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暫行)》三級響應機制有關規定,并經國務院批準,商務部會同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啟動了國產凍豬肉的收儲工作。商務部表示,要通過收儲工作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穩定生豬生產,保護養殖戶利益,促進生豬及豬肉市場穩定發展。(見6月14日《新京報》)
對于正在備受煎熬的廣大養豬農戶來說,這是一條利好消息。眼下的豬肉價格暴跌,已經讓很多養豬農戶虧損慘重。據央視《經濟半小時》報道,在很多養豬大省,豬肉價與糧價之比降到4.99︰1,遠低于5.5︰1的盈虧平衡點,已經進入價格紅色預警區。
可是,三部委這一舉措,卻遭到城市眾多網友的非議與質疑。很多人大呼“又要吃不起豬肉了”,還有人質疑“暴漲的時候不管,剛跌一點就要干預”,也有人指出“豬肉價格不是太低了而是太高了”……因為前一段剛剛回過農村老家,因此筆者的心情分外沉重。
豬價暴跌,一些城市居民卻輕描淡寫地說“跌了一點”,并且感嘆為何不能任由豬肉價格繼續下跌。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反差?
更令人詫異的是,當有人在網上說了一聲“為何不能多替農民考慮一下”時,馬上有人回答:可以不養豬啊!可我想問一句:如果城里人失業了,有人輕描淡寫地回一句“可以不上班啊”,城里人該作何感想?
在很多人眼里,豬肉只是一種消費品,和成品油、電信成品等一樣,于是聽到“防止豬肉價格過度下跌”的消息,就像聽到“防止油價過度下跌”的消息一樣,立即產生不愉快的“相對剝奪感”聯想。可是我們必須知道,養豬業不是壟斷企業,農戶根本不是市場價格的決定者和主導者,他們只是被動的承受者。退一步說,豬肉價格根本就不是“越便宜越好”。近年來,豬肉價格的每一次暴跌都必然導致農民的罷養,而罷養很快就會換來另一次暴漲,這是基本的市場規律使然。
三部委啟動凍豬肉收儲防生豬價過度下跌,是非常有必要的干預,只不過時機顯得有些過晚。這充分說明,監管部門仍習慣于站在城鎮消費者的視角來關注肉價,而沒能建立起一個有效的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體系。總之,保護養豬農戶的基本利益,同時也是在保護城里人的利益。在充分競爭的領域內,不能使用反壟斷的思維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