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現代農業”,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農業現代化”,發展現代農業,其本質就是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從傳統農業轉向現代化農業。從農村改革30年走過的歷程來看,學習借鑒國外經驗,也推進了我國畜牧業現代化的進程。但是,我國農牧業資源的特點是人多地少,農民數量多,土地資源短缺,農戶規模小、經營分散,農村生產力水平低、生產方式較為粗放,無法發展土地密集型農牧業。只有從我國的實際狀況出發,搞中國特色的規模化,種植與養殖相互配套,生產出優質、安全、營養的畜產品,才是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畜牧業。
問題
盲目地認為規模大就是現代化畜牧業 隨著市場需求日益增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人均肉蛋奶消費量不斷增加,人們對畜產品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這就決定了畜牧養殖業必須走現代化、集約化和規模化的發展道路。畜產品市場的發展和完善也從根本上推動了規模化養殖的發展。目前,我國畜牧業從一家一戶散養向規模化養殖轉型,極力發展規模化養殖場或養殖小區,但受美國等國外發達國家畜牧養殖模式的影響,片面突出規模化。要合理地發展畜牧業規模化養殖,不能盲目地認為規模大就是現代化畜牧業。生產規模越大,需要其他的配套措施,如科學管理水平、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和養殖場污染治理等的要求也就越高。
飼養奶牛追求純種和高單產 由于飼養奶牛追求純種和追求高單產的目標導向,使我國農戶種養分離,奶牛養殖戶在飼料價格持續上漲,飼養成本不斷上升,牛奶收購價格長期走低的情況下,利益空間越來越小,陷入薄利甚至無利虧損的境地。大型規模化養奶牛,自己沒有足夠的草場進行放牧,也沒有大量的土地進行種植飼草飼料。所以,飼草需要購買,飼料需要購買,牛犢需要購買,勞動力需要花錢雇用,導致整個飼養成本提高。
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失去生存之根 根據《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文件精神,土地承包經營權將大范圍流轉。隨著畜牧養殖業走現代化、集約化和規模化的發展道路,大型規模場采取股份制企業化形式,村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通過合作形式進行集約生產、按股分紅,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土地一旦入股,成為股份制企業的集體化法人財產,農民將不再支配。在市場化環境中,如果企業破產解散,土地等資產要用于處理債權債務,不能再還給農民,等于讓農民失去土地。農民入股以后,股東要通過股東大會行使權力,作為自然人,農民沒有權利支配資產,也不能直接行使管理權,只能坐等分紅或者為公司打工,喪失了自主權,會讓農民特別是貧困農民失去生存之根。
“大而全”垂直一體化經營難以應對多變的市場 垂直一體化經營是農業產業化組織連接的較高級形式,它突破了公司與農戶、企業與農戶之間那種僅僅只是分工協作意義上的聯合,把各方的資產密切地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資產共同占有關系,掌控產業鏈條的每一個環節,優化每一個步驟。“大而全”垂直一體化經營雖然減少各環節之間的交易費用,收獲所有環節的利潤,但在市場多變的信息化時代,反映遲鈍,體制僵化。
農村金融短缺的瓶頸 在農村日益走向城鎮化、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重要關口,農村金融短缺問題日漸突出。農村資金供需失衡、資金緊張,農民貸款難,使資本密集型農牧業發展舉步維艱。特別是在畜牧業養殖周期長,還貸能力差,短期貸款和短平快項目,扶貧貸款都與畜牧業發展周期不相適應,造成農民貸款養殖的較少。
思路
適合國情的發展模式 有什么樣的國情就應當有什么樣的發展模式。我國人口眾多,其中有9億農村人口,勞動力資源豐富,但文化、技術素質低,土地資源明顯稀缺。土地流轉集中必須按照政策法規,而且農民有很深的土地情節,寸土不讓的心理障礙。適合中國國情的規模化,是小型化,或養300只~500只雞,或20頭~30頭豬,或10頭~20頭牛,或30頭~50頭羊。小型規模化農戶從事的也是社會化商品生產,不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采用的也是良種良料等現代化養殖技術,是適合中國國情的規模化,是中國特色的現代畜牧業。
種植與養殖相互配套的種養結合模式 小型規模化種養結合模式,同農戶手中擁有的資源相匹配。以農戶為單位推行種養結合,實行循環農業生產方式,可以用農家肥部分替代化肥,減少化肥使用量。在化肥不斷漲價的情況下,能夠降低農民種糧成本;推行種養結合,農戶可以利用自家的耕地(林地、草地)低成本地解決飼草飼料問題。在飼草飼料不斷漲價的情況下,降低畜禽養殖成本;農戶實行種植業與養殖業一體化經營,能夠利用肉蛋奶價格上漲機遇,讓糧農通過養殖業獲得綜合收益,增強農戶的經營實力;農戶實行種養結合,畜禽糞便變廢為寶得到資源化利用,實現低成本環保治污,既可降低成本又能增加收益。種植與養殖相互配套,農戶根據自己掌握資源自由調配,充分發揮微觀經營主體的作用。
畜牧業經營規模與經營形式緊密相關 中國特色的小型規模化,適合農戶家庭經營。農戶家庭經營與企業化經營相比較,具有內部組織成本低、溝通協調成本低、內部環節少、運行費用省等優勢。農戶家庭經營機制靈活,適應市場波動變化的能力強。小規模農戶家庭經營,管理層次簡單,責權利集中統一,不需要龐大的管理機構,也不需要眾多的管理人員。農戶家庭經營門檻低、關卡少。與小額信貸等農村金融政策相配套。農戶內部與農戶之間,靠親緣關系進行溝通協調,互通有無互相幫助,信用成本低。在家庭成員之間傳承技藝,技術培訓成本也最低。我國農村“家文化”歷史沉淀深厚,但現代企業制度卻十分薄弱。如果采取企業化組織形式.現代企業制度中的董事會、監事會等,在農村中往往會形同虛設,跑調走樣,被家族化、家長制、親戚網所取代。
對策
放寬農村金融政策,改變投資方式 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著力解決農村資金短缺問題。創新農村金融體制,加快建立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結合,資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務完善、運行安全的農村金融體系。放寬農村金融準入政策,開展農村合作金融試點,鼓勵、支持、規范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以服務農村為主的地區性中小銀行,積極爭取、支持創辦多種形式、多種所有制的農村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及農村資金互助社,引導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農村。改變投資方式,要由政府投資和銀行貸款改為小型貸款和政府貼息。具體做法是,基層信用社實地考察,根據農戶條件,耕種地的多少,承包地情況,設定多少地養多少牛,貸多少款,政府貼息三年。這樣就能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畜牧業也就能穩步推進,合理運作。
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 為實現畜牧業穩定持續和諧發展,重中之重是發展畜牧生產型服務業,做農戶的堅強后盾和強大靠山。沒有現代畜牧業服務體系,就無法實現社會化大生產,農民專業合作社也就失去了支撐和保障,無法發展壯大。農牧業服務體系應該是廉價的、低門檻的,是為農戶量身訂做的。通過農民專業合作杜這個平臺,與廣大農戶緊密結合。當前,除了需要發展金融、保險、信息、技術推廣等服務業外,尤其要加強良種繁育、屠宰加工及銷售渠道服務業的構建。現代畜牧產業體系,需要社會成員以服務體系的角色介入其中,來提供專業支撐。需要打破城鄉工農之間的封閉狀態,采取開放的方式,修橋鋪路,搭建平臺,動員組織社會力量參與介入。向“三農”注入人財物等物質要素,注入知識信息等智力資源,才能形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強大力量。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同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一樣,第一要靠政策,如給予稅收優惠等政策,能引誘城市及社會資本涌入“三農”,與農戶結合建立合作社。第二要靠投入,農民專業合作社不能赤手空拳打天下,要把屠宰場等加工廠資源、城市中的農貿市場等政府掌控的資源,廉價租給農民專業合作社使用,使農工商能夠一體化運作,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
政府部門加強管理,組織協調 當今世界的市場競爭,不是企業對企業,農戶對農戶,合作社對合作社之間的孤立競爭,而是產業鏈對產業鏈的競爭,需要整個產業鏈協調配合行動。所以,產業化必須進入更大的范圍,這個范圍就是整個產業鏈,需要在產業鏈層面進行組織協調指揮,進行一體化運作。這個一體化,不能是傳統工業化時代的“垂直一體化”,不是“大而全”的一體化,而是利用信息網絡組建的畜牧產業聯盟,實行有分有合、有實有虛的一體化。中國特色的畜牧產業聯盟,是各級政府直屬的事業單位,其職責是對畜牧業上中下游產業鏈成員進行組織協調,搭平臺、給角色,組建利益共同體,結成合作伙伴,制定游戲規則。同時通過官方獸醫管理制度對其進行全過程監控,實行行業自律,規范從業行為,生產出優質、安全、營養的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