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農戶”種養新思路———湖南省冷水江市新業生態養殖基地見聞
湖南省冷水江市居湖南中部,資水中游,湘黔鐵路中段。這里山青水秀、石美、洞奇,聞名遐邇的《西游記》拍攝地波月洞,鬼斧神工,為“湖南省十大旅游區”之一,被中外學者譽為世界巖溶博物館。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潘橋鄉建新村的冷水江市新業生態養殖基地始建于1995年,該基地的選址和建設均參照國內先進養殖場標準,做到了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且布局合理,儲運方便,交通便利,其環保設施達到國家規定標準。該基地在董事長裴忠平的領導下,創新經營思路,采用“基地+農戶”的種養模式,結出了豐碩果實,為有效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起到了龍頭示范作用。
當筆者一行在基地領導的陪同下,進入養殖基地時,仿佛置身于公園。院內綠樹成蔭,花團錦簇,綠蔭叢中,分布有糧食加工基地、冷凍庫、苗圃、土雞養殖基地、食鴨養殖基地,另有奶牛養殖基地和奶羊養殖基地。搖曳的鮮花,仿佛在歡迎遠方客人的到來;道路兩旁成蔭的綠樹,天地間有如一片綠的海洋。據董事長裴忠平介紹,該基地有生豬屠宰加工生產線2條,糧食加工生產線12條,鮮奶加工生產線2條。日加工糧食40噸,年加工生產飼料11萬噸,日屠宰生豬1000頭。該基地還生產各種冷鮮肉、白條肉、分割肉、烤焙中乳豬、熟食、臘制品等系列產品,集養殖、活豬出口、冷鮮加工豬肉與銷售于一體,產品主要銷往粵、港、澳等地;日加工處理鮮牛奶、羊奶50噸,是湖南省規模較大的養殖加工基地之一。基地現有固定資產5800萬元,占地100多畝,現有廠房16棟,生豬欄舍1萬平方米,加工廠房1.1萬平方米。生豬養殖基地現有管理人員1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8人,并長期聘請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教授和冷水江市畜牧水產局的養殖專家、高級畜醫師等專業技術人才為技術顧問,確保了養殖基地的生產健康發展。穿過花草樹木,我們來到基地深處的生豬養殖場,這里就是湖南農業大學掛牌技術支持的生態養殖示范基地。進入養殖基地前,在基地技術人員的引領下,所有人員均經過紫外線嚴格消毒,然后更換衣服,才進入各場所采訪相關情況。從2008年開始,冷水江市新業生態養殖基地推廣“基地+農戶”的創業模式,新安排就業人員268人。該基地現存母豬550頭,公豬15頭,杜長大三元雜交商品豬4800頭,年出欄優質商品豬1.3萬頭;是冷水江市規模最大的生豬養殖基地,為豐富市民“菜籃子”工程做出了貢獻。
新業生態基地現有員工406人,其中302個崗位是農民工。該基地的建成投產,為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初步建立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和緩解各級政府的就業壓力做出了貢獻。真正達到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該基地機械化程度高,布局非常合理,配有先進的人工授精儀器和疫病檢測儀器,制定了嚴格的防疫制度、飼養管理規定,整個操作程序和防疫程序均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要求。2008年4月,該基地被湖南省畜牧水產局和湖南省發改委確定為標準化生豬養殖小區;2008年10月,該基地被湖南省商務廳和湖南省財政廳納入省級重點生豬儲備基地。
2009年到2010年,新業生態基地計劃投資1000萬元,引進母豬500頭,擴建母豬舍3棟,育肥豬舍10棟,擴建建筑面積達5000平方米,力爭出欄商品豬達到2.5萬頭。同時,著力改良生豬品質,促進“基地+農戶”利益共同體進一步發展,實施統一供種、統一飼料、統一獸藥、統一管理、統一加工銷售,尤其是飼料添加、動物實行配給和嚴格監督,從而保障豬肉品種和品質的優良,贏得市場。
新業生態基地引進現代化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利用成熟的管理經驗,做大做強生豬產業,從而帶動區域經濟快速增長,將改變農業產業結構單一、效益低、收入少的現狀,既加強科技推廣,帶動農產品標準化安全生產,又增加農民收入。基地的擴建改造,將帶動區域農戶3000戶增收,解決1萬農民就業問題,并擴展10萬畝的玉米種植,大力推廣無公害種植,建立綠色、有機、天然養殖加工基地,預計年產值可達1.9億元,實現利潤1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