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笑話說,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遇妖怪來襲,一片黑云過后,大家發現唐僧還在,單少了豬八戒,只聽到妖怪大笑著說:好久沒吃過豬肉了。
在2007年春季,類似這樣的笑話盛傳一時。因為當時的國內豬肉價格漲到了歷史最高位,吃肉成了不少家庭的負擔。而我們欄目也曾經追蹤報道過肉價上漲的現象。后來我們發現,肉價飛漲的源頭在2004年2005年。在市場信息不對稱、肉價過低、飼料成本飛漲的情況下,農戶養豬賠錢。那兩年里,不少農民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放棄了養豬,再加上06年豬藍耳病疫情爆發,直接導致07年開始豬肉供應減少,肉價飆升。
如今,豬肉市場似乎又遭遇到這樣一個輪回,只不過不同的是,現在不但養豬農戶的熱情降至冰點,那些當初高調進入的養豬企業也不敢開張。看來肉價無論漲跌,他們的日子都不好過。為保護養殖戶利益,今年年初,財政部、農業部等六部門就聯合發布了應急預案,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近期國家還將啟動一系列生豬生產扶持措施,加強市場預警監測,維護生豬生產的信心。不過,除了這些應急手段,怎么樣才能從根本上扭轉肉價暴漲暴跌的走勢,降低養豬行業的風險?我們還沒有看到更好的解決之道。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不要再到吃不起豬肉的時候,才想起養豬行業來,如果我們養豬業主體始終是分散的小農戶、倉促上陣的企業,缺乏整合市場的力量,這個一盤散沙的市場總會難逃暴漲暴跌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