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中國豬群一直處于疫病騷擾中,2008年似乎比前兩年有所緩和,但疫病的威脅仍不容樂觀。筆者愿意就自身臨診情況,結合有關信息,闡述2008年豬病回瞻之己見。
1.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
該病從1995年在我國首次發現以來,歷經十幾年流行,流行病學的特點已發生重大變化。筆者是1997年見到首例PRRS,病毒毒力異常強大,在20余天中使一個400余頭母豬的豬場流產130余窩,死亡母豬106頭,并且波及到保育豬,種公豬。其后似乎平靜了幾年,至2005年分離到高致病性變異株,開始了又一輪的流行,但從筆者接診情況來看,PRRSV的致病性并未超過初始流行時的毒力。至2008年,該病流行進一步減弱,相關資料表明,該病的發病率應在30%(占總發病率),并且大部分發病的元兇是滅活苗,自家苗,高效致病性活疫苗,發病后若無繼發感染,死亡率<10%。
上述的事實昭示了疫病的流行的普遍規律:任何新的病原微生物經過一段時空的流行后最終會與寄主共處穩態(系統論中表示系統存在表征的名詞),而無論它怎樣變異。
人們都將PRRSV作為疫病流行的原發病,但筆者不以為然。何故?生息繁衍是所有生物生存的第一要務,PRRSV亦不例外。能與豬群共處穩態的PRRSV不會主動打破穩態,因為只有穩態才能實現其要務。業已知道,野豬普遍攜帶PRRSV,但從不發病的事實亦反證了這一點。豬都沒有了,PRRSV何以依附?這是其一;其二,筆者臨診經驗表明,凡是發生PRRSV均是系統內其它環境因素打破了這種穩態引起的。這些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霉菌毒素,其次是熱應激,低劣的舍內空氣等。近三年來,筆者接診八十余次,只見到六場次PRRS,一次由接種進口疫苗所致,五次由重度霉變飼料所致(其中一次為2008年所見)。
在研究或檢驗判斷時,不能只能以檢驗結果代替臨床診斷,特別是在持續感染,隱性感染,帶毒帶菌普遍存在的今天,脫離臨床的診斷常常是錯誤的。人醫決不會將一位普通肺炎病人又是乙肝帶毒者診斷為乙肝。一個好的臨床獸醫不應當只看到引起疫病的病原微生物,而應該看到隱藏在病原微生物身后的殺手,那才是真正的病因。正如愛因斯坦所言:觀察到的世界不是世界。人們在做出PRRS是原發病的結論時 ,撇開了霉菌毒素的作用嗎?
2.豬瘟
豬瘟的困擾是一個陳舊但而又沉重的話題。與某些實驗室檢驗人員的結論不同,筆者認為豬瘟仍然是我國的第一大流行性疫病。其依據如下。
第一,實驗室檢測數據缺乏普遍性。相關資料表明,送檢樣本中,豬瘟抗體合格率只有70%。眾所周知群體抗體合格率在80%,發生疫病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但難免有散發病例出現。若低于80%,那么將面臨流行的壓力;送檢的單位多為規模化豬場,因此,這種結果只能說明規模化豬場的狀況,并不能代表中國養豬業。
第二,農村的專業戶與散養戶仍然是中國養豬業的主體,他們的情況又如何呢?筆者在湖南,江西,廣西,湖北造訪過不少這樣的養豬人,特別是那些專買仔豬育肥的養豬人,其中許多人根本就沒有接種豬瘟疫苗的意識,更沒有送檢血樣檢測抗體的意識(湖南某縣召開的百余人豬業培訓班中,今年無一人申請檢測),結合筆者為他們義診的情況看,豬瘟仍然是第一流行病。例如在廣西某縣調查了六個鄉鎮,十一個專業戶和散養戶,豬瘟占到70%。
對種豬業缺乏淘汰豬瘟帶毒種豬的強制性行政措施;豬瘟疫苗的秀莠混雜;疫苗對某些變異株的致病力喪失免疫作用;農村獸醫防疫體系的不健全與低質量;每時每刻龐大的新生易感個體的誕生與其巨大的分散度均成為全國同步免疫的巨大障礙等因素是中國養豬業無以消滅豬瘟的五大原因。如果豬場的免疫合格率僅有70%,那么,全國豬群免疫合格率會是多少呢?無可否認,豬瘟仍是我國養豬業的第一流行病。
3.偽狂犬病
近幾年PR得到較好的控制,特別是規模化豬場,但是在一些專業戶和散養戶仍有不同程度的流行,長期給母豬接種進口活疫苗引發奶豬發生PR案例仍時有發生。
盡管PRV比較穩定,但是在基因缺失苗比比皆是的今天,同一豬群或同一豬場仍然不可以應用不同的基因缺失苗。
PR之所以在專業戶與散養戶流行是因為不重視PR的免疫,特別是那些買小仔豬育肥的豬場,發病集中在10-20kg階段,除表現后肢癱瘓或共濟失調,聲音嘶啞,體溫輕度升高以外,突出的癥狀是粥狀或水樣的腹瀉,常被誤診為TGE等病毒性腹瀉。
4.豬流感
豬流感無論是規模化豬場還是農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流行,盡管SIV一年四季均可傳播,但是在夏季最多見(筆者的臨診經歷)。豬場SI的發生很難找到從外界傳入的途徑,呈場內流行,特別是那些環境不好的豬場。許多疾病的發病有SIV參入,筆者剖檢大量的所謂“健康豬”或“未發病”的豬,肺部常見SIV引發的扇形病變。筆者訪問了六個荷蘭豬場,SI的免疫是他們首免病種,足見SI危害之一斑
5.日本乙型腦炎
JE在規模化豬場呈散在性流行,但在廣大農村,仍然是母豬繁殖障礙的主要病種,以頭胎母豬發病最多。
6.口蹄疫
FMD主要在農村專業戶與散養戶中流行,發于冬春季,常以新生奶豬猝死為始發病例,但在場內傳播似不如以前迅猛,并且常見只以場內某一個生產單元或幾個豬欄的發病為終結,不易見到場內全面流行。
近年FMD的家族中又增添了亞洲Ⅰ型,因此應接種進口佐劑的FMD兩價濃縮苗為妥。
7.附紅細胞體病
這是一個一度被炒作“全國一片紅”的病,也是被部分人認為是不值一提的病。筆者以為極有必要正確認識之。筆者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于豬血片中就見到附紅細胞體,并且在獸醫院的工作人員(包括筆者本人)的血片中亦見到類似小體;相關資料也表明這是一種有寄主種的特異性的共生的血枝原體。附紅細胞體近十多年來,由共生成為相對寄生說明了豬群免疫力的普遍下降。筆者見到由此引發的流產,更多的是繼發于其它的疾病或者疾病的康復期。許多人并不知道,這種矛盾的轉換,由此造成的不應有的損失相當大,值得充分重視。該病的發生與吸血昆蟲的活動關系密切,滅蠅滅蚊是防治的重要環節。
8.弓形體病
該病無論是在規模化豬還是農村都是散發流行,特別是近十年,農村生活條件改善,養貓戶大增,弓形體病在農村發生頻率上升,這是專業戶與散養戶應注意的事情。
9.細菌性疾病
筆者臨診直覺發現成功控制了病毒性疾病之后或者病毒性疾病流行終止后,細菌性疾病可能成為規模化豬場主要的疾病,其中以S.S,HPS,Ecoli引起的病最多,筆者還見到放線桿菌病、巴氏桿菌病、勞累氏病等細菌性疾病,且依各場環境條件有所擇重或不同。
在農村,這些細菌性疾病病很普遍,特別是那些環境差的小專業戶豬場發病率均較高。
隨著農村養豬的良種普及,萎鼻,勞累氏菌病,血痢的發病率在上升。
10.衣原體病
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衣原體病仍然是值得重視的疾病,筆者不僅見到了衣原體性流產,還見到衣原體睪丸炎,更見到二起奶豬衣原體病。所有這些發病豬場均有頻繁大量的野鳥入侵史或引種帶入史。缺乏防鳥措施與引種的警惕性是疾病發生的主要環節。
11.闡明幾個觀點
11.1不能以一種疾病慨全。發生附紅細胞體病或藍耳病就認為全國豬病一片紅或全國豬病一片藍,這是否定以前多種疾病發病史的錯誤思維;“高熱病”就是藍耳病在邏輯學上也犯了“大詞外延擴大”的錯誤,總之,它違悖了常規的診斷思維。上海奉賢獸醫站的檢驗結果亦證實PRRSV的檢出率只占到送檢病例的30%左右,并非一片藍,何況檢驗陽性并不能代表發病數,因此,實際發病數應低于30%。以此指導防治工作其害無比。
11.2“穩態是目前控制豬病的最佳選擇。鑒于中國種豬帶毒帶菌狀況、多種的飼養模式以及特大的新生易感群體和極高的分散度等特點,目前的中國提倡消滅豬病是不現實的。既不能消滅,那么求之以和平共處即“穩態”就是唯一選擇。單個豬場搞某種病凈化是可以做到的,但請切記:風險極大。
11.3維護“穩態”是豬場始終不渝的工作。筆者指導豬場防控疾病的實踐證明,當前最易打破“穩態”的生態環境因子不是病原微生物,是霉菌毒素,高密度、熱應激、低劣質量的舍內空氣、缺乏運動的限位環境。預防疾病應從杜絕這些應激因子抓起。接種一種疫苗只能預防一種病;避免了這些應激因子的病理作用,就能大幅提高豬體預防多種疫病的能力,是上算之舉。
11.4中國豬病防控重點在種豬場和廣大的農村專業戶與散養戶。只有抓好種豬這個源頭和易感個體分散度最大的農村,中國豬病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