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至今年6月第3周,豬糧比價已經連續7周低于6∶1的盈虧平衡點。而根據國家年初發布的《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暫行)》三級響應機制有關規定,當生豬生產連續4周出現豬肉價格和玉米價格的比價在6∶1~5.5∶1之間時,表明生豬價格出現嚴重下跌,生豬生產效益持續下降。為防止生豬價格出現過度下跌,6月13日,國家商務部、財政部和發改委聯合啟動了國產凍豬肉的收儲工作。
然而,就在國家啟動凍豬肉收儲工作的3天后,在業內普遍認為養豬業遭遇“寒冬”的驚呼聲中,6月16日,上海復星集團和東方富海投資公司與江西國鴻集團舉行了股權投資簽約儀式,上海復星集團將投資1.6億元入股江西國鴻,加入養豬業。
此前,3月9日,中糧集團與天津市政府簽署了累計投資80億元的生豬養殖產業化的相關協議。這是中糧集團繼去年斥資97億元,計劃利用5年時間在湖北打造1000萬頭的“國家生豬現代健康養殖示范區”,實現1000萬頭優質活豬屠宰加工及精深加工能力配套建設育種、疾控和食品研發三個中心后,再次與地方政府簽訂的養豬協議。至此,中糧在建設生豬產業鏈上預計將花費177億元。
近年來,隨著生豬價格的飛速上漲,國內外資本紛紛涌向生豬養殖行業。其中,國際資本高盛斥資3億美元,在中國生豬養殖重點地區湖南、福建、江西一帶全資收購了10多家專業養豬場;另外,總部設在江西的美國艾格菲國際公司也先后在江西、福建等地大舉收購豬場;泰國正大集團也進入江西畜禽養殖業;德意志銀行則注資6000萬美元,獲取了上海某養豬場30%的股份。
此外,國內的豬肉加工企業雙匯、雨潤以及飼料生產商新希望也延伸自身的產業鏈條,紛紛向養豬產業擴張。就連與養豬毫不沾邊的一些房地產、IT等行業企業也轉投養豬領域。如此之多的資金進入養豬業,在業內人士看來并非好事。江西省萬年縣生豬養殖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江西齊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江作川認為,生豬行業是個有一定規律性生產周期的行業,一般來說,大約5年一個周期,其中,1年左右為虧本期,1年半到2年為贏利期,2年左右為持平時間。
他說,如果我們回顧一下,這些年的生豬價格確實存在明顯的周期性震蕩,從1985年開始,大體經歷了6次明顯波動,平均每四五年是一個周期,而最近這個周期又壓縮到了3年左右,一旦養豬戶和企業踩錯了步點,接下來就是他們難以承受的損失。畢竟這個行業并非只有雄厚資本就行得通,還需要有多年的經驗積累與作事業經營的良好心態。
而武漢市江廈區養豬協會會長、武漢金龍畜禽有限公司董事長雷賢忠也認為,目前,80%以上的養豬場生產與管理者都是不合格的,由于缺少專業人才,未來幾年,進入養豬行業的其他行業企業將會遭受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