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成就令人振奮
綜觀2008年全年畜牧業發展,成就令人振奮。預計全年肉蛋奶產量分別比2007年增長6.0%、4.0%、8.5%。畜牧業生產持續發展,主要畜產品數量和質量同步提升,有力保障了城鄉居民“菜籃子”產品供給,為穩定消費物價水平做出了突出貢獻。全年畜牧業產值有望突破1.7萬億元,約占農業總產值比重的34%,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畜牧業在農業農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全年平均養殖效益達到歷史較好水平,畜牧業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出售畜產品現金收入為702元,同比增長27%,高出全國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幅16個百分點,畜牧業帶動農牧民增收作用更加明顯,成為農業農村工作的突出亮點。
生豬生產快速恢復和穩定發展。生豬生產由一季度加快恢復發展逐步轉向穩定增長,生豬出欄逐季增加,豬肉供應逐季向好。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三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4.56億頭,增長6.6%;出欄4.24億頭,增長5.8%;豬肉產量3196.1萬噸,增長5.7%。養殖效益達歷史較高水平,2008年1~11月份生豬平均收購價為15.06元/公斤,同比增長36.6%,購買仔豬育肥的養殖戶出欄一頭100公斤肥豬平均盈利約160元。
蛋雞養殖扭轉不利局面。2008年蛋雞養殖克服年初存欄基數較大、雞蛋價格低迷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效益逐步好轉,養殖積極性不斷提高,各地養殖戶補欄趨于穩定,市場供應充足。據農業部對23家重點種禽企業的監測,全年父母代種雞和商品代蛋雛雞產銷較為平穩。由于迅速、穩妥地處理了個別廠家個別批次供港雞蛋三聚氰胺污染問題,11月初生產和消費雙下滑的情況在短期內得到扭轉。蛋雞良種供應、養殖生產、加工銷售聯系更加密切,雞蛋產銷趨向兩旺。
奶業生產繼續發展。去年前三季度,奶牛養殖效益回升,全國奶牛生產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據農業部監測數據,三季度末奶牛存欄1320萬頭,同比增長約10%,牛奶產量2746.1萬噸,增長11.0%。嬰幼兒奶粉事件造成的被動局面正在逐步扭轉,生鮮乳收購秩序明顯好轉,乳制品消費持續回暖,生鮮乳價格開始回升,奶業生產已經有所恢復。按當前生鮮乳收購價格測算,飼養一頭單產5噸的奶牛可盈利1500—2000元。
畜牧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農區標準化規模養殖快速發展,全年全國養殖小區突破8萬個;牧區半牧區舍飼半舍飼穩步推進,已有3000多萬頭牲畜從天然放牧轉變為舍飼半舍飼圈養。預計2008年生豬規模養殖比例將突破50%,蛋雞達到75%以上,奶牛超過35%。
飼料生產較快增長。在養殖業穩定發展的帶動下,全年飼料工業產量持續增長,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并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據行業預計,全年飼料總產量同比增長將達到6.5%。其中,豬飼料產量同比增長10%;蛋禽飼料產量增長3.2%;肉禽飼料產量增長6.5%。
草原生態建設穩步推進。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草原防災減災等重大生態工程繼續深入實施,草原保護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草原生態效益逐步顯現。全年落實草原承包面積近1000萬畝,禁牧休牧輪牧面積超過8000萬畝;人工種草面積接近1億畝,同比增長9.3%;天然草原鮮草總產量近10億噸。
政策扶持力度顯著加大
國家在2007年大幅增加畜牧業投入的基礎上,去年政策措施力度進一步加大。能繁母豬每頭補貼由50元提高到100元,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由15億元增加到21億元,獎勵數量由253個增加到332個;特別困難奶農臨時緊急救助政策、祖代蛋雞補貼和蛋雞標準化規模養殖以獎代補等支持政策也迅速出臺,畜牧業產業扶持政策框架體系不斷完善。全年用于扶持畜牧業的中央投資達130多億元。河南、浙江等省在中央財政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省級補貼力度;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黑龍江、山東、浙江、陜西、甘肅和寧夏等14個省區及時出臺奶業扶持和奶農救助政策。為了充分發揮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作用,各級畜牧獸醫部門把中央和各地扶持畜牧業發展的政策迅速落實到養殖場戶,調動了廣大農牧民發展養殖生產的積極性,加快了生豬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穩定了蛋雞和奶業生產,提高了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增強了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
危機處置能力明顯提升
2008年發生的南方部分地區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四川汶川大地震、嬰幼兒奶粉事件和個別廠家個別批次雞蛋檢出微量三聚氰胺,都給我國畜牧業造成了巨大損失。在危機面前,各級畜牧獸醫部門沉著應對,出色完成了抗災救災和應急處置的各項艱巨任務??篂墓ぷ髦?,各級畜牧獸醫部門及時制定畜禽生產抗災的技術指導意見和災后恢復生產發展的工作方案,廣大畜牧系統干部職工冒著生命危險,深入重災區,積極開展抗災救災工作,科學規劃并及時啟動災后重建工作,為恢復正常畜牧業生產付出了艱苦努力。嬰幼兒奶粉事件發生后,各級畜牧獸醫部門沖鋒在前,全力處置,積極爭取出臺有效措施,確保盡量少倒奶,堅決不殺牛。在奶站清理整頓行動中,全系統共出動工作人員49.1萬人次,派出奶站質量安全監督員3.45萬人次,完成20393個奶站摸底登記等工作。內蒙古等省份采取“人盯人、人盯站、人盯車”的做法,做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升。10—12月份農業部抽檢的1980批次生鮮乳樣品檢測結果顯示,100%符合三聚氰胺國家臨時限量值規定。在飼料專項整治行動中,全國累計出動整治和執法人員36.93萬人次,檢查飼料企業、養殖場戶25.04萬個,基本實現了蛋白原料生產企業現場檢查率、飼料生產企業產品抽檢率、生產使用自配料的規?;膛pB殖場戶檢查率、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企業持證生產率“四個100%”的預定目標。
監測預警能力日漸完善
針對我國主要畜產品,特別是生豬生產大起大落,影響生產者和消費者利益,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實際,2008年,各級畜牧獸醫部門把加強畜牧業監測預警體系建設作為行業基礎建設的重要內容,落實人員和經費,完善工作方案,創新工作機制,建設數據平臺,強化形勢分析。一年來,農業部畜牧業司在全國畜牧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畜牧業協會、中國奶業協會協助下,在地方各級畜牧獸醫部門精心組織、密切配合下,“百場(廠)千村萬戶”監測計劃得到全面實施,生豬、奶牛、肉牛、家禽、飼料等主要產品生產和市場動態監測體系初步建立;生豬生產專項跟蹤監測不斷完善,數據質量明顯提高;畜牧業形勢會商和信息調度的有效機制正在形成。統計監測預警工作逐步轉向常態化、規范化,基本形成了能夠反應實際情況的數據系統,較好地發揮了指導生產、服務決策的作用。在統計監測條件基本具備的情況下,協同有關部門制定的《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即將正式發布實施;同時積極推動《穩定蛋雞生產發展調控預案》出臺。
綜合服務能力不斷強化
為切實幫助養殖戶提高技術,排憂解難,2008年,各級畜牧獸醫部門進一步加強畜牧業生產服務體系建設和機制創新,依托技術推廣機構,充分發揮科研院所、畜牧企業、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良種良飼的推廣應用,組織產銷對接,幫助農牧民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畜牧業產業技術體系初步建立,科技入戶行動繼續深入開展,全年共開展養殖戶培訓5萬人次,發放資料20多萬份。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全國畜牧生產專業合作組織達到3.5萬個,養殖業組織化程度穩步提高。四川、山東、江西等地依托企業、協會建立畜牧養殖信貸合作擔保資金,解決畜牧業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為緩解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德陽、綿陽等主產區磷酸氫鈣停產、全國市場供應不足問題,有關部門積極協調云南等省企業擴大生產,及時制定印發《飼用植酸酶使用指南》,引導和推廣用植酸酶替代磷酸氫鈣。針對嬰幼兒奶粉事件導致奶農倒奶問題,各級畜牧獸醫部門組織大量科技人員,進場入戶開展技術服務,幫助奶農克服困難,渡過難關,穩定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