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一場多年未遇的暴雪,給萊城區牛泉鎮亓省莊村的養殖戶齊濤帶來了一場災難:他苦心經營的三個養雞大棚由于承重不了雪的壓力,一夜之間全部倒塌,直接經濟損失15萬元。
11月19日,記者來到齊濤已倒塌的養殖大棚前,但見并列的三個大棚一片狼藉:破損的墻磚橫七豎八躺在地上,失去支撐的大棚篷布緊貼地面。看著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現場,齊濤欲哭無淚,他告訴記者,這三個大棚是2005年自己貸款15萬元建起來的,這幾年發展很快,每年雞出欄量近10萬只,沒想到讓這場雪給徹底毀了。
值得慶幸的是,齊濤剛把所有的雞賣掉了,就遭遇了這場災難。“要是棚里有雞的話,我的損失就更大了。”
“入保險了嗎?”記者問。
“剛建大棚的時候,我咨詢了保險公司,保險公司說沒有這個險種。”齊濤說。
近年來,為增強農民抵御自然災害風險的能力,保障農民的利益,我市積極引導農民加入農業政策性保險,將小麥、玉米、蜜桃等農產品納入保險范疇,今年,小麥、玉米已經實現全面積投保。今年我市小麥受春旱、倒春寒等影響,部分農作物減產甚至絕產,小麥的120萬元賠償金已支付到受災農戶手中;蜜桃受損報案3000畝,預計賠款150萬元,現已賠付118萬元;受今夏洪澇等影響,近萬畝玉米受損,賠付現正在處理中,預計賠款金額約為200萬元。
然而,在畜牧業領域,很多養殖戶卻沒有這個優惠。日前,記者從市畜牧辦了解到,目前,我市畜牧業中,只有能繁母豬能享受到政策性補貼,其他的養殖行業尚未納進來。“養殖業風險大,一旦發生大的疫情,保險公司就要支付大筆賠付金。因此,很多保險公司不愿意放這個險種。”一位工作人員說。保險公司首先是企業,盈利是第一位的。
既然享受不到政策性保險,那么,能否入類似家庭財產險的商業險呢?記者撥通了我市某家保險公司的電話,得到的答復是:不能。
無疑,對于廣大養殖戶(能繁母豬除外),給自己的雞呀、鴨呀入保險這條路是走不通了。“我們也知道畜牧業風險大,但提高一下保額也行啊。我們養殖戶也不容易。”齊濤的心里有些迷茫。
眾所周知,養殖存在著很大風險,這是養殖戶最擔心的,可保險的陽光卻偏偏照不到這個角落。“亓省莊村養殖戶較多,大多養雞、養鴨。我們熱切地盼望保險公司能放這個險種,幫助養殖戶化解風險,增加收入。”亓省莊村支部書記亓立民說出了很多養殖戶的心聲。
讓齊濤感到寬心的是,牛泉鎮政府在得知養雞大棚遭受巨大損失后,立即派人到現場勘查,同時幫助他咨詢有關部門,看能否把損失降到最低。“不能被一時的困難嚇倒了,鼓起信心,重建大棚。”鎮領導鼓勵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