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久久久久免费-久久久久毛片成人精品-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亚洲在线中文字幕2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畜牧新聞 » 正文

飼料工業: 大國崛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12-12  作者:晨曦  瀏覽次數:171

我國飼料工業經過3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和不可替代的基礎產業,從1992年起,產量連續17年穩居世界第二位,成為全球飼料工業大國。

從1980年到2007年,飼料產品產量由110萬噸增加到12331萬噸,27年增長112.1倍,年遞增率為19.1%。飼料加工業產值從1990年1119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3335億元。產品質量穩步提高,添加劑從進口國變為出口國。飼料機械工業技術和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不僅可以滿足國內飼料生產的需要,而且遠銷國際市場。

隨著飼料科技成果的應用,配合飼料轉化率大幅度提高,飼料對養殖業的科技貢獻率達到50%以上。經過30年的建設,全國飼料質量監測體系基本建成,到2007年,頒布飼料標準341項,我國已經形成了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在內的,較為完整的中國飼料工業標準化體系。

30年來,飼料工業的發展,大大推動了養殖業的持續發展。從1980年到2007年的27年間,我國糧食產量年遞增率僅為1.7%,肉類、禽蛋、養殖水產品產量年遞增率分別達6.6%、7.3%、9.1%;同期,飼料產量年遞增率高達19.1%。飼料生產為養殖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生產資料,飼料工業成為現代養殖業的直接推動力。飼料企業還吸收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目前,50多萬飼料從業人員中,多數是農村勞動力。提高了養殖效益。實踐證明,用配合飼料喂畜、禽比用單一飼料可提高飼料報酬20~30%。同時,可以縮短飼養周期,節約大量糧食資源。肉雞配合飼料轉化率已由“八五”時期的2.5∶1提高到目前的1.8∶1,出欄縮短18天左右;豬配合飼料轉化率由4.0∶1提高到3.0∶1,出欄縮短40天左右;蛋雞配合飼料轉化率由3.0∶1提高到2.4∶1;水產配合飼料轉化率由2.5∶1提高到1.8∶1,糧食消耗大為降低。

我國飼料工業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僅僅經過10多年的艱苦創業,就走過了世界上發達國家數十年的發展歷程,從1992年起,飼料產量連續17年穩居世界第二位,成為飼料工業大國。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飼料工業向世人展示出巨大潛力,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和不可替代的基礎產業,成為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方面軍。飼料工業的發展,為推進現代養殖業的持續增長,調整農業結構,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豐富和改善城鄉人民的“菜籃子”做出了重大貢獻。

從無到有 結構合理

我國飼料業在發展過程中,得到了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親切關懷。

1982年10月,鄧小平同志同原國家計委負責人談話時指出:“要搞飼料工業,這也是一個行業。”1983年1月,小平同志對原國家計委、原國家經委、農業部的負責同志談農業發展規劃時強調:農業翻番主要靠多種經營,最直接的措施有兩條:一是飼養業,二是林果業。全國都要注意飼料加工,要搞幾百個現代化的飼料廠。

在鄧小平同志的倡導下,黨中央、國務院不失時機地將發展飼料工業提上了議事日程。198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積極發展飼料加工業,大幅度提高配合飼料的產量。同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計委《關于發展我國飼料工業問題的報告》。1984年5月,國務院通過了《1984-2000年全國飼料工業發展綱要(試行草案)》,并于12月26日正式頒布。以《綱要》的頒布為標志,我國飼料工業正式列入國民經濟發展計劃。

《綱要》的實施使飼料工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振興時期。多渠道集資,多種形式辦廠,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國營、集體、個體、外資一起上,各級之間、地區和部門之間通力合作、密切配合,飼料工業大發展的新局面在神州大地出現。到2000年,就全面實現了《綱要》提出的發展目標,基本建成了中國特色飼料工業體系。

進入21世紀以后,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飼料工業進入了結構優化、質量提高、穩步發展的階段。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頒布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農業部先后出臺了6項配套管理制度和10項行政許可及規范性文件。以全面實施飼料安全工程為重點,以強化飼料產品質量監管為手段,飼料工業進入了依法治飼、依法興飼的新階段。同時,飼料企業不斷做大做強,逐步走上整合、聯合之路,一批年產100萬噸以上的大型飼料企業集團開始引領市場發展。

實力提升 體系完備

改革開放極大地釋放了我國畜牧業的生產潛力,也為我國飼料業的大發展提供了良機。

飼料產量快速增長。從1980年到2007年,飼料產品產量由110萬噸增加到12331萬噸,27年增長112.1倍,年遞增率為19.1%。從1990年到2007年,飼料加工業產值由1119億元增長到3335億元。飼料產品結構隨著養殖業結構調整而不斷優化。2007年,在全國配合飼料中,肉禽料比重最大,達到了34%;反芻料比重最小,為4%;豬料、蛋禽料和水產料分別占26%、20%和14%;其它料2%。飼料產品結構與養殖業的結合度更加緊密。

質量穩步提高。飼料質量安全是保障養殖產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關口。各級政府采取多種有效措施,不斷加強對飼料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飼料產品質量穩步提高,質量安全狀況明顯改善。1987年,第一次全國抽查飼料產品質量樣品平均合格率僅為20%;2006年達到93.8%;2001年以來,全國配合飼料質量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高品質的飼料產品已成為主流。

自2001年開始,農業部組織開展的飼料質量監督例行檢測和飼料中違禁藥品監測結果顯示,飼料和畜產品中違禁藥物檢出率逐年下降,從2001年的3.83%下降到2007年的0.67%。

企業實力大大增強。1990年,全國飼料加工企業14010個,其中時產5噸以上的企業551個,不到4%;2007年全國飼料加工企業15376個,其中時產5噸以上的企業4415個,占22%。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企業集團化和兼并聯合趨勢加快。2007年,年產10萬噸以上的飼料企業157家,全國排名前10位的飼料企業集團的飼料產量3377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27%。

企業綜合素質普遍提高。飼料生產企業的改革和引進資金、技術的步伐加快。從1992年到2007年,私營企業數量從624個增加到8414個,15年間增長13.48倍,成為飼料生產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飼料行業是最早引進外資的行業之一,從1979年興辦第一個中外合資飼料企業,到2007年三資企業已發展到237個。

一批飼料企業不斷加強內部質量管理,已有800家企業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HACCP認證、中國飼料產品認證。

2006年,15家飼料企業的16個產品首次被評為2006年中國名牌產品。2007年,又有13家企業的13個產品被評為2007年中國名牌產品。一些飼料企業相繼進入資本市場,目前已有10余家企業上市。

飼料添加劑從進口國變為出口國。飼料添加劑工業是飼料工業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20世紀80年代,國產飼料添加劑品種少、產量低、質量較差,飼料添加劑基本上依靠進口。進入新世紀以來,飼料添加劑工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品種大幅度增加,產量快速增長,徹底改變了依賴進口的局面,許多產品還進入國際市場。氯化膽堿、維生素A、E、C等飼料添加劑已占國際市場30%~50%。以賴氨酸為例,1999年產量為9327噸,2006年達到50.2萬噸,7年增長53.8倍,并從2001年開始出口,2005年第一次實現出口量(6.5萬噸)大于進口量(5.4萬噸)。目前,國產賴氨酸市場占有率達到94%。

飼料機械工業技術和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飼料機械早在20世紀50年代已有零星生產,但作為一個專業化的機械制造業,則是在改革開放后逐步發展起來的。特別是近年來,取得突破性進展,生產幾十個系列200多種產品,不僅可以滿足國內飼料生產的需要,而且遠銷國際市場。包括成套設備在內的飼料機械產品出口到東南亞、新西蘭、俄羅斯和非洲等國家和地區。

飼料資源開發利用成效顯著。各種飼料原料資源開發利用率不斷提高,產量穩定增長,除蛋白原料外,大部分產品基本上可以滿足飼料工業的需要。2007年,全國豆粕、菜粕、棉粕、魚粉和肉骨粉的產量分別達到2740萬噸、773萬噸、510萬噸、49萬噸和42萬噸。1992年以來,國家開始投入專項資金實施秸稈養畜項目,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我國秸稈利用規模和利用效率大為提高。據統計,2006年,我國青貯秸稈1.79億噸(鮮重,折風干秸稈6000萬噸),氨化和微貯5300萬噸,養殖戶通過簡單切碎壓塊等處理后直接飼喂的約1.2億噸,每年用于反芻動物養殖的秸稈總量約為2.33億噸。非常規飼料的開發利用,節約了大量糧食,推動了節糧型畜牧業的發展。

科技教育與技術推廣不斷發展。“六五”到“十五”期間,國家投資1.95億元用于飼料行業科技攻關,獲得豐碩成果。僅1990-1999年,取得科研成果90項,其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項,國際先進水平25項,獲國際專利16項,60%的研究成果得到轉化應用。隨著飼料科技成果的應用,配合飼料轉化率大幅度提高,飼料對養殖業的科技貢獻率達到50%以上。

全國有4所大學設立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國家二級學科,61所大中專院校相繼設置了與飼料相關的專業,設立了45個碩士、15個博士授予點。20多年來,共培養了具有大專學歷的專業人才4萬人,碩博士470多人。同時,國家扶持建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農業部飼料工業中心、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動物營養國家實驗室等國家級飼料科研、推廣機構,發揮飼料科技進步的帶頭作用。

飼料質量監測體系不斷加強。經過近30年的建設,全國飼料質量監測體系基本建成。到2007年底,全國建成1個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1個部級飼料質檢中心和32個省級飼料監察(檢測)所、73個地市級、315個縣級飼料質檢站,一個以國家級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為龍頭,部級質檢中心和省級飼料監測機構為骨干,地、市、縣級飼料質檢站為網絡的飼料監測體系已經形成。為保障飼料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撐。同時,為飼料企業提供了大量的檢測服務和技術指導。

飼料標準化工作同步發展。1983年原農牧漁業部制定了畜禽飼養標準,確定了畜禽各生產階段的營養需要量。1985年,由農業部、原商業部制定了豬雞配合飼料國家標準。1986年,國家批準成立全國飼料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設在中國飼料工業協會,負責組織制定飼料標準。到2007年,現行頒布飼料標準341項,其中綜合類標準19項,產品標準37項,方法類標準115項,原料標準48項,飼料添加劑標準70項,其它類標準52項,并完成了《中國飼料工業標準化體系表》的編制工作。我國已經形成了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在內的,較為完整的中國飼料工業標準化體系。

基礎穩固 作用凸顯

30年來,我國飼料工業迅速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據2007年統計,全國飼料工業企業15376個,從業人員53.6萬人,飼料行業總產值4009億元。飼料工業在推動養殖業發展、繁榮農村經濟、改善人民生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推動了養殖業的持續發展 工業化飼料的使用與良種、防疫和先進的養殖技術有機結合,促進了養殖業持續增長。從1980年到2007年的27年間,我國糧食產量年遞增率僅為1.7%,肉類、禽蛋、養殖水產品產量年遞增率分別達6.6%、7.3%、9.1%;同期,飼料產量年遞增率高達19.1%。飼料生產為養殖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生產資料,飼料工業成為現代養殖業的直接推動力。歷史經驗表明,正是飼料工業的興起,推動了畜牧業生產方式的轉變。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后,一批大中型飼料企業以飼料生產為基點,向畜禽水產養殖和食品加工延伸,形成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業鏈條。目前,在全國528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飼料企業有32個。這些飼料企業帶動了養殖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了農業的綜合效益。

繁榮了農村經濟 飼料工業依托種植業,支撐養殖業,增加了農民收入,開辟了就業渠道。根據專家測算和生產的實踐經驗,使用1噸配合飼料可為養殖業增收100—200元左右。“十五”期間全國累計推廣配合飼料為養殖業增加收入近1000億元,配合飼料的推廣使用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目前,50多萬飼料從業人員中,多數是農村勞動力,飼料企業吸收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近年來,一批規模較大的飼料企業積極投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改善基礎設施,興辦企業和養殖基地,提供技術服務,帶動農民致富。

提高了養殖效益 實踐證明,用配合飼料喂畜、禽比用單一飼料可提高飼料報酬20~30%。同時,可以縮短飼養周期,節約大量糧食資源。肉雞配合飼料轉化率已由“八五”時期的2.5∶1提高到目前的1.8∶1,出欄縮短18天左右;豬配合飼料轉化率由4.0∶1提高到3.0∶1,出欄縮短40天左右;蛋雞配合飼料轉化率由3.0∶1提高到2.4∶1;水產配合飼料轉化率由2.5∶1提高到1.8∶1,糧食消耗大為降低。飼料工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各類飼料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循環利用,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減少了環境污染。飼料工業的發展還帶動化工、醫藥、機械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保障了動物性食品安全 飼料是動物性食品生產的源頭,飼料產品的質量直接影響動物性食品的安全。我國飼料工業在發展過程中,高度重視飼料產品質量,特別是國務院頒布《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以來,不斷加強飼料法制建設,全面規范飼料的生產、經營和使用行為。2002年,會同有關部門發布了《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違禁藥物品種目錄》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配合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有關刑事司法解釋,嚴厲打擊在飼料和養殖環節使用違禁藥物和非法添加物的行為。通過實施飼料安全工程,整體提升質檢體系監測能力,連續多年開展打擊使用違禁藥品等專項活動,不斷加強和完善質量監管措施,飼料產品質量穩步提高,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動物性食品安全。

科技強業 產業興飼

飼料工業30年發展的成功歷程,既創造了輝煌的成就,又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 20世紀80年代初期,國務院借鑒國外市場經濟的經驗,選擇飼料工業、食品工業、包裝工業和建材工業在管理體制上進行大膽創新:行政機構(辦公室)、事業單位(行業協會)、企業(技術開發公司)相結合,實行“三塊牌子,一套班子”,對全行業實行統一的歸口管理。90年代以后,隨著行政體制改革的深入,市場經濟的完善,中央和地方對這種體制進行了較大的調整,機構隸屬關系也出現了較大變化。目前,全國基本上都實行政事分開的體制。同時,在生產經營領域,積極倡導“大家辦”,堅持放開搞活。提倡多渠道集資,多種形式辦廠,多種經濟成分經營,充分調動各級、各地和各部門的積極性。“大家辦”的方針使大批國有飼料企業通過改制獲得新生,使民營企業迅猛發展,并克服條塊分割獨家經營的弊端,打破部門、行政界限。實踐證明,“大家辦,一家管”實現了市場主體的多元與管理機構的統一相結合。

堅持對外開放,引進合作 我國飼料工業30年的發展歷程,就是飼料工業不斷開放搞活、引進合作、消化吸收的過程。由于起步晚、基礎差,中央和地方都特別重視借鑒國外飼料工業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技術。一是合理引進先進技術、設備。二是大力興辦“三資”企業。三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不斷開展同國外飼料企業的技術交流與合作,縮小同先進國家的差距。實踐證明,堅持對外開放,大膽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投資和管理經驗,對我國飼料工業的發展起了關鍵作用。

堅持科技興飼,推進產業化經營 “科技興飼”成為30年飼料工業貫穿始終的一條成功經驗。從“六五”開始,國家在科技攻關項目中,都把飼料工業科技作為重要課題。飼料科技攻關項目的實施,不僅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開發出大批的新產品、新技術,而且培養、造就了一批素質高的科技隊伍。同時,飼料工業發展過程中,也大量引進了飼料業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并根據國情進行了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突出表現在飼料添加劑的生產上,從小、弱、差發展到多、新、強只用了很短的一段時間。

為了探索中國飼料工業的發展模式,從1985年開始,國家有關部門先后建設了5個飼料工業“一條龍”(以飼料加工業為龍頭,包括飼料種植、畜禽養殖、屠宰加工的農工貿結合,產加銷一體的企業)試點示范企業。這批示范企業探索的發展模式對飼料企業的產業化經營產生了積極的示范效應。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一批大中型飼料企業開展產業化經營,走上了飼料加工、畜禽養殖、屠宰加工一體化的道路,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堅持依法治飼,確保質量安全飼料工業的發展離不開飼料管理法規的制定和完善。在國家飼料管理條例頒布以前,河南、湖南、安徽、河北、湖北等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先后頒布了地方飼料管理法規。國務院1999年頒布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及其配套的部門規章,明確提出要在扶持飼料工業發展的同時,加強和完善對飼料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2001年,根據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形勢需要,國務院重新修改頒布了該條例,強化了知識產權保護和違禁藥品查處的內容。多年來,農業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各地畜牧飼料管理部門,在依法治飼上重點開展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組織實施飼料安全工程,加強和改善全國飼料質量監測體系的基礎設施,增強檢測能力,提高檢測水平。二是組織實施飼料產品監督抽查和打擊瘦肉精等專項整治工作,促進飼料企業加強質量管理,遏制違禁藥品的使用。三是實行飼料行業準入制度,即飼料添加劑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進口飼料和添加劑實行產品登記制度。這三個方面形成了依法治飼的監管體系,對促進飼料工業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堅持扶持引導,改善發展環境政府的扶持和引導,是我國飼料工業發展的又一成功經驗。在飼料工業起步和打基礎階段,僅在1983、1984年的兩年間,國務院為貫徹落實鄧小平同志的兩次談話精神,專門就發展飼料工業下發了兩個國務院辦公廳文件,做出了加快發展飼料工業的重大決策,明確了相關的政策、措施;當飼料工業發展到相當規模以后,國務院又審時度勢,于1999年頒布《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2002年又轉發了《農業部關于促進飼料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推動飼料工業走上了依法治飼、依法興飼的軌道。

飼料工業是直接為養殖業服務的新興支農工業,國家和地方除了增加資金投入外,還長期爭取了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版權隱私 | 付款方式 | 免責申明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豫ICP備1802024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海县| 康平县| 赤城县| 沙田区| 浦县| 新乐市| 家居| 灌云县| 庄浪县| 珠海市| 句容市| 凤阳县| 芦山县| 岳阳市| 鄄城县| 宁海县| 米泉市| 新晃| 岚皋县| 安龙县| 天台县| 新巴尔虎右旗| 沈丘县| 高尔夫| 闻喜县| 青岛市| 平罗县| 鹤壁市| 勐海县| 海门市| 理塘县| 康定县| 长岛县| 九江县| 大化| 山丹县| 龙州县| 贞丰县| 漳浦县| 海兴县| 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