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又稱笨雞或柴雞,因其肉質結實營養豐富而備受現代人青睞。盡管現在養土雞的農戶日益增多,但由于缺乏組織,加上少有人對市場風險進行研究,目前大量土雞面臨滯銷。
“我養殖的土雞和土雞蛋已經通過了有機產品認證,可是這么好的土雞卻面臨著賣不出去的困境?!闭f這話的是浙江樂清市雁湖鄉土雞養殖戶黃勝芳。
據了解,黃勝芳去年從廣西購得一萬只土雞幼仔,在自家果園內進行生態循環試養成功后,她和當地一家食品公司簽訂了合作加工熏雞的協議。因為不愁銷路,黃勝芳又購進了一萬只土雞幼仔。眼看土雞就要上市,之前簽訂協議的食品公司卻因為自身原因無法再履行合同。盡管土雞市場需求巨大,但因為自己沒有銷路,黃勝芳只能眼睜睜看著一窩土雞發愁。
據黃勝芳介紹,一只土雞幼仔購入成本在1.5元—2.5元不等,6個月后土雞成熟,其中的養殖成本約為40元左右。因為是生態式養殖,黃勝芳的土雞之前賣到30元一斤,這也是土雞市場的正常售價。然而,目前土雞市場魚龍混雜,與成本低廉的“假土雞”相比,真土雞在價格上完全沒有優勢。
“市場上賣的‘土雞’大多是品種雞與土雞雜交品種,這種快速成型的‘土雞’吃的是飼料,盡管也屬于放養,但僅需35天就可以上市,營養價值已經大打折扣?!秉S勝芳告訴記者,因為價格便宜,這些“偽土雞”很有市場。
據記者調查,土雞滯銷并非個案,很多雁湖鄉養殖土雞的農戶在跟記者閑聊時,說起如何養殖土雞總是如數家珍頭頭是道,但說起土雞銷售渠道完全是“跟著感覺走”。實際上,從全國來看,土雞養殖業在多數地方并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格局,大多數養殖戶采取的是四處推銷的“擺地攤式”銷售方式。除了養殖戶本身缺少對市場宏觀養殖規劃、養殖環境、基礎設施以及技術的熟悉外,沒有專門的指導機構幫助養殖戶進行渠道拓展也是“養土雞容易賣土雞難”的一大原因所在。
不過,幾家歡喜幾家憂,素有“有錢難買青陽雞”之說的安徽池州市青陽縣卻從不為賣雞難而發愁。
據了解,安徽池州市縣兩級政府先后出臺了多個土雞產業規劃的文件,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帶領質監、農委、科技、財政等部門成立工作組,建立了從苗雞購進、技術指導、投入品監管到品牌銷售全過程的管理體系,并執行統一品種、統一養殖、統一品牌、統一包裝和統一銷售的操作模式。
安徽池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駐京聯絡處主任呂宗健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政府的引導為養殖戶降低了市場風險,也減少了投資盲目性,并使產品在安全性和質量上得到了保證。而發展土雞養殖,更是成了提高當地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呂宗健認為,土雞產業并不能看做是小農經濟,如何能利用整合有效的資源還需要多方合力,從而達到多條產業鏈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