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養豬,人們總會想起臟乎乎的豬圈、臭烘烘的糞水。然而,在臨洮縣新添鎮潘家莊村的“正大豬繁育基地”環保養豬場,筆者看到的卻是,不聞豬糞臭,只見豬滿欄。這個基地的負責人潘小鎖告訴筆者:“是生物發酵床養豬技術促進了養豬‘零排放’,所以豬圈里干凈整潔多了!”
推廣生物發酵床技術是在原有的“豬—沼—菜,豬—沼—果”等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治理畜禽養殖污染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多種形式推廣的一種生態養殖和治污模式,使全縣的畜禽生產向環保、節能方向發展,生產更多的無公害、綠色畜禽產品,提升全縣畜牧發展水平。今年以來,臨洮縣以標準化養豬小區為中心,通過現場培訓指導、示范輻射帶動,積極鼓勵引導廣大養殖農戶發展生物發酵床生態養豬技術,截至目前,已建成標準化生態養豬場4家,有251戶養豬農戶改建生態養豬圈舍5750平方米,全縣生態豬存欄達到3.8萬頭。
據縣畜牧局有關專家介紹,生物發酵床技術就是把玉米秸稈、木屑等粉碎做成豬圈的墊料,在里面拌上微生物菌,形成發酵床,兩到三年換一次墊料。豬排便后床里的微生物菌會將其迅速降解、發酵,無需打掃圈舍,沒有臭味,也不污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