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東海縣在規模養殖場開展了畜牧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創建活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解決了畜禽產品生產與消費需求,養殖用地與耕地保護,畜禽糞便污染與維護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在推進畜牧業規模養殖增加總量的同時,提高了質量安全,轉變了畜牧業生產方式,維護了公共衛生安全。以安全、優質、高效為內涵,實現了數量、質量和生態效益并重的可持續發展方式。培植建設了一批符合標準化生產要求、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示范作用的現代畜牧生產企業,穩定了畜禽養殖總量,增加了畜產品的有效供給;促進了畜禽良種和生產實用技術推廣,提高了畜牧業生產水平;畜禽糞便污染得到了綜合治理,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提高了動物疫病的防控能力,降低了公共衛生安全風險。具體做法是:
場址選擇適宜,場區布局科學
場址須符合當地總體規劃。禁止在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城鎮居民區和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區等人口集中區域以及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禁養區域建址。
距鐵路、交通要道、城鎮、居民區、學校、醫院及其他畜禽場1000米以上;距屠宰場、畜產品加工廠、畜禽交易市場、垃圾及污水處理場、污染嚴重的廠礦1500米以上。
地勢平坦高燥、背風向陽、空氣流通良好、排廢排水方便,未被污染,無疫病。丘陵地區應選擇陽坡,坡度<20°為宜。
圈舍建筑一般采用朝南偏東或偏西15°~30°,圈舍間應保持一定的間距,相鄰兩棟縱墻距離7米以上,端墻之間不少于9米,距圍墻不少于3米。
合理布置辦公區與生活區、生產區和附屬配套區。
清潔道和污染道嚴格分開,互不交叉,可利用綠化帶隔離。
飼養品種優良,飼養規模適度
飼養畜禽品種為地方優良品種、通過審核的新品種(配套系)、批準引進的品種(配套系)或雜種優勢明顯的雜交組合。
畜禽品種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或地方及企業標準,國外引進的品種參照供方提供的標準。
畜禽養殖場(小區)飼養種類應單一,不應飼養犬貓等其他動物。
從事種畜禽生產經營的養殖場必須持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
引種渠道清楚,應從具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畜禽場購買,商品畜禽應從正規渠道引進。
畜禽養殖場(小區)飼養規模適度:生豬年出欄500頭以上,肉禽年出欄1萬只以上,蛋禽存欄2000只以上,奶牛存欄100頭以上。
飼養密度合理(平方米/只):種公豬限位欄≥1,大欄≥5.5,母豬≥1.8,育肥豬≥0.7;肉雞20日齡≥0.037,40日齡≥0.071,60日齡≥0.1;蛋雞地面平養≥0.16,網上平養≥0.1,籠養≥0.04;奶牛≥9。
種畜禽場具有品種選育計劃、選育方法、配種制度及性能測定方案等;商品場飼養的畜禽具有良好的均勻度和一致性。
生產流程合理,設施設備先進
場區應有能夠滿足生產需要的土地面積、水源和電源。有為其服務的與飼養規模相配套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場區內人員、畜禽和物品等應采取單一流向。全場(小區)或單棟圈舍應實行全進全出制度。
依據畜禽生產目標和生理階段科學配制日糧,更換飼料要有適當的過渡適應期。
豬場實行自繁自養,提倡人工授精,一般采用小單元飼養或多點飼養技術,子豬早期斷奶,商品豬全程配合料飼喂,適時出欄。
蛋雞采用籠養或網上平養,蛋鴨采用網上或地面平養,肉禽采用網上平養和放牧補飼結合,蛋禽適時淘汰更新,肉禽適時上市。
奶牛、肉鵝采用舍飼與牧飼結合。
畜禽圈舍配有必需的養殖基礎設施設備,操作方便、整潔、實用。圈舍配備合適的調溫、調濕、通風等設備,配備自動喂料、飲水、清污以及除塵、光照等裝置。圈舍內還應配有防鼠、防蟲、防蠅等設施。
檔案記錄齊全
畜禽養殖場應建立規范的檔案制度并由專人負責。養殖檔案應載明畜禽的品種、數量、繁殖記錄、標志情況、來源和進出場日期;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藥等投入品的來源、名稱、使用對象、時間和用量;檢疫、免疫、消毒情況;畜禽發病、死亡和無害化處理情況等。
除特別規定外,所有原始記錄應保存2年以上。
投入品使用規范
使用的飼料和飼料原料應色澤一致,顆粒均勻,無發霉、變質、結塊、雜質、異味、霉變、發酵、蟲蛀及鼠咬。
規范使用獸藥,禁止使用法律法規、國家技術規范禁止使用的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藥等。
不得使用未經高溫處理的餐館、食堂的泔水飼喂,不得在垃圾場或使用垃圾場中的物質飼喂。
獸藥使用應在動物防疫部門或執業獸醫指導下進行,憑獸醫處方用藥,不擅自改變用法、用量。
取得無公害畜禽產地認定證書,提供本年度畜禽產品或飼料合格檢驗報告。飼養場技術人員、獸藥采購人員應熟知《動物防疫法》、《獸藥管理條例》、《禁用獸藥規定》、休藥期規定等法律法規知識。
防疫措施嚴格
具有完善的動物防疫制度并能嚴格執行,至少包括免疫工作制度、休藥期制度、衛生消毒制度、投入品的采購使用和管理制度、無害化處理制度。
根據不同畜禽種類、生長階段、當地疫病發生情況制定相應的免疫程序,畜禽免疫檔案規范齊全,并保存3年以上。
生產區四周應建有圍墻或防疫溝,大門出入口設有值班室、消毒池等;生產區門口應設有更衣換鞋或消毒設施;圈舍入口處應設置消毒池或消毒盆。
具備有效的《動物防疫合格證》,奶牛場還應具備有效的布病、結核病監測合格證明。
有儲藏防疫物資的冷鏈設施設備(如冰箱、冷藏包等)。
牲畜口蹄疫、豬瘟、豬鏈球菌病、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雞新城疫等要求實施強制免疫病種的應免密度應達100%,免疫耳標佩戴率應達到100%。
飼養場工作人員應無人畜共患病;奶牛場工作人員每年應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后方可上崗,并建立職工健康檔案。
畜禽標志的使用和管理規范,在指定部位加施畜禽標志,標志不得重復使用。
具有病死畜禽隔離和無害化處理設施,保持場區內、外環境清潔衛生。
糞污治理有效
畜禽舍內配備畜禽糞污收集、運輸設施設備,有與養殖規模相適應的堆糞場,不得露天堆放。
場區內糞污通道改為暗溝,實行干濕分離、雨污分離。
建有對畜禽糞便、廢水和其他固體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的沼氣池等設施或其他無害化處理設施。
畜禽糞污實行農牧結合,就近就地利用,不直接排放,經綜合治理后實行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