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卓有成效地防控動物疫病,全面加快重慶動物疫病防控體系、重慶國家現代畜牧業示范區及國家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示范區建設,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2009年以來,通過不斷完善工作思路,創新工作理念,開創了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新局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重大動物防控成績顯著
2009年,重慶以防控動物重大疫病為中心任務,上下齊心協力抓緊、抓好、抓實,抓出了成效。通過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物防疫法》和“二十四字”防控方針以及各級關于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方略得到了貫徹落實,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防控隊伍和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應急處置能力大幅提高,在周邊國家疫情頻發、國內部分地區出現新發疫情等防控形勢嚴峻的情況下,較好地實現了“力爭不發病,確保不流行”的防控目標,全市重大動物疫病總體形勢平穩,沒有發生重大動物疫病暴發流行,得到了農業部首席獸醫師于康震同志的充分肯定和農業部春秋防檢查組的高度評價。
二、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示范區評估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
一獸醫實驗室設施設備進一步完善。通過實施《縣級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我市各區縣根據實際,積極改造縣級獸醫實驗室,現已完成工程量的40%。新增的高速離心機、生物安全柜等儀器設備616臺(套),已全部到位。裝備39臺動物疫病防控專用車已全部投入使用。
二推進了計量認證工作。各區縣按照《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的要求,逐步完善了質量體系文件,并逐一進行計量認證專項培訓。
三各項制度逐步健全。各區縣逐步健全了《實驗室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儀器設備的管理、使用、維修保養制度》等工作和管理制度,積極用制度管人管事。
四積極宣貫《獸醫系統實驗室考核管理辦法》。為加強獸醫實驗室管理,提高獸醫實驗室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召開會議傳達農業部制發的《獸醫系統實驗室考核管理辦法》,舉辦培訓班,大力宣傳。
五扎實開展工作。按照《無規定動物疫病區評估管理辦法》、《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技術規范(試行)》要求,積極開展了監測、檢測、診斷、流行病學調查、動物疫情分析評估等各項業務工作。
三、兩大行動順利實施
一乳用動物人獸共患病防控行動順利實施,乳用動物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按照《動物防疫法》、《乳用動物健康標準》的要求,組織實施了乳用動物人獸共患病防控行動。全市對監測的布魯氏菌病、奶牛結核病等不合格樣品所對應的乳用動物均按規定進行了凈化處置。
二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順利實施,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中有升。協助主管部門抓好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強化對“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違禁藥品和非法添加物的專項整治,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中有升,全市重大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實現零發生。全年開展畜產品殘留監測近千批次,對鹽酸克侖特羅、氯霉素、磺胺類藥物殘留等檢測,均為陰性;開展生鮮乳質量抽檢、生鮮乳中三聚氰胺檢測合格率100%;開展生鮮乳β-內酰胺酶摸底檢測,生鮮乳中動物水解蛋白、過氧化氫、甲醛、麥芽糊精等非法添加物安全隱患排查監測,均未檢出;協助農業部畜產品質檢中心(廣州)完成在渝抽樣540批次,抽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違禁藥物和非法添加物,均為陰性。央視7套《聚焦三農》欄目于9月9日專題報道了我市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四、兩大體系逐步完善
動物疫病防控技術規范體系逐步完善。為提高動物疫病防控技術支撐能力,制發了《重慶市規模化豬場疫病控制技術規范(試行)》、《重慶市動物醫療廢棄物處置技術規范(試行)》、《重慶市動物疫病監測信息使用規范(試行)》等3個技術規范,得到了國家動物疫控中心的肯定,為進一步健全動物疫病防控技術規范體系奠定了基礎。
動物疫病定點流行病學調查體系逐步完善。合理設置了定點流行病學調查點。在公路動物檢查站、規模養殖場、動物醫院、交易市場、屠宰加工場和散養農戶等環節設置動物疫病定點流行病學調查點(戶)3028個,組建了由6人組成的流調專家組、198名工作人員組成的流調工作隊,全面深入開展了動物疫病流行病學定點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各定點流調點積極做好了每月1次的動物疫病定點流調工作。全年對在運輸、市場、屠場、診療、飼養等環節調查動物所染病畜禽、染疫畜產品,均及時按有關規定進行了無害化處理。全年開展應急流行病學調查,調查21起(狂犬病13起、奶牛布魯氏菌病1起、豬偽狂犬病1起、豬圓環病毒病1起、豬經典型流感4起),所發應急疫情均及時果斷處置,未造成疫情擴散和傳播。云陽、忠縣等區縣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取得明顯效果。
五、五項工作成績突出
一動物疫病監測取得新突破。嚴格按照農業部和市農委的安排部署,堅持“以監促防、以監定免”的工作要求,抓好病原學監測、科學評估免疫效果、抓好復核檢測。南川區組建動物疫病監測專職采樣隊,保證了樣品質量。采取五掛鉤措施(監測結果與鄉鎮站職工工資掛鉤、與村防疫員報酬掛鉤、與劃撥防控經費掛鉤、與區局機關包鄉人員獎懲掛鉤、與鄉鎮政府目標考核掛鉤),把監測工作落到了實處。
二動物疫情分析評估取得新進展。組建了由200名專家組成的動物疫情分析評估專家委員會,每月定期開展動物疫情分析評估工作。完善了動物疫情分析評估方法:在鞏固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礎上,建立了年度(含季度和半年)分析評估法,增加了“同比”和“ 環比”等趨勢分析評估內容,進一步完善了動物疫情分析評估方法。及時進行分析評估:市下發定點流調分析評估通報12期、免疫抗體分析評估通報12期,整改通知16個,上報分析評估報告21個。區縣下發動物疫情分析評估情況162期(次)。通過分析評估,為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三動物疫病防控物資供應開創新局面。按照“用苗有計劃,監管有制度,保管有設施,進出有臺帳,領用有記載,免疫有檔案,報廢有審批”的要求,抓好了以疫苗為主的動物疫病防控物資供應管理工作,為做好動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奠好了基礎。一是按規定程序對全年所需的動物疫病防控物資進行了政府招標;二是安排專車、專人運送口蹄疫、H5N1禽流感、禽流感—新城疫重組二聯活、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狂犬病等各類型疫苗;三是及時發放了機打、手寫動物產地檢疫合格證明、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出縣境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出縣境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動物及動物產品運載工具消毒合格證明;四是委托軟件開發商開發了全市動物疫病防控物資監督管理系統,并對40個區縣配備了動物疫病防控物資管理專用電腦,進行監督與管理,為防控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四飼料獸藥質量監測取得新成果。一是超額完成獸藥質量監督抽檢國家和轄區計劃。全年分四次抽檢獸藥生產企業34家(次)、經營單位161家(次)、使用單位49家(次),抽檢產品455批次,合格率82.41%,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其中完成國家計劃152批次,完成率101.33%,合格率82.9%;完成轄區計劃303批次,完成率101%,合格率為82.0%。二是圓滿完成飼料質量監督抽檢國家和轄區計劃。全年完成監督檢驗1089個批次,其中完成農業部行業監督檢驗539批次、2500多個項次;完成轄區監督檢驗550批次、2500多個項次。產品合格率98.46%,比去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飼料中違禁藥品檢測合格率100%。通過有效的監督檢驗,提升了我市獸藥和飼料產品質量。市動物疫控中心被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授予“全國飼料質檢體系30年飼料質量安全檢測先進單位”,并有兩位同志同時被評為“全國飼料質檢體系30年先進個人”。
五應急管理邁上新臺階。各地依據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完善了應急預案,強化了應急準備,調整充實了應急隊伍,提高了應急處置能力。在節假日特別是建國60周年大慶期間,實行了24小時專人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保證了信息暢通,確保一旦發生疫情,能及時控制和撲滅。加強了防護用品、消毒藥品、消毒設備、疫苗、診斷試劑、封鎖設備等應急物資儲備,確保了應急所需。
六、培訓年活動實效明顯
為提高全市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提升防控水平,結合實施中加動物健康推廣服務項目,廣泛開展了“動物疫病防控技術培訓年活動”。通過采取集中培訓、現場培訓、以會代訓等多種形式,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夏咸柱、衛生部首席科學家尚德秋、加拿大駐華使館獸醫參贊孔樂思等國內外、市內外多名著名專家培訓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市級開展培訓活動6次,培訓師資800余人次,培訓內容涉及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人畜共患病防控等。我市在全國首次舉辦“人獸共患病防控研討會暨反芻動物疫病防控技術培訓會”,師資力量雄厚,規格高,效果顯著,受到國內同行一致贊譽。區縣舉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培訓基層防疫人員、養殖場業主、養殖農戶1.8萬人次。中加項目實施縣—榮昌、武隆分片區開展MTOT血樣采集技術、醫療廢棄物糞污動物尸體處置等專題培訓20余次,培訓動物及產品經營者、養殖場業主、動物檢疫員、村防疫員等5000余人次。
七、牛支原體肺炎診斷水平國內領先
今年豐都、云陽等縣從周邊省市購回千頭肉牛,購回后數天出現發熱、咳嗽等臨床癥狀,死亡率極高。通過臨床癥狀、解剖變化、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診斷,我市首次確診牛支原體肺炎病例。期間,技術人員刻苦攻關,建立了牛支原體分離培養、鑒定和PCR診斷方法,得到了農業部獸醫局的高度贊揚,兩次應邀赴京作專題匯報和研討,并對臨近省市的類似病例進行了實驗室確診。代農業部獸醫局起草了《牛支原體肺炎防治技術規范》和科普宣傳資料。