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藥創新等于新獸藥?創新并不僅僅是搞科學研究。創新和科技創新的區別:創新在于思維,而不在于單純跟蹤;科技創新尤其忌諱簡單思維或沒有實驗基礎的跨越式推理。
◆獸藥開發現狀
目前,全國從事新獸藥開發的人員不足1000人,專門從事化藥研究的人員不足500人。1987~1999年共批準新獸藥167種,生物制品116種。但一類獸藥只有2種,占1%,仿制的二類獸藥20種,占11%。在116種生物制品中,一類有15種,占13%;二類45種,占38%。我國前10位的動物藥品生產企業年均產值僅為一億元人民幣左右,而世界動物藥品生產企業排在前二十位的年均產值達3億美元 。
一、 無真正意義上的研發
獸藥企業為獲取回報,生產商和銷售商利用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來提升產品的知名度,甚至利用商業欺詐、提成、回扣等違法方式促進產品銷量。正是因為企業的這種短視行為和開發新藥的盲目性,造成研究質量的下降,勢必影響到藥物的臨床療效。好多新藥在剛剛上市時賣的紅紅火火,但是很快便因為療效不佳而銷聲匿跡了。
二、獸藥企業沒有成熟的產品線。
三、研發的盲目性
以為只有高新技術或者所謂的高科技領域的研發才是研發,背離了基本的市場需求。如同大煉鋼鐵,大量的經費流于形式。
我們優勢的中醫藥全部丟了,國際中藥市場300億美元/年,我國10億美元。西方草藥市場每年10%遞增。WHO通過開發草藥提案 ,美國FDA認為草藥安全有效可以接受。世界上124個國家或地區200多家研發草藥。港澳臺中藥出口占31.4% ,日本為28%,東南亞19%,我國3.3% ;中成藥市場日本90% ,中國7% ,韓3% 。
四、思路跟不上 定位不準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現代科學的進步,現代醫學(西醫)對一些疾病的認識和治療方法以及用藥理論都有了一些新的進展,在用藥選擇及用藥方法上都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和改變。
我們仍然停留在原先的認識水平,在研究思路、實驗設計和實驗方法上依然故我,導致出現低水平重復,或者步入錯誤的研究方向。
◆藥物的開發模式 辨證論治
在對各種疾病的病因、病機進行研究以及對臨床應用進行研究時,就必須結合現代生命科學、基因科學、信息學、系統論等學科研究的新進展,在中西醫藥理論指導下去進行分析、研究,并且針對所研究疾病的各個不同階段的具體情況,做出富有創新性的符合中西醫藥理論和實踐的實驗研究設計,才能最終達到我們研究的目的。◆創新的關鍵---尋找自己定位
一、化學創新藥物
高投入、周期長、淘汰多、安全差、風險大、成功率低 。
二、 中藥、復方藥物
特色明顯、風險小
三、新劑型
風險小、回報快
四、開發形式
獨立開發、區域聯盟、購買。
◆獸藥企業研發的步驟思考
一、開發獸藥原料
(1)在市場中尋找產品
如前所述,如果不知道自己處在什么位置,以及市場需要什么,以及政策等,研發是沒有意義的。了解國內外獸藥市場的發展非常重要,要知道需不需要進行跟進。
(2)產品的結構中找衍生物
是模仿藥物,還是開發通用名藥物等,決定于你的研發特點。也就是不要先看到別人怎么樣,而是看自己能做什么。你的啟動資金如何?你的人員儲備如何?你的技術方向如何?
(3)在老有效成分中尋找新產品
如賽庚啶(二苯環庚啶)為抗過敏藥,對抗體內組胺,對血管、支氣管平滑肌起作用,可用于抗過敏反應,以及抗病毒。
二、復方制劑的組方考慮
復方制劑(特別是長效的)在動物臨床用藥方面是很受歡迎的一類劑型,因為它符合動物用藥特點。這一類藥應當加強開發力度,而且是很有前途的。過去很少審批復方制劑,第一是認識上有差距,總認為必須要一加一大于二才可以,否則沒有必要。第二是復方制劑的質量管理一時跟不上來,也影響了該類產品的開發。第三是復方制劑的處方合理性難以進行臨床驗證。總之,多方面因素妨礙了復方制劑的開發。但是國外有不少復方制劑上市可以說明,復方制劑是有市場需求的。復方制劑的生產過程包括“原料藥—溶劑(部分制劑不含)—穩定劑(部分制劑不含)—載體”,對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進行深入的研究,廣泛選擇,反復比較實驗,進行全方位評價。需要思考的是:
(1)處方中的組分是否有配伍禁忌。
這一點看起來簡單,但是在新藥評審中經常能見到有配伍問題。
(2)處方中是否存在毒性較大、不良反應明顯的藥物。
這一點屬于重點考察項目,因此需要注意。
(3)適應癥,以及對作用機制相關性是否進行周密的考慮。
選擇臨床應用較多的品種或處方本身有一定優勢的品種作為開發對象。如該品種不是該適應癥的主要用藥,那它的作用機制是否獨特?
(4)劑型的選擇依據是否全面。
針對適應癥的是哪些群體市場?劑型設計是否符合疾病需要?我們經常見到一些企業設計的產品,雖然藥物很好但是劑型不合適,給推廣帶來困難。如注射劑的開發,有些產品的pH太高,往往打一針,十幾分鐘痛得不能行走。寵物醫院用一些產品,狗就直轉圈,貓竄起一米多高;寵物的主人舍得花錢,但不愿看到寵物如此受刑。因此在開發寵物用藥時要特別注意。(5)藥物作用機制的設計是否嚴格。
(6)是否考察安全性和耐受性試驗以及不良反應。
針對不同適應癥,不良反應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對不同動物不良反應的監控也不一樣。
(7)新藥類別的判斷是否準確。
拿到一些藥品,確定其功效分類后,進而應利用數據庫查詢其研發動態及國外上市情況。以判斷其為注冊分類3,還是屬于注冊分類4。(分類1與分類2的情況很少,一般難得遇見一個這樣的品種)。
(8)確定其注冊分類后,針對不同的分類進行詳細的查詢。
如:專利情況、保護情況、原料藥來源情況。
(9)查找其質量標準
質量標準是否可以得到,以及用的原料是否有質量標準。如果還沒有獸用原料的標準,這樣的制劑開發難度就大。有的專利原料是否能得到(包括以后大生產的)?原料購貨協議能否辦理,新藥立項過程中能否獲得原料,不管是購買或者合成,或者能否獲得合格的原料很重要,否則下面的工作無法進行下去。其次應對所用原料的質量引起注意,往往由于所用原料本身存在問題,造成開發失敗。如氟苯尼考原料晶型、新霉素的多組分等造成溶解不好、過濾困難或療效不穩定。磺胺藥由于原料生產工藝不同,質量存在差異,也會造成療效不好,失去終端客戶。
(10)專利查證
看你所要開發的產品是否在制劑、工藝上有保護。對于一些可能涉及知識產權方面的項目,我們要額外慎重,尤其要注意到專利申請后18個月才公開。
(11)工藝以及工藝有無質的變化問題
質的變化不僅是指你在制備過程中工藝發生重大改變,使成分發生變化;同時也包括在改變劑型后吸收利用的重大改變。藥物發揮療效作用,是一復雜、系統的藥理、生理作用過程。如口服液它必須經過“口服—腸管吸收—穿進血管壁—隨血液運輸—穿出血管壁—進入靶器官等步驟;很顯然只有到達靶器官的藥物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又稱生物利用度),并非所有口服的藥品都可以到達靶器官發揮作用。國內一些企業在開發口服液時,仍然是走成鹽助溶的老路,例如-COOH成鈉鹽或-NH2成鈉鹽(磺胺類、沙星類)。對于那些不溶于水又不能成鹽助溶的產品,往往求助于有機溶劑;只顧及到溶與不溶,但是溶后是不是穩定,在水中分散是否好,生物利用度是否高,卻不被注意。
(12)本公司運作的能力,關于這個要有清楚的認識。
(13)技術方面的能力,可以購買,也可以自己做。 (14)對于具體的原料,還有很多細節的地方如價格、質量。
如對于溶劑,水是最便宜的溶劑。那些能溶于水的產品溶于水后就成了均勻一致的真溶液,對于那些原本不溶于水,后經化學反應生成鹽溶于水,溶后也是真溶液;但是水有各種水,如果不注意水的質量,往往造成產品質量不穩定,成品率下降,企業效益差。常見到一些企業不注意維護水站,導致用水質量不達標出現產品質量問題。
◆現階段中藥研發的特點
一、中藥研究方法
傳統藥科學制法(日、韓,牛黃清心丸) 日本改造中國方藥200多個從單方或復方中尋找先導化合物 (歐美 蘿芙木)
從植物或海洋生物進行活性普篩 (美 喜樹堿、紫杉醇)
二、中藥研發思路誤區:認識問題太片面,不利中醫藥發展。
(一)認為中藥不科學、中藥無效、用西藥標準硬套中藥。
(二)認為中藥的老規矩,不能動,生搬硬套傳統理論。
例1 免疫增強劑的研究
有人對以往的研究結果進行了統計,指出迄今為止,有關多糖的研究,已從各類植物中提取出上千種多糖,經臨床應用者僅有20余種,而常用的約3~5種。但是,隨著人們對疾病認識的逐漸加深,多糖的臨床應用量越來越少。從中藥中提取、分離多糖的實際應用價值到底有多大,將引起人們的沉重思考。
那么,我們還要不要根據現代醫藥(西醫)學的理論進步、理論更新以及治療觀念的改變,也隨之亦步亦趨的去進行跟蹤式的研究,從而繼續在對免疫有作用的中藥或中藥復方中去分離、提取多糖呢?
從30年代至今的這段中藥研究進程中,我們中醫藥研究者需要吸取以下兩點教訓:
第一,對中藥按西醫藥研究思路和方法進行跟蹤式研究時,選用的所謂西醫最新研究成果或最新指標一旦被否定,又不能說明我們要研究的目的時,我們的一切研究成果都將付之東流,化為烏有。
第二,我們一旦走入化學藥開發的老路,將會耗費巨額資金,但是從中藥中得到的有效成分(或稱先導化合物)上臨床率極低、開發成功率也極低。
特別要注意走出這樣的研究誤區:即認為對中醫藥的研究,要用現代醫學(西醫)的觀點去認識、分析、解釋中醫藥的療效和中醫藥治病的原理;當不能恰當地用現代醫學(西醫)去解釋它時,就質疑,就否認,更有甚者就否定。中醫藥研究要真正的自覺的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去進行。
◆關于中藥研究創新思路的思考中國中醫藥學在治療現代醫學(西醫)認為的一些所謂難治性、疑難性疾病(包括一些常見病和慢性病)中所顯示出的治療優勢,已逐漸被國際醫藥學界所重視;國內的許多西醫藥學界的專家學者也非常看好中醫藥治療疑難疾病中所顯示出的中醫藥理論的優勢與特點。
的確,現在社會上把一些疑難疾病的治療都讓給了中醫去進行治療。這些在西醫看來沒有什么好辦法的疾病,也確實有被中醫治愈的;但因為是個案或少數病例,因此又被一些人認為是偶然的、不可重復的。其實,疑難疾病本身就是比較罕見、治療比較棘手的疾病。對于這種疾病的治療,只有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經過富有經驗的中醫師的辨證論治才能治愈。我們在對這些疾病進行研究時,只有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去進行實驗設計和對照分析,才能得到創新成果,并且研究結果和結論不至于被他人質疑和否定。
中醫藥理論是我國人民用以指導醫療、保健和與疾病進行斗爭的醫藥科學。它對人體的生理、病理狀態與現象都進行了理性的抽象的概括和綜合整理,對于所有能用來治療疾病和對機體生理、病理現象進行調整使之恢復正常的物質都稱之為藥物,并對每一種藥物的各種與醫療有關的性能與作用,以及它們與正常機體和病態機體相互之間的互相影響的關系都用中醫藥理論進行了概括,并在其后的醫療實踐中不斷的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所以,我們對中醫藥理論的學習和理解必須深刻、全面和準確,才能正確、合理和靈活的應用它去指導醫療實踐、臨床研究乃至醫藥基礎理論的研究。
面對中醫藥的現代研究,我們不能再重復過去各個不同時期的研究模式,更不能只進行跟蹤式研究;而應該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創新思路,結合具體的中醫藥研究對象和目的。如某中藥對某疾病的療效及機理研究,應針對其在某個不同階段的某個環節,進行多學科技術的多指標及指標之間相互關系的綜合研究。有創新思路、創新方法,才能有所進步、有所突破。
◆中藥制劑開發的研究方法
一、從病因病機思路中創新
無論任何疾患都是不同病因病機造成。防治這些疾病的藥物,就應根據中醫對疾病認識,現代醫學理論和診斷檢查技術的發展,分析其病因病機,創造新的處方或新藥物。藥物研發既要繼承傳統中醫藥,又要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才能創造出一流的產品。應邀請獸醫、學者、專家分析其病因病機,提出如何研發中藥新藥的思路與方法。 例如:治療消化性潰瘍藥物,因為潰瘍病是胃酸過多,最早是使用抗酸藥直接中和胃酸。而后研發了H2受體阻斷劑,使胃酸分泌減少,療效大大提高。要不斷在眾多中藥和不同處方中,用最新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開發出效果更好更有特色的新藥。
二、從經方、驗方中研發新藥
中藥真正的優勢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幾千年來行之有效的復方臨床配伍經驗,數量眾多經臨床直接證實有效的中藥復方處方及廣大人民對中醫的認可和中藥的使用傳統。中國是中藥臨床研究開展最優越的地方,這是中國所獨有的優勢。因而我們不僅要借鑒國外開發天然藥物的思路及步驟進行開發,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鼓勵眾多的中醫醫療機構對有一定基礎的中藥復方進行科學的前瞻性研究,以臨床療效為出發點摸索出一條自己的、科學的中藥研發道路。
三、從現有制劑中二次開發
在保證中藥療效的前提下,改進中藥傳統制劑,提高質量控制水平,發展療效確切、質量可控、使用安全的中藥新產品,全面提升中藥產品質量。
四、發現新功效的新藥
根據中藥五味子明顯的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谷丙轉氨酶)的作用,我國研制出第3代五味子制劑即雙環醇來抗病毒。也可用鹽酸小檗堿來抗心血管疾病等。
五、從現有成果中開發
對含丹參、川芎等活血化瘀藥的研究證明,其有擴張心臟冠狀血管、改善微循環、改善血液流變性的作用;在這些藥效學研究的基礎上,順利地研制出復方丹參片、復方丹參滴丸。在禽上,就可用于緩解腎腫、改善循環系統、降低死亡等。我國還有非常豐富的現有成果包括別人已經成熟的中藥成果,有待我們進一步去再創造,開發出新產品。
六、中藥開發要考慮藥源保障問題。
盡管我國藥用資源品種豐富,但一些藥材產量稀少,無法滿足藥品工業化生產的需求。另外由于藥材產地的不同,各地藥材的質量存在較大的差異,使得中藥的質量難以控制,影響藥物的療效。因而在中藥開發前,處方必須要選擇能保障藥源質量及供應的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