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的升跌浮動,一直是關乎民生的重大話題之一。今年上半年以來,生豬的收購價格持續大幅下滑,在養豬戶的一片叫苦聲中,消費者似乎從中看到了豬肉價格大幅回落的希望。但事與愿違的是,直到目前為止,市場上的豬肉價格只是小幅下跌,給消費者的感覺是依然“堅挺”著。
很明顯,目前豬肉價格下降的幅度相比于生豬收購價格的下跌,難以“扯到一塊”。那么,這些豬肉的錢到底進了誰的腰包?一邊是官方和商家的依據充分的解釋,另一邊則是消費者費解而無奈的抱怨。
記者從廣東陽江有關部門及相關商戶中了解到,當地畜牧部門最新監測數據的顯示是,當前全市生豬收購價已經降至每市斤五點三元,較今年三月份的最高價下降了百分之四十七,而豬肉的零售價降幅還不夠生豬批發價降幅的百分之五十,每斤的豬肉還被賣到了十二元。莫名其妙的消費者為此不斷抱怨:這些錢到底是被誰賺走了?
據悉,廣東陽江目前市區各大市場上肉販合法購進豬肉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肉販直接到屠宰場定點進貨,另一種是肉販自己在鄉下買了豬,拿到屠宰場統一屠宰、完稅,每頭豬交九十元左右的稅費。
針對這一現狀,消費者提出了相關的質疑:流通環節(豬肉商販)不愿主動把豬肉價格降到與之相對應的價位上,那么,政府部門哪去了呢?政府不能出來干預嗎?
對此,陽江市食品集團有關官員解釋稱,目前豬肉零售價格回落緩慢,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主要是因為豬肉商販不愿讓利,而政府又無法直接干預。
而陽江市物價局相關官員則表示,廣東省政府早在二00二年就發布了新的定價目錄,豬肉價格從二00三年一月一日起完全放開,由市場調節,依據《價格法》,市級物價部門并沒有權力對市場上的豬肉價格進行限價,除非提請省政府并獲得批準。
如此一來,造成目前這種狀況的原因似乎已經明晰,是處于流通中間環節的肉販行當,在“市級物價部門并沒有權力對市場上的豬肉價格進行限價”的前提下,扭住肉價不放,以賺取更高的利潤。
然而,這樣的解釋,能讓消費者滿意嗎?有市場人士就此直言,就算消費者可以無奈地從“大局”上理解官方和商家的解釋,也相信總有一天豬肉價會降到一個合理的幅度,那么,目前的消費者同時也有理由再發一問:從“沒有權力對市場上豬肉價格進行限價”的市一級物價部門到“提請省政府并獲得批準”,這一過程到底還要多久呢?消費者不是已經等了很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