生豬市場價格開始回升,如何瞄準市場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生豬產業,促進農民增收,鹽津縣因勢利導,用好用活一系列發展畜牧業的惠農政策,充分挖掘資源優勢,狠抓生豬標準化養殖,建立規模化養殖示范樣板,通過扶持生豬養殖龍頭企業、引進外商外資、鼓勵干部職工出資、組建養殖專業合作社等形式建設標準化、規模化養豬場,形成公司連基地、基地連農戶和大戶帶農戶的生豬養殖規模。
在生豬產業發展中,鹽津縣緊緊抓住國家推行能繁母豬補貼、能繁母豬保險、扶持生豬規模養殖等惠農政策機遇,按照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的要求,大力宣傳、發動、鼓勵養豬戶發展生豬產業。同時,該縣農業局還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專業合作社、養豬場、公司幫助規劃、設計、引種及技術指導等全方位服務,解除養豬戶的后顧之憂。在實施能繁母豬保險工作中,縣農業局與保險公司達成共識,把防疫納入《鹽津縣能繁母豬保險實施細則》,要求“同一養殖場或農戶涉及參保的能繁母豬以外的仔豬、生豬和公豬必須主動申請免疫接種,并佩上合法的免疫標識,領取《昭通市動物免疫戶口冊》,注明防疫疫苗種類、防疫日期和防疫員簽名,否則不予承保或兌現保險賠款,同時不享受母豬補貼”。縣畜牧站專門建立了投保能繁母豬《免疫檔案》、《登記檔案》、《死亡注銷檔案》,制定了《能繁母豬死亡鑒定報告》、《投保能繁母豬死亡鑒定技術手冊》,投保的能繁母豬死亡理賠時要求提供《免疫證》或《免疫戶口冊》、相片、耳標。
突出生豬產業的規模效益,組建專業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為社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走“產、供、銷”一體化道路,實行“六統一、一規范”,即統一提供仔豬,養殖戶飼養的母豬由養豬專業合作社豬場統一提供,采取“借母還子”和實行“七抽一”、“八抽二”的方式運作,解決了少數社員購買母豬缺乏資金的難題,提高了商品仔豬品質,減少了疫病傳播;統一提供飼料、技術培訓、消毒防疫、組織銷售、參加保險和規范引種。
針對迅速發展起來的生豬規模化養殖,縣畜牧站將各項任務指標按職稱高低分解細化到人,按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初級職稱分別負責7戶、5戶、4戶的規定,對負責的養豬場、專業合作社的組建、規劃、豬舍修建、品種選擇、免疫接種、飼養管理、綜合防治、技術培訓、生產銷售及檔案建立等方面進行全程服務。將全縣86名村獸醫人員進行三次全面系統的培訓,開辦養豬能手培訓班8期1075人次、養豬大戶培訓班3期168人次,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到規模養殖場舉辦現場培訓班4期259人次,發放技術資料4000冊和影像資料100套。同時,縣農業局還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到外地學習培訓,并購買了筆記本電腦,配備了自動診斷軟件,深入到各養豬場巡回出診212次,檢查、診治、檢測生豬11448頭次,現場培訓養殖人員、基層獸醫人員92人次。農業局出資5萬元為養殖場購買免疫程序所用疫苗,由縣畜牧站組織統一供給,專業技術人員到場指導抽血化驗,開展抗體監測,使仔豬成活率由過去不到80%提高到95%以上,死亡率明顯下降。
到目前為止,全縣已注冊養豬專業合作社16個,參加合作社社員663戶,飼養母豬5900頭、商品肥豬6800頭,全縣養豬大戶投入豬舍建設等固定資產985萬元,其中國家公職人員集資353萬元,吸納社會資金332萬元,申請貸款200萬元。全縣2007年比2006年出欄生豬增加2.5萬頭,今年一季度出欄7.8萬頭,比去年同期增0.8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